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宇峰去阿塞拜疆旅游
创始人
2025-09-26 16:37:08

火焰在铜盆里跳跃着,映照着吕宇峰专注的侧脸。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此刻正坐在阿塞拜疆北部山区一户普通人家的地毯上,指尖沾着墨黑的海娜膏,小心翼翼地在女主人的掌心画着一只火焰般的凤凰。

三天前,吕宇峰还站在巴库老城的少女塔上,看着里海的浪花拍打千年石墙。作为摄影师,他原本的计划很明确:拍摄火焰山的地质奇观、舍基的可汗宫殿、还有里海沿岸的现代建筑群。但在火焰山脚下,一切都改变了。

那是在亚纳尔达格,地面仿佛在呼吸,裂缝中窜出蓝色的火苗,已经燃烧了四千年。当地导游艾尔钦告诉他:“我们叫它‘永恒之火’。”正当吕宇峰调整相机参数时,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奶奶颤巍巍地走过来,指了指他的相机,又指了指自己。他以为她要拍照,没想到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褪色照片——上面是举着相机的年轻时的她。原来,三十年前,她也曾站在这里,记录这些火焰。

这个瞬间让吕宇峰改变了行程。他谢绝了导游的后续安排,决定像那位老奶奶一样,用更缓慢的方式认识这片土地。他坐上了当地人的小巴车,车厢里弥漫着烤馕和香料的味道,听不懂的阿塞拜疆语像音乐一样环绕着他。

就这样,他来到了这个山村。邀请他的是车上偶遇的教师纳齐姆,纳齐姆说:“你应该看看真正的阿塞拜疆,不只是景点。”

此刻,在纳齐姆家的客厅里,吕宇峰的海娜画完成了。女主人惊喜地看着掌心的凤凰,用阿塞拜疆语连声称赞。不会画画的摄影师不是好旅行者——吕宇峰在心里调侃自己。他想起背包里还有从中国带来的剪纸,红纸上是“福”字图案。他拿出来,教孩子们如何用剪刀在红纸上创造奇迹。

纳齐姆八十岁的爷爷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这时突然用俄语说:“你和我年轻时很像。”老人从木箱里取出一个铁盒,里面装满了世界各地旅行者留下的纪念品:德国的徽章、土耳其的护身符、俄罗斯的套娃。吕宇峰的剪纸将成为这个收藏的新成员。

“每个人都会留下点什么,”爷爷说,“也都会带走点什么。”

第二天告别时,山村还笼罩在晨雾中。纳齐姆送他到村口,递给他一块还温热的面包:“路上吃。”吕宇峰回头望去,看见纳齐姆一家站在石屋前挥手,背后的山峦轮廓在晨曦中柔和得像一首诗。

回巴库的路上,吕宇峰翻看相机里的照片——不是那些明信片角度的风景,而是火焰山下老奶奶骄傲的笑容、小巴车上分享苹果的陌生人、纳齐姆家地毯上跳跃的海娜火焰。他意识到,阿塞拜疆最动人的不是地火燃烧了四千年,而是这里的人心也如地火般温暖持久。

在离别的飞机上,他翻开护照,一枚海娜画的凤凰印记还隐约可见。这不再是单纯的旅行记录,而是一次真正的抵达——当旅行者愿意放下相机,用双手去触碰、去创造时,陌生的土地才会向你展示它最真实的温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透视阿里云产品生态团队:AI ... 小变化,大启示。 作者|苏子华 编辑| 郑玄 每年的云栖大会,都是一场科技圈的盛宴。 往年...
风景名胜区该突破同质化困局?权...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然而,众多传统风景名胜区却面临“资源禀赋优越,市场...
原创 立... 炎炎夏日,上海有不少园林犹如穿越时空的避暑秘境,等待着每一位古风爱好者的浪漫邂逅。当阳光与古韵相遇,...
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助推AI普... 近期,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综合执法领域广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