你可以考虑加盟店。毕竟从名气上,还是一些培训,各个方面多是比较成熟的!1洋味食屋。天津大学内西餐日式料理平均消费10元左右/人。环境和味道都不错2地点:高法对过(鞍山西道)店名:好像叫什么豆浆坊(永强)特色:都是小吃一类的(一版)消费水平:地球人都能承受起(还行)感触:大伙在那里侃大山最适合了(24小时营业)3南门外大街,粥旺府(好象建国道上也有一家)8个人花了200块钱,还剩了好了菜什么都有更爱吃的是粉蒸肉当然还有好多粥4地点:南市食品街对面店名:小肥羊特色:啥都涮消费水平:100块钱俩人吃的满欲5地点:勤俭桥店名:小虎特色:烧烤消费水平:50元(两位包括酒水)感触:虽然乱但是有气氛6地点:八里台师范附小对过店名:城鑫烧烤店特色:韩国式烧烤消费水平:两个人一般30多块就吃的很好,而且还经常吃不完!~~感触:这个地方我们经常去,同学聚会啊,过生日啊,既经济,又划算,环境还可以!~~味道也不错的哦!~~7地点:气象台路与电台道交口店名:铁真红焖羊肉特色:属于涮锅,红焖羊肉做锅底(冬天红焖羊肉,夏天刨冰店)消费水平:四个人100元感触:羊肉特好吃,涮的东东也很多,去尝尝吧。。。。8地点:好象和平路后面的胡同,{百货大楼后身不远}店名:津门肘子馆环境:挺幽雅的,消费:俩人50元顶天9地点:和平区皇家花园店名:大胡子羊肉串特色:物美价廉楼上楼下都能坐消费水平:羊肉串0.5元串羊汤2元/碗(很好喝强力推荐!)感触:冬天去更好,可以治感冒10.地点:和平区贵阳路店名:风信子水果吧特色:物美价廉,有免费的杂志和智力玩具,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CD。消费水平:3~20都有,根据个人喜好。11地点:西湖道店名:京东美食府(***)特色:京东牛肉饼消费水平:2-3人50元,牛肉饼12/张,绝对不能错过。12地点:水上公园北路名字:水煮鱼香辣蟹价位:我忘记了,因为我吃东西,从来不记得多少钱这里的味道不错环境也不错,周围也有很多的饭店,以供你参考13名称:上帝厨房地点:柳州路实验小学旁特色:鲜墨鱼丸‘虾丸,还有鲜老汤价位:2个人一般60-70元(丰富,非常丰富)大家不妨去尝尝保证不后悔。14地点:环湖中路(消闲岛附近)店名:乾清花饺子特色:饺子消费水平:7人350元,刚刚好。提示:要提前预定。15地点:南开区二马路今晚报大厦后面店名:独一处特色:狗肉沙锅、三鞭一花!!(超级补补的你晚上流鼻血)消费水平:人均20元提示:晚上6:00开门8:30关门注意时间16气象台路凤凰城对面香香肉饼鲁菜,肉饼经济实惠,老板和老板娘人很实在50元两人17地点:尖山路黑牛城道交口店名:花正餐厅特色:自助烤涮东西不错饮料免费—(正宗的可乐等涨肚)费水平:38元一位。18地点:河北区中医医院大光明桥天性湖畔纺织工学院对面假话小区地上店名:王品特色:涮羊肉,没特色便宜自助火锅,酒水,小料,主食全免费。费水平:20元一位。提示:饭量小就别去了呵呵19水煮鱼开发区黄海路交通银行旁"红房子"是吾吃过的最棒的水煮鱼每份38元.(草鱼)另:(塘)广州道上的"川府老妈"及"千品鱼府"(塘)学校大街的"黄阿婆水煮鱼"开发区洞庭路上的"洞庭鱼府"河西平山道"沸腾鱼乡"河西广东路"沸腾鱼乡"20地点:凯旋门旁边店名:台湾臭臭锅特色:臭臭锅消费水平:三人算上酒水80元左右感触:味道不错,也不贵!21黑牛城道与尖山路交口上河鱼村鸭子火锅(原名忘了)价格一般,大家都吃得起~~22地点:红桥区三号路和光荣道交口往西100米店名:"京来顺"风味:火锅(挺纯的火锅)特点:味道不错,店面不是很大,但是干净.据老板称他的肉和东来顺用的一个地方的,不管真的假的,但是肉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强烈推荐!花费:花费不多,我们8个人里6个男(4个大槽)的2个女的吃的非常好,不到200元(白酒自己带的).23地点:河西区华盛广场对面店名:羊倌儿特色:山西风味,羊汤最鲜消费水平:5-10元/人,1人:一碗羊汤,两个烧饼=5元感触:刚开业不久,人不是太多,但是羊汤味道不错,也不贵。有点陕北的味道。24水上公园路正宗日本料理横滨屋天妇罗很棒,烤鱼也不错。咖啡也很地道。穿和服的***也很地道价格嘛2-3个人100元左右(可能吃不饱噢,毕竟这里是讲情调的地方)回家再煮泡面吧。25地点:南市食品街附近店名:好像叫什么重庆南方花园什么鸭肠火锅特色:香,辣消费水平:一般感触:那叫一个辣呀,喜欢辣的去那准没错26还有坐落在靶档道的"运德成"主营各种串类,羊肉串1元/串,干净卫生,注意:自带餐巾纸,那里餐巾纸一元一包!两个人四十元根本就吃不了27地点:河东区万新村店名:扬名菜馆特色:样样具有,美女多多消费水平:吃饭消费不高感触:一个很不错的集餐饮,娱乐,洗浴为一体28地点:河东,东兴立交桥底下店名:实惠海鲜城特色:实惠肘子消费水准:一人不到20,2人不到30,3人不到40感触:便宜29和平区皇家花园店名:大胡子羊肉串特色:物美价廉楼上楼下都能坐消费水平:羊肉串0.5元串羊汤2元/碗(很好喝强力推荐!)感触:冬天去更好,可以治感冒30.勤俭桥店名:小虎特色:烧烤消费水平:50元(两位包括酒水)感触:虽然乱但是有气氛津保高速的熬鱼~(不到津保高速收费站3公里处右手!~有特色野味!便宜!)外环线的福建菜~(在外环金钟桥那到数第2个牌坊里面!去晚了没地方!)鞍山道的小叼羊~(鞍山道跟山西路交口!我总去!~只吃肉头!绝对牛)红桥的烤鸡腿~(老红桥人应该知道在子牙河那确切叫什么还真不知道!)天宝楼的酱货~(介大伙都知道!记得去总店买!)尖山的烤鸡头~(尖山凯德华洗裕对面!晚上出来2个东北人!)科大门口的烤鱼~(门口好多家烤的鱼都不错!好象一个配料的!)迎水道的抄饭~(南大迎水道校区对面的胡同里!天妇罗抄饭!很好)徐洲道的盖浇烦~(小白楼大棚子对面的窗口5块一份不错的!)朝鲜村的狗肉~(外环不到机场的一个小村!到那问问就知道!说不清楚)大鼻庄的大家乐~(吃面条,都是套餐!便宜绝对好吃!还送洗澡!)大家乐对面的老五熬雨~(相当有名!~门口天天都是80万以上的车)红桥西沽公园后门那的登悦~(锅贴太好吃了!一个里面保证2个大虾仁)西沽肯德基对过的小花园里的臭豆腐~(每天4点半出来卖到6点也就没了)体北老姑烧锅~(干锅大肠绝对到为!~)红桥区开莱赛对面的一个,***的炸鸡红桥区复兴路和介园道交口,致美斋的酱牛肉,羊汤,菱角汤都不错,他们家酱牛肉号称从开门就排队一直不断到晚上关门还排队华苑小尾羊的小尾羊专供白酒“奶白酒”特棒10块一瓶~3两装的巨好!平山道实验中学对面的湘湘水鱼城的剁椒鱼头很好吃,建议大家可以一尝天大第四食堂门口的鸡蛋灌饼特好吃,烤的金黄特脆白地路上的莉莉家常菜,便宜.量大.白地西湖道交口的天下之一楼灌汤包和锡纸鸡,巨好吃~白地路家乐福后面的麻辣烫,河北路和哈尔滨道交口的江南饭馆河西利民道和越绣路交口的小渔儿(现在改名字拉,忘了)水煮鱼~我不吃鱼的都吃了~~红桥三号路上有个陕川风味,羊肉泡膜.八里台下桥(车头向佟楼方向)右手边上韩国烧烤,便宜,可要半份.旧在公共汽车站边上大沽路上恒华大厦旁边有个鑫湖茶餐厅,不贵24小时,粤菜.南楼那有个超市叫什么忘了,那的底商有个日式料理.正宗,不贵八里台那楼群里有个西餐厅,叫啊里巴巴.(挺隐秘的,不太好找)不贵,味道也不错.外国留学生比较多.~~~~大胡子烧烤好象是位于西安道(因为我路痴不记得道)味道不错````天天人被多``车位不老好找的`建议里那近的打车去比较好2姐烧锅的兔架天泰路靠近北洋桥(方草园对面)姐妹麻辣烫金韦路`米兰超市地商(在拐弯上啊)味道不错`炒饭颐高电脑成后身的楼群`靠近十子路口经济`量大`是那种1合菜1合饭的啊``利民道上(那有个菜市场对面)有个买烧鸡的他那有炸机柳~~好吃~广东路和利民道交口的沙锅什么的.抄饼比较好吃~隆昌路上的铁锅柴鸡介园道十字路口那有几家沙锅摊~有屋子那家比较好吃~特色
龙观集团目前在北京、深圳、宿迁、宁波、常德、淮安、德清、南阳、南城、石门、等地运营多个新型产业园区和孵化器。目前各地园区都可以给企业提供代建好的标准化工业厂房,有的还可以定制,比如层高多少、盖成什么样子。目前标准化工厂给企业几类优惠政策:1、免租金若干年,而且企业采购设备还可以给1-2%的奖励;2、如果企业免租期到了以后,可以以成本价买入厂房,银行可以分期付款,企业只需要首付即可;3、较大的企业,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供给工业用地,企业自己建厂;4、此外,对于智能制造型企业,高科技研发人才可以给予人才公寓等配套扶持政策。
四川29岁农村小伙创业搞水产养殖,现今年产值达到100万元。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29岁创业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合伙创业:从工科生到水产养殖行家 今年29岁的李开江是四川内江市隆昌县普润镇瓦窑村人,以前,他常在寒暑假帮着家中做农活,于农事上有一定的了解。通过高考,他进入攀枝花学院冶金***学习,成为一名工科生。在校期间,李开江半工半读,在寒暑假期间开办补习班,挣得不少生活费用。“两个月差不多就有一两万元,创业一直都是我的梦想。” 2012年暑假的一天,李开江与儿时好友卢富建交谈时,因两人都有创业想法,在卢富建提及自己正在高山村发展特种水产养殖,邀请李开江合伙时,李开江爽快地答应了。 “我愿意,但是父母有点不理解,觉得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出了农村,却又要回农村,而且水产养殖投入大、风险也高。”但通过与卢富建等合伙人多次联系,并实地了解情况后,李开江十分看好农业市场,说服父母借了几万元,加上自身存款,共计入股10万余元,合伙建起了普润镇新盛泥鳅养殖基地,进行人工繁殖培育泥鳅苗、白乌鱼苗等。 梦想很美丽,但现实却很残酷。工科出身的他完全不懂水产养殖,而水产养殖***性很强,只能从头学起。 2014年,在一次给白乌鱼苗换水时,李开江水量计算过高,导致4万余条白乌鱼苗全部跑出,进入了养殖鱼塘,损失近4万元。“因为白乌鱼会‘自相残杀’,一旦进入养殖鱼塘,所剩便不会多了。” 没有技术怎么办?那就学! “普润周边有许多水产养殖大户,我没事就跑去看、去学。”李开江说,作为“农村娃”,对于农村的一切都很熟悉,周边的养殖大户都是幼时认识的,或是见过的,“厚着脸皮”去学习,也没人会说什么。 不仅跟着“土专家”学,李开江还利用空余时间,通过***、书籍等途径,学习各类理论知识,再结合养殖基地实际,反复观察实践,进行总结,提取经验,再加上有了隆昌市水产渔政局有关专家的指导……渐渐地,李开江掌握了不少泥鳅催产、孵化及规格苗培育技术。 遭遇重创:合伙人离散只剩下自己 “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元。”李开江说,养殖基地刚开始发展的前两年,只见大量的投入,却少有效益,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几个合伙人一年下来都只能拿到别人一个月的工资。 渐渐地,有部分合伙人坚持不下去了,开始有人离开,也陆续有人加入。人来人往,只有李开江和卢富建坚持了下来。 困难时刻,隆昌市各级各部门伸出了援手,创业补贴、无息贷款、技术指导、创业扶持项目资金、翻新办公场所……在***部门的帮助下,李开江团队开始尝试整合镇、村资源,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成为一个集生产、销售、管理于一体的水产养殖联盟,不仅发展自身,还带动周边养殖户共同发展,为养殖户提供了更优的技术、更畅通的销售渠道、更完善的管理,带动更多养殖户走上致富路。 经过4年多的发展,李开江团队的水产养殖基地兴旺起来,养殖面积从原来的10余亩拓展至60余亩,年产值也从原来的10余万元增长到80余万元,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隆昌市青年创业示范基地。 一切看似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李开江哪里会知道,一场更大的滑铁卢悄然临近。 自2016年开始,泥鳅苗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从最开始的5角钱一条降至4分钱一条,李开江的水产养殖基地受到重挫。“比如一批泥鳅苗4万条,原本可以卖2万元,现在只能卖1600元,差价太大,估算人工和其他投入,亏得太多了。” 连续的亏损,加上泥鳅苗价格持续走低,让剩下的合伙人也渐渐灰心,陆续离开。2016年底,包括卢富建在内的其余3名合伙人全部离开,仅剩下李开江一人。 “我当时也有点灰心,但是觉得既然承包了老百姓的田土,就要对老百姓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创业梦想负责。”李开江当即接手了水产养殖基地的所有事项,并开始探索新的出路。 转型养蛙:基地年产值实现过百万 内江、成都、重庆……李开江到多地进行市场调查,发现各地的青蛙养殖市场行情较好,处于需求量大,但供给量少的状况。 定下了目标,但青蛙养殖技术较之泥鳅养殖技术更难,李开江便找到东兴区一家青蛙养殖基地学习技术。两个月时间,李开江吃住都在基地,跟着“专家”下田上坡,用心钻研,很快便掌握了养殖技术技巧。 2017年3月,李开江拿出1亩多水田进行试养。经过精心养殖,4个月后,成功销售1000余公斤青蛙,产值达到4万余元。 今年3月,李开江将青蛙养殖规模扩大到10余亩,加上50余亩黄腊丁、白乌鱼等,今年底,李开江的水产养殖基地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百万元。“我刚刚在松林村签了合同,流转水田30亩,全部用来养青蛙。”李开江合计着,待明年底,整个水产养殖基地有望实现年产值250万元。 见李开江的水产养殖发展得红红火火,周边村民跃跃欲试,瓦窑村4组村民黄盛见多次找到李开江,希望能跟着他学习青蛙养殖。李开江并不藏私,表示只要有村民愿意学,他都愿意免费教。 致富不忘家乡人,李开江在选择基地务工人员时,往往会优先选用贫困户及土地流转村民。青杠村9组村民曾园春便是其中之一。 从每年收入不过千元的农业种植,到如今每月两千元的务工收入,曾园春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不少,浑身充满了干劲。“我在基地干了两年,一个月两千,加上每年的土地流转费,一年有接近三万元的收入,比务农强太多了。” 如今,在李开江的带动下,普润镇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养殖品种由传统的“四大家鱼”开始转向白乌鱼、黄腊丁、青蛙以及大闸蟹等利润高的品种,也不再照搬过往养殖经验,而是加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养殖***,村民就近务工也变得更加容易…… 农村创业的案例分析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农村创业的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农村创业的案例分析篇1 案例一:反季节蔬菜,找到商机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想在冬天吃上新鲜的蔬菜已经不是难题,但是想吃上新采摘的山野菜确实不容易,而辽宁省铁岭一家合作社在设施野菜上看到商机,反季节的种植山野菜。于是,合作社利用温室环境开始试种反季节刺龙芽,专门抓住春节这段时间上市销售。平时应季的时候,刺龙芽每斤价格是30-40元,而春节期间每斤能卖到80元,尽管价格高,但销售依然火爆。春节期间,他们合作社大棚里种植的刺龙芽全部销售一空,初步统计销售刺龙芽3000多斤,收入近30万元。 案例二:我的葡萄为何卖不掉? 某老板流转了一块土地后,进行调研,发现周边农户种葡萄发展得很不错,于是他也开始种植葡萄。但种出来以后发现葡萄的品质总是上不去,农民消极怠工,又因为当地已有市场定价,自己的葡萄既卖不上价,也卖不上量。结果年年赔钱。 【专家解读】 每个入门农业的朋友都会面临选项目这个难题。农业项目成千上万,究竟选择哪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才是好项目?怎么判断一个项目适不适合自己?案例一中,合作社看准反季节蔬菜的商机,一方面符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另一方面也抓住了当地客户的这个市场。该合作社就是抓住了“特”、“名”,所谓“特”是指自己独特,与众不同,冬天的常规蔬菜已经非常丰富,那就推出稀有菜种,“名”是指推出的品种,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能较好的推广,刺龙芽本身已经东北市场接受,倘若推出的是紫背天葵,可能就没有那么快速的被接受,销售效果也未必理想。 而案例二中的合作社在选择项目时,选择了和大众一样的葡萄种植,虽然适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但既没有做出规模,也没有做出特色,也就没有市场。再加上管理混乱,质量无法保证,因此赚不到钱。 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项目呢? 一般来说,要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要选择符合国家政策、当地政策发展趋势的项目。尤其对于初入农业的经营者来说,如果能获得政策的支持,既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又能保证农业项目快速落地实施。因此,在选择农业项目时,可以考虑选择国家十三五或当地区县发展主导扶持的项目,这类项目往往延续性更强,且执行力更强。 二是要选择符合当地地理及气候环境的项目。一方面,土地作为农业重要生产资料,具有不可移动性,因此国家对于土地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农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对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都希望能选择短平快的高效项目,以快速收回成本,实现盈利。但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农业项目往往有很强的地域限制,受当地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大中型城市长住人口达几百万,而中小城市长住人口则不足50万,对于一些休闲创意农业项目来说,人口流量往往是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 三是要选准市场,找准客户。大家在农业奔袭发展的时候,往往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市场。市场有多大,往往决定了你的农业产业发展有多大。在考虑天时、地利因素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市场因素——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环境找到更佳的组合!不能仅仅因为个人的兴趣和擅长,就义无反顾地扎进去。就像养鱼一样,哪怕鱼苗再好,因为池塘小,就养不出大鱼!肺腑忠言:请记住,要做就做最肥的市场! 农村创业的案例分析篇2 隆昌县龙市镇点灯村4组68岁的谢开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手患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种起了甘蔗、葡萄,养起了生猪,通过发展种养业,多渠道增收,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脱贫致富梦。 丈夫致残妻子患病,全家失去经济来源 近日,记者来到谢开举的家。站在院坝边,放眼望去,谢开举家的田地里青绿色的秧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精神”,院子边一群土鸡正在觅食,猪圈内的几头生猪即将出栏…… 当天,室外温度有28摄氏度,谢开举刚刚从田地里回来,立马又给猪喂食,身上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虽然年纪较大,手还有残疾,但凭借多年的养殖技术,谢开举干起活来得心应手。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是谢开举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今年68岁的他,瘦弱的身体里藏着坚韧的气质,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硬老汉”。 曾经,谢开举和妻子一个打工一个务农,经营着小家庭,日子虽不富裕,也算衣食无忧,有滋有味。但在20xx年,因为不小心,谢开举把自己的右手掰伤,落下了终生残疾,不能再使力干重活。而此时,屋漏偏逢连夜雨,20xx年,62岁的妻子张古琴又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东拼西凑凑够了动手术的3万元。目前,手术后的张古琴仍然无法务农,每月看病也要花销1000元左右,全家仅靠谢开举的儿子在外打零工谋生,原本幸福的一家陷入了贫困中。 但是,遭遇的困苦并没有磨灭谢开举对生活的希望。“我是个农民,知道不耕作就没收成,要把生活过下去,就要加倍勤奋。”谢开举告诉记者。虽然右手因为致残无法劳作,但他坚决不放弃,学会用左手干活、种地、喂猪……由于缺乏发展资金以及种植技术,只能在自家田地里种植玉米、水稻,勉强能够自给自足解决温饱。 部门帮扶,贫困户走上种养脱贫路 20xx年,谢开举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谢开举一家摆脱贫困,20xx年10月,隆昌县农林局与谢开举一家结对认亲,帮扶干部们多次到他家了解情况,通过反复和他交流谈心,帮扶干部们发现,谢开举脱贫愿望强烈,有脱贫的信心和斗志。 隆昌县农林局驻点灯村“之一书记”潘俊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通过商量,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发现非常适宜甘蔗生长,谢开举也表示愿意种植甘蔗。 随后,潘俊江相继带来了由市农科院提供的甘蔗苗子,以及肥料等。谢开举迫不及待地埋种了近半亩地的甘蔗,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在种植甘蔗方面,谢开举缺乏技术和经验,县农林局便邀请市农科院的技术人员来为谢开举进行技术指导,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不仅如此,“之一书记”潘俊江一有空就会到谢开举家,到田地里看看甘蔗的长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他就请教种植方面的***人士,然后“现学现卖”,手把手教谢开举。 “帮扶干部们鼓励我好好学技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谢开举感激地说。之一年,谢开举赶早摸黑,辛勤耕作,在他的精心种植下,甘蔗获得了丰收。“去年的阳光和雨水都还充足,甘蔗的`口感清甜,***还帮忙解决了销路,甘蔗交易价格较好,收入1000元!”说起去年甘蔗的收成,谢开举高兴得合不拢嘴。 ***的帮扶让谢开举发展种植养殖的干劲更足了,利用平时种植甘蔗的空暇,谢开举在自家院子里的空地建起了猪圈。“去年,卖了8只小猪仔,收入了4000元。现在好了,一年种植甘蔗和养殖猪儿的收入有5000多元,这对我来说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扶贫干部还为谢开举一家申请了医疗帮扶。一家人从此也不再为昂贵的医疗费用日夜叹息。说起帮扶干部对自己的帮助,谢开举说:“没有干部的帮扶,我们不可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发展葡萄种植 “虽然国家的政策好,但也不能一辈子靠国家的扶持过日子啊,只有靠自己双手打拼,不怕苦不怕累,过上的好日子才踏实。”谢开举说,家里光是种植甘蔗、养殖生猪收入一般,离脱贫致富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他总想着找个合适项目致富。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开举发现当地村民种植葡萄效益相当可观,并且葡萄还是一种收获期很长的水果,市场前景广阔,他认定了葡萄种植这条路。 县农林局得知了谢开举的想法后,于今年3月为他送来了“及时雨”——近100株葡萄苗子。同时,县农林局的***技术人员来到谢开举家手把手地教他施肥、打药、搭架子。 一有空,谢开举就守在葡萄园里查看葡萄苗长势,有几次还专门坐车到内江学习***种植葡萄户的种植经验。从栽培、施肥到病虫防治,谢开举精心地照顾葡萄苗子。 看到种下的葡萄苗子越长越好,谢开举越干越有信心。“县农林局和村里想方设法帮助我们家,我无论如何都要把种养产业搞上去,种葡萄是长远计划,3年就能挂果了,到时就能看到收益了。”谢开举坚定地说。 如今,谢开举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下一步,他还寻思目前龙虾市场行情不错,想把自家剩下的一亩田用来养殖龙虾,多渠道增收,争取早日脱贫。 ;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