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拍照照片只有“拇指大” 放大清晰照需另付钱
创始人
2025-05-21 09:26:04

毛女士带着孩子在景区拍摄免费照片,拿到手后才发现免费照片很小,效果不好。 毛女士供图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胥欣 王怀艳

“购买门票进入景区游玩,凭票可领取免费照片。”游客听说在景点处可免费拍照,纷纷驻足让工作人员留影。然而到达景区出口处领取免费照片时却傻眼了,照片只有2寸,人物和风景都不突出,想要效果好的照片,需要另外付钱拿取冲洗好的8寸照片。

5月春末夏初,正是出游好时节。但全国各地景区游玩归来,不少游客在小红书上吐槽自己遭遇的免费照片“套路”。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事件在全国各地不少景区上演,游客认为免费照片就是噱头,实际是诱导消费者二次消费。

争议:免费照片实际效果不佳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南京市民毛女士带着孩子到宣城市某景区游玩。在地下溶洞观景时,其小孩见两处景点摆放着道具,工作人员说免费拍照,于是大家一起请工作人员拍照。

毛女士说:“在拍摄前,工作人员声称购票游玩可享受免费照片,无其他附加条件。可是游玩结束来到取相处时我呆住了,冲洗出来的照片有两张,小照片效果不好,大照片需要额外付钱,这是不是一个套路?”

有网友“铛铛”在网络发帖称,她在山东也遇到了这样的套路,景区将收费照片放在精美相框里装裱,还有一份电子相册,工作人员会详细介绍不同档次产品的优势,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从而诱导游客消费。他们会说“这张照片拍得太漂亮了,做成大幅海报挂在家里多有纪念意义啊,而且现在有优惠活动”。这种诱导方式很容易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增加消费。

网友“去哪儿”表示,除了照片产品,有的景区工作人员还可能会推销一些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声称照片和纪念品一起购买更加划算。游客为了得到照片,往往会无奈地接受捆绑销售的产品。

调查:免费拍照服务为何被质疑

记者在网上发现,不少人发帖吐槽景区拍照的套路,描述的套路基本相同,都是在景区内免费拍照,并承诺赠送一张小照片,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不但洗了一张小照片,还洗了一张大照片,小照片免费,大照片收费。

不少网友称,带有一点捆绑的感觉,照片已经洗出来了,就让游客有种不得不买的感觉。照片已经冲洗出来,如果销毁,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

随后,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读者反映的宣城市某景区进行咨询。该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在购票环节已跟游客说明,免费照片是小照片,大照片是需要另外付费。如果游客不需要商家的拍摄服务,可自行拍照。以上事项不仅口头说明,在购票和取相处均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景区基本都在购票点、拍摄点和取相处摆放文字说明,对于拍摄地点、免费照片的尺寸、付费照片的尺寸和价格等,都进行公示,并写明自愿消费。部分景区还给游客一张取相单,上面注明大小照片同时洗出,对于未销售的照片将消影处理。

虽然景区均称自愿消费,统一销毁照片,但游客仍有疑虑。有游客表示,对于电子底片和照片,应该把照片的原件和电子照片一起销毁,避免再次使用游客的肖像和照片。照片应该当面销毁,这样游客亲眼所见,比较放心。如果处理不当,会涉及肖像权,游客不知道照片可能会用于何处。

专家:游客有权利要求商家现场销毁照片和底片

对于景区免费拍照一事,旅游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景区都有拍照服务,这是过去观光旅游时代的遗留产物,以前的拍照设备未普及,大家的摄影技术参差不齐,好不容易到了风光如画的景点,想要留下一张最好的照片,很多人都会购买景区内的拍照服务,当时也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久而久之,一些景区和商家就习惯于垄断优质资源二次收费,增加景区收入。

江苏交通广播网维权栏目主持人张晨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大家摄影技术的提高,圈地“收费拍照”经营方式早就过时了。在景区内,为有需求的游客,提供免费拍照服务,实际照片符合大家的普通感观,在合理范畴之内。但如果不说清楚,搞大小照片套路,不尊重游客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会给游客带来糟糕的体验。长远看,是竭泽而渔的短视之举。

对此,北京市兰台(南京)律师事务所王国斌律师表示,如景区将优质观景点位围挡,以诱导式、独占式、随意抓拍式等方式摄影进行变相收费营利,侵害了游客的多项权利。第一,消费者购买景点门票后,非特殊原因,便有了正常欣赏景区并拍照留念的权利。景区这种行为侵害了游客按门票享受完整观光旅游的权利,除非该收费项目有清晰明确的说明并获得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如果在游客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抓取拍摄、储存及冲洗照片用于商业营利活动,涉嫌侵犯了游客的肖像权;第三,景区若将拍摄的游客照片用于商业宣传、售卖或AI训练等,需承担更高注意义务。若未告知用途或未征得单独授权,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处理个人信息需取得个人同意”的规定。此外,储存照片若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如加密存储、定期销毁),景区可能因信息泄露面临民事赔偿责任;第四,若小照片因分辨率低、色彩失真等问题无法满足基本使用需求,而大照片需额外付费,景区的行为可能涉嫌通过“免费”噱头诱导消费,涉嫌虚假宣传,并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

王国斌认为,不管游客有无购买照片,游客都有权利要求商家现场销毁打印的个人照片和储存的电子底片并赔礼道歉,情形严重的,甚至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对方不予理睬,可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和举报,或通过向法院起诉维权,若涉及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可向检察机关反映,请求提起公益诉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6-7月去新疆,给姐妹们奉上我... 有人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新疆,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是无数人心中的...
【海棠友伴知行】5座适合端午游... 蝉鸣初起,暑气渐浓,又是一年端午至。 当艾草的清香漫过门楣,当五彩丝线缠绕腕间,我们不应只在空调房中...
Hi财经丨外国游客“买买买”,... 近日,“打飞的来中国购物”“外国游客组团去义乌扫货”等话题热度不断攀升,一大批外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为中...
广东迎宾馆苏东坡美食文化迎宾宴... 5月20日,“寻味东坡・品味千年”苏东坡美食文化迎宾宴在广东迎宾馆启幕,以美食为媒,以文化为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