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区新外摆,“河”边“湖”畔升腾烟火气
创始人
2025-05-04 14:58:18

【编者按】

全球贸易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五一”假期不仅是一场消费复苏的盛宴,更成为观察中国内需韧性与产业升级的重要窗口。

杭州作为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创新高地,其“五一”文旅市场的“新游态”蓬勃生长,正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的中国消费活力提供生动注脚。

从科技新锐展厅的AI机器人到杭州历史街区的沉浸式外摆,我们记录技术赋能与文化自信的共振,这些堪称“中国新消费实验室”的旅游场景,将成为研判“新游态”是否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我们期待以一组特殊的相遇和速写,全景解码一座城市的文旅新航道。

正值“五一” 假期,杭州的大街小巷充满活力,游客穿梭其中,尽情享受假期美好时光。而各色花式“外摆” 成为老街新亮点,不仅为游客带来新鲜体验,也为假日经济注入新活力。

太阳初升,阳光映照下的小河直街逐渐苏醒。青石板路上,游客三三两两开始漫步,运河水波光粼粼,沿河的外摆摊位依次铺开,成为游客驻足热点。

在漆扇外摆体验区,手艺人正耐心教游客制作漆扇,将素白扇面浸入水中,橘红色颜料随着波纹晕染,渐渐勾勒出晚霞轮廓。9岁的赵钰涵在母亲纪女士帮助下,小心翼翼提起扇面,山水纹路显现。“孩子玩得认真,还能带走一份‘杭州记忆’。”纪女士看着孩子,眼中满是欣慰。

小河直街外摆区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项目,簪花造型、漆扇制作、传统点茶等国潮业态串珠成链。簪花店商家瑶瑶表示:“沿街的外摆和精致的陈设让游客停下脚步,他们不只是匆匆过客,也融入其中,成为老街文化的共创者。”

午后,阳光穿过遮阳伞,在大兜路外摆区洒下斑驳光影。青瓷茶杯中袅袅升起茶香,室白空间主理人康康正为游客演示茶道,身旁陈列的日式茶器引得年轻客人驻足。“现在年轻人追求氛围感消费,讲究出片,我们打造的微缩庭院外摆区在社交媒体很出圈。”

街区所在的湖墅街道仁和仓社区工作人员董丹瑞表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紧紧围绕运河文化、市井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将外摆区域与街区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运河沿岸景观有机融合。外摆茶摊、文创摊位错落有致,人们在品味香茗、挑选文创产品的同时,感受“老杭州新生活”场景。“部分商家外摆区域的座位比室内多出2-3倍,这种场景式消费构筑出新的增长曲线。”

夜幕初降,武林夜市霓虹初上。海伦司小酒馆外摆区,调酒师现场展示水果风味酒,色彩斑斓的酒液在酒杯里旋转、碰撞。调酒师热情邀请游客免费品尝,并向他们介绍调酒知识和酒的风味特点。这种“后店前招”的氛围,让酒馆在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顾客。”店主说。

武林夜市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连忠表示,外摆店招成为展示小店的独特魅力的窗口,为游客提供多元消费选择,也为游客探索城市的新视角。5月1日—3日,武林夜市日均客流超平日两倍。

外摆经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自2023年3月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杭州市城管局)推出“外摆新政 ”1.0以来,该区15个试点商圈外摆业态进一步拓展,户外文化促销活动增加至每月20天。后推出外摆2.0政策,明确对武林商圈等3个示范商圈打造主题集市等举措。今年2月,杭州城管部门再升级推出 “十允许、三服务”政策,允许店家设置海报、宣传信息等,统计显示,全市部分商户营业额、客流量同比上升10%-50%不等。

这个“五一”,杭州老街因外摆经济而烟火气十足。从传统技艺的创新演绎,到年轻人的微度假场景,再到小店小铺的多元展示,外摆经济不仅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更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潮新闻 监制 谢晔 策划 张彧 林丹 记者 陶悦清 视频/摄影 曹坚 设计 严东 聂李黛芳 通讯员 葛畅 倪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跳蚤市集暖邻里,中秋游园共团圆 跳蚤市集暖邻里 中秋游园共团圆 2025年10月2日下午3点为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增进邻里情谊,在中秋...
“China Travel”持... 本文转自【新华社】 近年来,不断优化的入境政策为境外游客赴华提供了更多便利,“来华旅游攻略”“赴华购...
运河,会下金蛋的“聚宝盆” 作者: 郭乐菱(女儿) 郭瑞炜(父亲) 国庆长假有不少人游览大运河。“杭州本地宝”9月29日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