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地方,被三面群山围着、一面靠水滋养,天生就是鱼米丰足的好地方。也正因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湘菜才火到国内外 —— 辣得够劲还鲜,不管是街头小摊还是老馆子,随便点一道都能让人吃得满头冒汗还停不下筷子。今天就推荐 7 种湖南当地的特色美食,每样都裹着湘味的魂,看看你吃过几样?
1. 口味虾:
到长沙不吃口味虾,就像去北京没逛故宫 —— 这可是当地人夏天的 “本命菜”。做口味虾得用刚从水里捞上来的活虾,剪去虾须虾线,扔进加了辣椒、花椒、紫苏的锅里猛炒,出锅时虾壳红得发亮,裹着浓稠的辣汤,离老远就能闻见香。
2. 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是湘菜里的 “明星菜”,光看着就够勾人 —— 整个鱼头铺在盘里,上面盖满现剁的红剁椒,蒸好后油亮亮的,热气裹着辣香直往鼻子里钻。鱼肉蒸得刚好,用筷子轻轻一夹就能分开,软乎乎的不柴,咬一口满是鲜劲,辣味顺着舌尖往下走,一点不冲。
最绝的是盘底的汤汁,混着剁椒的香和鱼头的鲜,用来拌白米饭简直绝了 —— 挖一勺汤汁浇在饭上,拌匀后每粒米都裹着辣香,不知不觉就能吃三碗。不管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请客,桌上摆一盘剁椒鱼头,气氛立马就热起来。
3. 东安鸡:
东安鸡是湘菜里的 “老大哥”,还顶着 “八大湘菜之首” 的名号,做法和味道都透着讲究。这道菜光看着就有食欲:红的辣椒段、白的鸡肉片、绿的葱花、黄的姜丝,四种颜色凑在一起,亮堂堂的特别好看。不管是下酒还是配饭,东安鸡都能 hold 住场面,不少外地游客尝过一次,就总惦记着这口独特的酸辣香。
4. 臭豆腐:
提到湖南小吃,没人能绕过长沙臭豆腐。而长沙人心里,火宫殿的臭豆腐才是 “正统”—— 外皮炸得金黄酥脆,咬开里面却嫩乎乎的,臭中带香的味道特别勾人,一点不冲鼻。
吃的时候得蘸点蒜蓉酱或辣椒酱:先咬个小口,让酱汁渗进去,再大口嚼,外皮的脆、里面的嫩、酱汁的香混在一起,越吃越上头。火宫殿的臭豆腐摊前,不管是本地老人还是外地游客,都愿意排队等,就为这一口从小吃到大的老味道。
5. 糖油粑粑:
湖南的糖油粑粑,是藏在街头巷尾的甜口惊喜。早市或夜市的小摊上,油锅滋滋响,糯米做的粑粑在油里滚着,裹上一层亮亮的糖色,捞出来晾一会儿,外皮微脆,里面糯叽叽的。
6. 猪血丸子:
一到冬天,湖南不少人家的屋檐下,都会挂着一串串猪血丸子 —— 深褐色的丸子透着油光,是用豆腐碎、新鲜猪血加调料揉成团,先晒得半干,再用柴火慢慢熏出来的,腊香混着豆腐香,老远就能闻见。
吃的时候不用复杂做,蒸 15 分钟就行:切开后里面粉粉的,咬一口腊香十足,还带着豆腐的软嫩,配白粥或米饭都合适。
7. 常德酱板鸭:
常德的酱板鸭,是湖南人送礼的 “硬通货”。做这鸭工序多:先把鸭肉风干,再用十几味中药泡够时间,最后烤得外皮油亮,肉质嚼着有劲,酱香渗到骨头里,不辣却越嚼越香,不管是当下酒菜还是当零食都合适。
因为能真空包装,不少游客来常德,临走都要扛好几袋 —— 自己吃、送朋友都好。连一些国外的朋友尝过,都特意托人买,就馋这口独特的酱香,吃着就想起湖南的烟火气。
上一篇:张家界有哪些出名的单招复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