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福建,老墨先想到的是泉州的古城烟火、厦门的浪漫海滨,或是福州的鱼丸肉燕,可很少有人会想起一座藏在闽东的小城——宁德。
不少人听到“宁德”,第一反应还是“宁德时代”,至于这座城在哪、有啥好玩的,大多一脸茫然。
但你不知道的是,这座低调到快“隐身”的小城,藏着能叫板泉州的新鲜海鲜,攒着比温州还丰富的特色小吃,就连秋日风光都能让摄影爱好者追着跑。
古村红柿的诗意画卷
宁德的“委屈”,在于它的好东西总被“单独拎出来夸”,却少有人把这些光环归到“宁德”名下。
就说霞浦,每年秋天滩涂鎏金、渔民踩“泥马”劳作的画面,不知成了多少摄影作品的主角,可很多人只知霞浦的美,忘了它是宁德下辖的县;前两年因“人间塞尔达”爆火的四礵列岛,游客挤着上岛看蓝海悬崖,却没几人记得这座岛属于宁德。
在宁德屏南县四坪村赶上了柿子季,才算真正懂了这座城的“宝藏属性”。
600多年的夯土墙古村,枝头挂满像小灯笼似的柿子,阳光穿过晨雾洒在红果上,连村口晒柿子干的老奶奶都成了风景。
从四坪村往山里走4公里,就是被称作福建“有风的地方”的龙潭村,几位美院学生在溪边写生,他们说“这里的柿子树长在石头旁,比画里还好看”。
要是觉得屏南游客多,往古田县利洋村去,十月底到十一月初,村里的炮弹柿红透了,村民把柿子整整齐齐挂在明清古民居的院子里,风一吹,暗红的果子晃悠,连空气里都带着甜。
滩涂海鲜的鲜味盛宴
除了山里的秋景,宁德的海更藏着惊喜。
霞浦北岐滩涂,退潮后的滩涂被阳光镀上碎金,渔民踩着“泥马”(当地特有的滩涂交通工具)在滩涂里挖花蛤,脚印深浅不一,像在海上画了幅画。
离北岐不远的下尾岛,亿年海浪冲出来的海蚀洞特别有意思,涨潮时海水漫过岩缝,站在洞里看海,分不清是海在洞里还是洞在海上。
当地渔民说,11月的宁德海鲜最肥,霞浦的海带、紫菜刚丰收,市场上的淡菜(贻贝)15块钱一斤,清蒸一下就鲜掉眉毛,比在泉州吃还划算。
古建小吃的市井温情
要是想感受烟火气,宁德蕉城区的老城值得花一天逛。
11月中旬去的时候,天后宫(乾隆年间建的,现在偏殿是蕉城区博物馆)门口的菜市场正热闹,阿姨们挑着刚从滩涂里挖的蛏子,旁边炎帝庙的香火味混着海鲜的腥味,特别接地气。
往八一五东路走,能看到福山龙泉宫,宫里供着齐天大圣、顺天大圣和协天大圣,抬头看天花板的藻井,雕花特别精致。
最有意思的是宁德城隍庙,里面有块全国仅存两块的“尔来了”牌匾,另一块在台湾台南,当地人说“遇到难事来这儿拜拜,比啥都管用”。
逛累了,宁德的小吃能让你吃到撑。
蕉城区阿春小吃的清汤面一定要试,素面4块钱一碗,加份卤大肠也才12块,现煎的荷包蛋泡在酱油汤里,香得很。
要是夏天来,雪儿冷饮的冰饭是必吃的,冰镇糯米打底,加芋圆、葡萄干、西瓜,一口下去透心凉,比温州的冷饮还解腻。
通师傅肉菜面家的招牌面也有意思,肉碎、上海青、鱿鱼和面条煮在一起,汤头鲜,当地人吃的时候会加两勺醋,说“酸的才开胃”。
还有南门兜老街的光饼,现烤出来硬邦邦的,咬着有嚼劲,5块钱能买3个,当地人说“这是平价版贝果”。
其实宁德不是没名气,只是太低调。
它有山有海,有古村有老城,有能叫板泉州的海鲜,有比温州还多的小吃,却总被“宁德时代”的光环盖过。
要是你想找个不挤、好吃又好看的地方,下次去福建,别光想着厦门、泉州,来宁德走一走,说不定会和我一样,觉得“这座城早该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