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AI滥用带偏青少年
创始人
2025-11-19 10:45:37

近日,用AI制作“流浪汉闯入家中”图片来整蛊家人的帖子、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红。有网友用AI制作流浪汉闯入家中吃早餐的视频并发给爸爸,并将爸爸的反应发到网上,有40多万人点赞,70多万人转发;一名12岁的小孩用AI制作流浪汉闯入家中的整蛊图片,图片流入业主群,吓坏业主……

随着AI相关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使用门槛也持续降低。然而,当这样的技术进步成果被用于制作恐慌性整蛊内容,其性质显然就偏离了科技向善的轨道。要知道,这些整蛊内容的效果越“逼真”,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比如,引发恐慌和误判,导致报警,继而浪费公共资源,甚至还可能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紧张。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滥用行为还可能对青少年造成恶劣的示范,引发不良的模仿效应。事实上,已有一些青少年用这类工具来整蛊,这背后的风险不可不察。

随着AI应用的普及,一些人的好奇心被打开,愿意积极尝试,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技术应用也得有边界,在使用中守住伦理底线,不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规范,这是起码的要求。对此,一方面需要AI开发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设置必要的安全提示与使用规范,对可能引发误解、恐慌或侵权的生成内容进行风险标识,甚至对特定敏感场景进行技术限制。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使用,应该有相应的分类引导,防止让他们在缺乏清晰认知的情况下误用、滥用。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大背景下的国民科技素养的培育。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就指出,要在科技教育中融入人文元素,引导学生在科学实验、项目探究等活动中,主动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环境及伦理的深远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底蕴。这一点在AI技术日益渗透日常生活的今天,无疑显得愈发重要。

说到底,我们不仅需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要从娃娃抓起培育善用技术的责任感。一定程度上说,“流浪汉闯入家中”这类利用AI技术来整蛊的现实案例,恰恰是开展科技伦理教育生动的反面教材。从家庭到学校、社区等都不妨积极利用好这类案例的教育价值,增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技应用滥用的风险认知,以及善用科技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朱昌俊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陈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韦东奕已获评北大副教授 【韦东奕已获评北大副教授】据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11月25日消息,近期,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
费翔配音《疯狂动物城2》被吐槽... 此前,电影《疯狂动物城2》公布中文配音阵容,再度将“明星配音动画电影”这一现象推上舆论风口,不少网友...
2025最新海南三亚文旅认证旅... 三亚市文旅局联合第三方权威测评机构发布了最新的《三亚市旅行社服务质量排行榜》。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中...
“草原明珠·醉美新源”文旅推介... 11月24日,“草原明珠·醉美新源”旅游推介会、全国摄影展暨农特产品展销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新源县政协...
富春股份:主打产品去年底新上线...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富春股份提问:“AI国漫和公司AI游戏是否有共同点。” 针对上述提问,富春股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