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一回家就迫不及待拿起手机玩游戏,打不过去就大发脾气,比以前暴躁了。
班上严重沉迷游戏的孩子甚至请病假在家玩,上网课更是成了掩护。我砸过两个手机,没有用。
学生间就攀比游戏的排名,不能用微信登录就注册QQ。
这些对话,来自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学校的家长群。寒假又至,虚拟世界引发的现实矛盾,在一些家庭中正愈演愈烈。
低龄触游成现代版童年日常
没接触书本,先接触游戏,已成现代版的童年日常。
近期艾瑞咨询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显示,未成年人触游低龄化趋势明显,2020年中国12-14岁未成年人初次接触游戏时间,6岁以下的占到17%。
疫情影响下,不少在家线上学习的孩子与网络的物理隔离被打破,手游等开始在部分学生间风靡。
为了打破游戏的包围,家长、学校想尽了办法。
一名初中生家长想把儿子送到电竞培训中心,希望通过魔鬼训练,让他知难而退。受访教师时常感觉监管无力。在校期间明令禁止带手机,可是一旦假期开始,我们的监管能力十分有限。一名小学教师说。
在庞大的未成年网民基数下,因沉迷网游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天津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秀杰介绍,未成年人沉迷于网游、直播等诱发了大量涉未成年人的案件,一是未成年人进行大额手游充值、直播打赏等;二是涉网游黑灰产业侵害未成年人身心权益,也可能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如直接或隐晦的色情、暴力内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还有一些整蛊恶搞、吸烟喝酒、炫富等不良内容,也极易造成未成年人模仿,有碍其正确价值观的养成。王秀杰说。
招数迭出却为何防不胜防?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型游戏公司相继上线了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大多采取限定每天登录游戏时长,未实名登记无法充值等措施,家长也可绑定未成年子女游戏账号,对游戏时间和消费进行监督。
但记者调研了解到,仍有部分游戏未成年保护系统形同虚设,未成年人能够轻易绕道。
利用家长对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不了解。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家长对游戏一知半解,对防沉迷系统更是知之甚少。有未成年玩家表示,自己在玩游戏需要人脸识别的时候,就对着家长的脸扫一下,轻松过关。
利用诸多游戏账号租号平台。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发现,有不少销售游戏永久账号的商家。此外,记者了解到,玩家微信群、QQ群中,时常有出售账号、租借账号,甚至出售身份证号的渠道,其中不乏有未成年人的身影。
通过第三方账号登录规避实名制监管。记者发现,各游戏公司的防沉迷系统强度并不相同,多款热门游戏App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第三方账号登录。有受访家长反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3个QQ号,轮番登陆玩游戏。
通过游客模式可以直接进入游戏。记者发现仍有一些游戏,未成年人可以通过游客模式直接进入,且在游客模式下可以实现充值消费,没有充值金额的限制。
此外,记者在一些搜索引擎上搜索破解游戏防沉迷,会出现大量的破解攻略,甚至链接游戏防沉迷限制破解软件,以及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号码大全,破解游戏防沉迷系统专用等内容。
打捞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需多方协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手游变化多样,足够吸引人的注意力;部分游戏企业为增加用户,特意设计递进式任务奖励机制;而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其自律能力不足。三重因素叠加,使得未成年人沉迷手游。
他建议,应该丰富未成年人线下生活,让他们更多地亲近自然,参与到户外活动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避免长期宅家。从小培养开放的个性,激发更多兴趣,让学习和生活不再单调。我们需要把孩子从学校、家庭这个狭窄的时空中解放出来,而不是让互联网、手机成为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的通道,以至于把过多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这个通道上。储朝晖说。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受访专家认为,这对于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是有益的尝试,关键是如何落到实处。
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朱剑桥、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等专家表示,网络游戏经营者执行防沉迷规定不力的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他们认为,网络游戏经营者要诚信守法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构建起全方位、多举措的未成年人游戏保护机制。要细化未成年人游戏保护措施,优化防沉迷与家长监护系统,积极采取游戏分级、实名认证、人脸识别认证等有效措施,探索建立联动累计游戏时间机制,主动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和充值额度,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游戏。
同时,专家表示还需要强化执法监督,建立网游信用评价机制,共筑防沉迷屏障。有关部门一旦发现网络游戏经营者存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并建立黑名单和市场退出机制,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传播负能量、毒害青少年的游戏运营商强制关停,并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版权所有
备用金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备用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就如同企业财务的“安全阀”,为企业的稳定运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首先,备用金能够增强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的、小额的资金需求,如临时的办公用品采购、小额维修费用等。如果没有备用金,这些看似琐碎但又紧急的支出可能会导致业务流程的延误,影响工作效率。
其次,备用金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信用评级。当企业能够迅速应对短期的资金需求,按时支付款项,不出现逾期或违约的情况,这会在供应商、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眼中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再者,备用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当企业拥有足够的备用金来应对临时性的资金缺口时,就可以减少对外部高成本融资渠道的依赖,从而节省财务费用。
备用金如何应对突发经济风险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经济风险,企业在规划和管理备用金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一是合理确定备用金的规模。这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规模、行业特点、现金流状况以及历史上的风险事件等因素。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对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来估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备用金额度。
二是建立严格的备用金管理制度。明确备用金的使用范围、审批流程和报销程序,确保每一笔备用金的支出都合规、合理、有据可查。
三是进行多元化的资金储备。除了现金形式的备用金,企业还可以考虑持有一些流动性较强的金融资产,如短期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收益。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不同规模企业备用金储备的特点:
总之,备用金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企业应当重视备用金的规划和管理,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