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沈阳10月7日电 题:文博夜游点亮辽宁假日新体验
中新社 记者 韩宏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沈阳故宫热闹非凡。6日晚,这座有着400年历史的古建筑为中秋节开启夜场。红墙外排着长队,不少人身着古装,在月光与灯光交织下拍照留影,与历史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10月6日晚,沈阳故宫开启夜场迎中秋佳节,夜色中等待入场的不少游客身着古装,在月光与灯光交织下拍照留影。 中新社 记者 于海洋 摄
“延时开放”“加场迎客”......辽宁文博场馆在假日期间推出夜间活动,既延长了服务时间,也丰富了民众文化生活。截至10月6日15时,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六日该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7.6%,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8.08%。其中,10月6日中秋节当日,辽宁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5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1.28%。
文博夜游正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亮点。在沈阳故宫,夜游不仅停留在建筑照明与常规展览。大政殿前月台的两场民乐演出、銮驾库展厅的“和合大同——沈阳故宫古建筑技术文化展”专场讲解、东路区域的文创产品及旅拍体验,共同构建出沉浸式文化场景。
10月6日晚,沈阳故宫大政殿前月台的专场民乐演出。 中新社 记者于海洋摄
“身着传统服饰夜游沈阳故宫,在月光下拍照感觉特别奇妙。”来自长春的大学生李欣与其同学特意装扮成清代格格模样来此游玩。假期中,古装旅拍成为时尚。游客们身着传统服饰,手中的荧光棒与古建筑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历史仿佛被“点亮”。
同一片月色下,科技为博物馆的夜游增添特色。在辽宁省博物馆,“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展览巧妙融合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让《洛神赋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传世名作“活”了起来。夜晚的场馆内,观众戴上VR设备,漫步于唐宋街市之中,体验文化穿越。
“白天游览其他景点,晚上来辽博参观,时间安排更从容。”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魏延说道。夜间的辽宁省博物馆内上演着别样的文化盛宴,“瓷鉴”团圆中秋节专场讲解活动以铜镜的温润光影与瓷器的雅致风华为引,带领观众解锁团圆的深层意蕴,在互动中感受古人的智慧。
利用夜色营造独特氛围增强情感联结,是文博夜游的另一特色。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内实景演绎红色情景剧《毕业歌》,报告厅播放电影,影片通过真实的影像资料或生动的艺术表现再现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岁月。许多观众表示,在博物馆观看电影让历史更加立体,既震撼又感动。
10月6日,夜色渐深,沈阳故宫内依然人流如织。 中新社 记者 于海洋 摄
从沈阳故宫的古建筑夜赏、辽宁省博物馆的数字化沉浸,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实景演出与主题观影,辽宁文博夜游呈现出多元化形态,打破传统观展边界,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近”起来。(完)
【编辑:胡寒笑】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