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或周末出门,很多人怕传统景区人挤人——拍照全是人头,吃饭要排队,逛下来又累又没收获。其实现在工业旅游成了新选择,以前机器轰鸣、不让外人进的工厂车间,现在能参观、能体验、还能学知识,避开人流的同时,比单纯逛景区更有新意。下面就详细说两个热门工业旅游地:青岛啤酒老厂区和郎酒庄园,每个都附具体玩法、实用建议,帮你规划行程。
青岛登州路56号的青岛啤酒老厂区,已经有122年历史,22年前改成了青岛啤酒博物馆,现在是青岛必去的小众景点。这里最大的优势是“新老结合”——既能看百年前的工业设备,又能看最新的智能生产线,还能动手玩、现场喝鲜啤,适合不同人群。
厂区里保留着1903年建成的德式建筑群,里面有能正常运转的百年糖化车间、发酵池,还有21件国家级文物,比如早期的啤酒灌装机器、木质储酒桶。这些设备不是摆着看的,部分还会演示运作,比如糖化锅怎么把麦芽变成糖浆,灌装机器怎么给瓶子封口,能直观看到100多年前啤酒生产的全过程。
对喜欢历史的人来说,这里能慢慢逛1-2小时,每个设备旁都有文字说明,标注建造时间、用途,不用导游也能看懂。比如百年发酵池,池壁上还能看到当年的工匠印记,能感受到早期工业的厚重感。
同一厂区里还有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的“灯塔工厂”——也就是全智能生产线。博物馆建了透明的观光长廊,游客走在里面,能清楚看到整个生产流程:空瓶子从传送带上过来,自动清洗、消毒,然后灌装啤酒,再贴标签、打包,全程几乎不用人工,机器人负责搬运、堆叠,速度很快,一瓶啤酒从空瓶到成品只要1分钟左右。
这种“一边是百年老设备,一边是智能生产线”的对比很有意思,带孩子来能直观了解工业的发展,比看书更生动。而且观光长廊隔音效果好,不会有机器噪音,逛着很舒服。
今年新升级的《觉醒的酿造师》剧游是最火的项目,早场名额一放出来就抢空。游客会拿到剧情手册,在老发酵罐、糖化车间等场景里解谜,过程中会穿插啤酒酿造的知识点,比如“麦芽需要发酵多久”“不同温度对啤酒口感的影响”,不会觉得枯燥。
剧游结束后,会免费送一杯当天生产的鲜啤,保质期只有24小时,口感比超市买的更新鲜,没有经过高温杀菌,保留了更多麦芽香味。不喝酒的人可以换成果汁或无醇啤酒,不用担心没的选。
另外,厂区里的文创商店值得逛,有“啤酒+”系列周边:比如印着复古酒标的笔记本、啤酒花做的面膜、啤酒酵母烤的面包,价格不算贵,笔记本20-30元,面膜50-60元一盒,适合当伴手礼。
公交:坐205路、217路、302路到“青岛啤酒博物馆”站,下车就是门口,不用走冤枉路。
地铁:3号线到“人民会堂”站,步行10分钟,沿途能路过老城区,顺便看看德式建筑。
自驾:周边有3个停车场,分别在登州路两侧、延安二路,但是国庆或周末上午10点后容易满位,建议9点前到,停车费10元/小时。
剧游:需要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官方公众号预约,每天有3个场次(10:00、14:00、16:00),国庆建议提前3-5天约,避免没名额。
普通参观:可以现场买票,也能提前在公众号买,线上票比现场便宜5元(现场60元/人,线上55元/人),学生、老人有半价优惠,记得带证件。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建议上午去,人少、光线好,适合拍照。
耗时参考:3-4小时,如果玩剧游,要多留1小时,逛完可以去附近的登州路啤酒街吃海鲜,比如辣炒蛤蜊、烤鱿鱼,搭配啤酒,体验当地特色。
穿舒适的鞋子:厂区里要走不少路,还有部分是石板路,高跟鞋容易累。
夏天带小扇子:糖化车间因为设备原因,温度比外面高3-5℃,夏天逛会有点热。
带孩子注意安全:智能生产线的观光长廊有玻璃护栏,要看好孩子,别攀爬。
郎酒庄园在四川泸州古蔺县赤水河畔,把酿酒厂变成了风景区,游客跟着酒的“生、长、养、藏”四个阶段游览,既能看山水风景,又能懂酿酒工艺,适合喜欢自然和慢节奏的人。
酿酒车间在赤水河边,工匠们按古法做工序:选高粱、泡粮、蒸粮、发酵、蒸馏。游客可以站在参观通道里看,也能体验3个互动项目:
温度体验:车间里有专门的装置,把手伸进去,能感受到酒糟发酵的温度(大概35℃左右),比体温稍高。
闻香体验:有6个闻香瓶,分别装着不同轮次的酒,从1轮到7轮,香味从偏甜到醇厚,讲解员会说怎么分辨,比如1轮酒有粮食香,7轮酒有酱香。
看发酵窖池:有几个透明的体验窖池,能看到里面的酒糟状态,比如发酵好的酒糟是疏松的,颜色偏深。
这个环节大概需要1小时,适合带孩子来,互动项目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不会觉得无聊。
从酿酒车间开车10分钟到天宝峰,山上有几万个陶坛整齐排列,形成露天酒坛阵,在阳光下看着很壮观。工作人员会介绍:刚酿出来的原酒口感冲,需要放在陶坛里“养”着,陶坛有微孔,能让空气进去,加速酒分子运动,让口感变柔和。
原酒在这里露天存1年后,会转到旁边的大罐里再存1-2年,大罐区有参观平台,能看到工人怎么给大罐取样、检测。这个环节可以拍风景照,赤水河畔的山和酒坛阵搭配,很出片。
从天宝峰下来,到室内的陶坛库,一进门就能闻到浓郁的酱香,比车间里的香味更重。里面的陶坛整齐码放,每个陶坛上贴着标签,写着储存时间、批次。工作人员会打开一个陶坛的盖子,让游客闻里面的酒,香味更纯,没有杂味。
这里温度比外面低2-3℃,夏天逛很舒服,建议慢慢走,感受香味的变化,每个区域的陶坛储存时间不同,香味浓度也不一样。
最后一站是天宝洞,这是一个天然溶洞,里面恒温恒湿(温度18-22℃,湿度80%左右),适合酒的长期储存。溶洞里的陶坛外壁结着几厘米厚的酒苔,是长时间储存形成的,能帮助酒体更醇厚。
郎酒的这种储存方法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溶洞里有文字说明,介绍非遗工艺的历史,比如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这个环节要走台阶,部分路段有点滑,要注意安全。
自驾:从泸州城区过去约2小时,走蓉遵高速,下高速后有指示牌,沿途路况好,都是柏油路,景区有免费停车场,车位充足,不用担心没地方停。
拼车:泸州客运中心有到古蔺县的大巴,2小时一班,到古蔺县后再拼车到庄园,拼车费用30-40元/人,比打车便宜。
预约方式:在“郎酒庄园”公众号预约,每天有3个时段(9:00、13:00、15:00),每个时段限50人,国庆建议提前7天约,名额很紧张。
预约资料:需要填每个人的身份证号,进入庄园时要核对,别填错。
开放时间:8:30-17:30,16:00停止入场,建议选上午的时段,人少,光线好,逛完还能在庄园吃午饭。
耗时参考:4-5小时,庄园里有观光车,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不用走路,节省体力,观光车免费,随叫随到。
带外套:天宝洞里温度低,即使夏天也建议带薄外套,避免着凉。
穿防滑鞋:溶洞里地面有点湿,高跟鞋、凉鞋容易滑,最好穿运动鞋。
吃饭建议:庄园里有餐厅,主打当地菜,比如古蔺麻辣鸡、豆花、腊肉,人均60-80元,味道不错,不用自带食物,方便省事。
不建议带太小的孩子:溶洞里要走台阶,还有部分路段暗,3岁以下孩子可能会害怕,也容易累。
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旅游产值大概占旅游总产值的10%到15%,而中国目前的占比还不足5%,说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所以火,主要是解决了传统旅游的3个痛点: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工厂改成工业旅游地,比如汽车厂、食品厂、印刷厂,玩法也会更丰富,但目前热门的还是像青岛啤酒、郎酒这样有历史或有自然优势的地方。
喜欢历史、怀旧:选青岛啤酒老厂区,能看百年设备,玩剧游,适合带老人、喜欢小众体验的年轻人。
喜欢自然、慢节奏:选郎酒庄园,能看赤水河畔的风景,懂酿酒工艺,适合带家人、喜欢安静的人。
带孩子:6岁以下选青岛啤酒(互动项目多,路程近),6岁以上两个都能选(郎酒能学更多工艺知识)。
最后提醒:不管去哪个地方,国庆、周末都要提前预约,避免跑空;穿舒适的鞋子,因为要走不少路;带好证件,学生、老人有优惠。这种不一样的旅游方式,既能避开人流,又能有实际收获,下次假期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