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公众号自2016年创立以来,一直关注人类科学(史)、技术(史)、博物(史)三大领域。当下,应部分热心读者的建议,我们决定加大对人间烟火的关注,为此特开辟“博物与美食”专栏,不定期转发兄弟公众号“厨艺传家”有关美食与菜肴烹制的文章,以飨读者,愿大家不论何时何地都有一手好厨艺,一个好胃口和一个健康的体魄。
内容摘选自《全生命链呵护菜肴数据库》
腊肉的历史悠久,最早的现存文献可以追溯到周代,《周易》六十四卦里的噬嗑卦就有关于生产腊肉的记载。《周礼》中也提到有专人为周王负责做腊肉,这种人叫做 “腊人”。到了宋代,已有了我们今天概念里的 “腊肉”,宋末元初的陈元靓在《岁时广记・煮腊肉》中写道:“去岁腊月糟豚肉挂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煮,其味甚珍”。
图片来源AI工具(仅供参考)
一、原料
主料:乡里腊肉250克。
配料:鲞豆角150克,鲜红椒25克。
调料:植物油50克,味精1克,大蒜子25克,香油、葱各10克,酱油15克,山西老陈醋5克,盐2克,干椒末5克,鲜汤少许。
二、制法
1.腊肉洗净、上笼蒸熟、晾凉,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0.3厘米厚的片。
2.鲜红椒去蒂去籽、蒜子去蒂,均切米粒、葱切段;鲞豆角洗净、挤干水。
3.净锅置旺火上,放油烧到六成热,下腊肉煸炒出油,放鲞豆角稍煸,再放红椒末、干椒粉、蒜子、酱油、山西老陈醋、盐、味精翻炒入味,放少许汤稍焖,收干汤汁,放葱段、淋香油、簸锅、装盘即成。
三、特点
腊肉香醇,豆角脆嫩,香辣味美。
四、营养价值
瘦肉低热量、高蛋白,富含丰富维生素B2和血红素铁。豆角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有健脾和胃、补益肾脏,促进睡眠的作用。辣椒有抗癌、行血健胃的作用。这道菜营养均衡,但因钠含量高,高血压人群不宜食用。
五、适宜人群与症状:孕妇、乳母、幼儿园儿童/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学龄儿童、中学生/青少年、青壮年、中老年人、老年人、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抑郁症、便秘、脂肪肝、贫血、高尿酸血症、调理肠胃、滋阴润燥、补肾养血
六、不适宜人群与症状: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