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1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696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3.8%。
网络基础资源不断优化。截至12月,IPv6地址数量为68042块/32;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13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
物联网发展提质增速。截至12月,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32亿户,较2022年12月净增4.88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例达57.5%。
截至12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较2022年12月提升4.6个百分点。
群体间数字鸿沟持续弥合。2577家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超过1.4亿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
公共服务类应用加速覆盖。网约车、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9057万人、5139万人,增长率分别为20.7%、14.2%。
以沉浸式旅游、文化旅游等为特点的文娱旅游正成为各地积极培育的消费增长点。截至12月,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达5.0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8629万人,增长率为20.4%。
国货“潮品”持续成为居民网购消费重要组成。近半年在网上购买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购买过全新品类、品牌首发等商品的用户占比达19.7%。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中新网宜昌11月6日电(郭晓莹谈晶)记者6日从湖北省宜昌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市发现了中国黄囊伞属和湖北省靴耳属的新记录种。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在黄囊伞属和靴耳属领域的空白。
近日,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及福建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研究团队,在宜昌市开展了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研究团队在宜昌市兴山县双家湾地区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集到多个黄囊伞属真菌标本和靴耳属真菌标本,经专家对标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后,确认上述菌种为新发现物种,并将其定名为卵孢黄囊伞和斑褶靴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真菌学权威期刊《JournalofFungi》。
此次发现的卵孢黄囊伞和斑褶靴耳,不仅是中国黄囊伞属和湖北省靴耳属的新记录,还为探索这些真菌物种的生态系统角色、遗传特征及其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宝贵的生物学样本。
宜昌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植被茂密,为大型真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繁殖条件。本次新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宜昌市生物多样性的“家底”,也为未来大型真菌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