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祁继先,藏族,藏名慈仁群佩,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东旺乡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在民族出版社、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时名)、民族画报社等单位工作。
主要译著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消失的地平线》《香巴拉指南》《香格里拉东旺人》《探访卡瓦格博纪行》《从梅里雪山走来的英雄藏三连》《迪庆首任州长的传奇人生》《话说东旺》等十余部,并发表20余篇论文。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精心策划、重磅推出了一套极具现实意义的丛书——《中国这么美的三十个自治州》。丛书将如珍珠般散落于祖国各地的我国三十个民族自治州摄人心魄的锦绣河山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一一串联起来,呈现在读者眼前,那磅礴的气势与厚重的内涵,不仅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礼赞,更在无形之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感注入了强大动力。而我,有幸成为其中《带一本书去迪庆》的作者,为这套意义非凡的丛书贡献一份力量,这份荣耀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的创作之路。
本来是推荐一位当地的知名人士来撰写此书的,这无疑是众望所归的选择,毕竟他们扎根于这片土地,对迪庆有着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这份重任最终落在了我的肩头。
起初,我内心满是忐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如此重要的任务,但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挑战自我、深入了解家乡、为家乡尽微薄之力的绝佳机会呢?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创作邀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使命,于是,我怀着敬畏之心,郑重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朴实而又深刻的俗语,时刻提醒着我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次创作。要想写好《带一本书去迪庆》,对迪庆的全方位了解是基础中的基础。幸运的是,退休后的我,如同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儿,每年都回家乡,走遍了迪庆的每一寸土地。
梅里雪山与白茫雪山
我身边始终带着三件物品:一台佳能5D3相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录音笔。记录从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的晨曦到千湖山的月夜,从同乐村阿尺木刮的舞步到尼西黑陶匠人的指尖……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波光粼粼的湖泊旁,我感受到了岁月的宁静与温柔;在古朴宁静的村落里,我触摸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的驻足,都是一次与迪庆的深度对话。
作者祁继先在采风途中
我不仅沉醉于家乡的壮美河山,更用心搜集了大量关于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浸透着松香气息的田野笔记,如同珍贵的宝藏,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坚实的支撑,最终化作了书稿中跳动的文字。
有了充足的素材,接下来便是如何用文字将其生动地呈现出来。这就对写作者的文字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文字,是我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是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我深知,只有用读者喜闻乐见的生动表述方式,才能让迪庆的美真正走进读者的心中。
作者祁继先创作中
于是,我反复斟酌每一个词语,精心雕琢每一句话语,力求用最准确、最生动、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绘出迪庆——世界的“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
在描写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的壮丽时,我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山比作一位威严的守护者,屹立在天地之间,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在介绍以“险”而闻名天下的虎跳峡时,我以间接抒情法将昆仑三姊妹的传说写进去,赞颂金沙姑娘的勇敢与忠贞;在叙述湖天一色的普达措时,我以直接抒情法描绘碧塔海,将碧塔海独有的“杜鹃醉鱼”“老熊捞鱼”奇观介绍给读者,增添阅读情趣;在讲述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同胞的传统习俗时,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浓郁的民族风情。
下虎跳秘境大具
然而,在创作过程中,我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本书的诞生,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而出版社的编辑团队,无疑是这场舞台剧背后最重要的幕后英雄。
从与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打交道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刻感受到了该出版社编辑力量的一流水平。社领导高瞻远瞩,对出版物有着极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为整个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责任编辑认真负责,与我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从书稿的框架结构到具体内容的修改完善,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三审制”各环节的各位编辑更是严谨细致,对书稿进行了反复审阅和精心打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这是不可或缺的文字淬火过程。
《带一本书去迪庆》目录页
他们就像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用智慧和汗水为我的作品加工润色,让书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带一本书去迪庆》才得以顺利付梓出版,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摄影师李东红、石明、吴春光、杨学光、江初、董继荣、李志刚、龙芩等提供了精彩照片,为此书增色。
当责任编辑把装帧精美的《带一本书去迪庆》送到鄙人手中时,我仿佛看见卡瓦格博峰的日照金山正穿透云层,照耀着书页间跃动的文字。手捧散发着墨香的拙作,我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感激:感慨于自己能够有机会用文字记录下迪庆的壮美河山与多民族在这块热土上交往交流交融的传奇故事,感激于出版社编辑团队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这本书,不仅仅是我个人创作的成果,更是我们共同付出心血的结晶。它不仅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深深热爱,也寄托着我对香格里拉的明天更加美好、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