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电影网专稿 2020年,国际奥委会同意2024年巴黎奥运会新增霹雳舞项目。同年,亚奥理事会明确,杭州亚运会也将添加霹雳舞赛程。街舞,已经正式登上了世界体育舞台。
以竞技体育作为主线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夺冠》《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冰上的尤里》《八角笼中》......体育赛事天然有一种让人燃起来的魅力。而体育和舞蹈结合的《热烈》,更将创造新的可能。
近年来,《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等街舞主题综艺已持续成为互联网爆点,大众对于新生代舞蹈的关注度和喜爱度持续飙升,也顺便送了一波科普。时至今日,有不少观众已经能够分辨霹雳舞(Breaking)、嘻哈舞(Hip-Hop)、锁舞(Locking)、震感舞(Popping)等不同舞种,学街舞成为青少年的新潮流。
《热烈》的重场戏,大多汇聚于街舞桥段中。这群热爱街舞的人,不论是同台竞技,还是齐心训练,都是视觉燃点。主创团队采用了大量热情的颜色,拣选了与阳光、汗水、青春有关的符号,视觉冲击力扑面而来。
拍街舞的难度非常高。镜头有时需要给到舞者的面部特写,有时需要表现动作局部,有时又要切到群舞的全景,并迅速配合现场观众、解说和场外的反应,共同组成高燃的街舞竞技氛围,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同时作为舞蹈和竞技体育的街舞有其特殊性。传统的竞技体育规则严明、高下立判,能力与技巧大于一切。但作为艺术的街舞需要用身体语言表达情感,而情感正是判别分数的重要标准。中国人重情重义,单纯以技巧取胜的竞技项目,在浓烈的情感需求之下,未免显得捉襟见肘。
街舞的动作本身和其传达的情感,都迸发着最热烈的激情。银幕上燃的不只是体育,更是舞者背后的故事。
体育最大的燃点就在于竞技,而街舞比赛是戴着镣铐跳舞,在遵守竞技规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者本身的个性。每一位舞者在台上的神态、动作,都会让人感觉他们的身体是滚烫的,仿佛观众也置身在那个热烈的竞技场景当中,共享同一份体感上的燃。
不同于街舞燃在全程,竞技的燃更多是点状的高光片段。当陈烁第一次代表惊叹号舞团参加比赛,紧张到坐在楼梯间无所适从时,教练丁雷给予了他信念。他说,我们舞者是要跟地板接触的,你要摸一摸地板,去接接地气。抱着这种你相信它,它就会相信你的朴素信念,才会有一个个高光瞬间。
一个人的舞蹈是孤独的,但是团体的力量却能够燃爆全场。在团体比拼中,陈烁开创性地把他几乎每一位队友的标志性动作融会贯通。对于不熟悉的舞蹈领域,他的专业水平可能欠佳,但他不是一个人在跳舞,而是带着团队跳舞。
在全国赛的双方竞技桥段中,起初几轮惊叹号始终处于劣势,到第六轮时,双方打成了平局,在最终争夺赛点的那一刻,陈烁放出了大招:在空中用身体画出了舞团的名字惊叹号,这正是舞团的名字。在空中的惊叹号炸开了团魂,竞技体育中的集体荣誉感,就是体育励志类电影的大招。
无论街舞题材有多么新意满满,究其根本,《热烈》讲述的仍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这类剧本市场上并不少见,甚至观众在开场十分钟就能大概猜出剧情走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梦想不值得被看到。
不同于陈烁的拼劲满满,丁雷这个人物可能更贴近现实中的我们。他为了利益曾放下街舞,在生活的打磨之下变得圆滑,有商人特有的无奈与狡诈,但依然为了梦想而燃。追梦并不难,难的是面对生活的重重阻碍该如何永葆初心。
《热烈》的群像塑造也可圈可点,惊叹号队友、陈烁的母亲、叔叔和女友,人人有梦。作为配角,他们的追梦之路可能并不能像陈烁一样艰辛但成功,但观众更容易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最终选择离开舞团的张翠彪,清楚地知道自己天赋的欠缺。翠彪很爱街舞,但是街舞没有那么热爱他,停止逐梦并不羞耻,认清自己同样可贵。
这就像是大鹏某个阶段的自我投射。大鹏早期作品经常获得烂片看不懂矫情等评论,似乎电影之神并不眷顾这个年轻导演。但是,他和张翠彪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始终坚持在岗位上。《保你平安》之后,大鹏的片子变得越来越有力量了。在电影院中,观众会联想到一段自己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处境,想到还好我坚持了,或是我没有坚持,但是也没有错。
在梦想的燃点,有一团火被点燃,唤醒了我们心中的热烈。在看着主人公慢慢接近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内心的火越烧越旺,最后燃成一片大火。这时,电影戛然而止,没有彩蛋,没有花絮,只有静静流淌的音乐。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绝望,片尾曲是五月天的《倔强》,这首影响了一代人的歌曲,此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希望每位观众,都能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惊叹号。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8月26日,日剧《沉睡于海的钻石》(海に眠るダイヤモンド)官宣国村隼、泽村一树、中嶋朋子、山本未来、さだまさし(本名:佐田雅志)加盟共演。
从创作到产业,作为中国电影的一支主力军,上影始终自觉肩负文化使命,努力为建设电影强国添砖加瓦。
8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在红毯仪式上,众多电影人亮相。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李少红、本届长春电影节形象大使王俊凯、演员唐国强、刘佩...
据外媒报道,2023年凭借在影片《萨特本》中的演绎而扬名的巴里·基奥恩,日前官宣将加盟由基里安·墨菲主演、制片的电影版《浴血黑帮》,出演角色尚未曝...
据悉,安德鲁·斯科特将和格雷塔·李(《过往人生》)一同主演匈牙利导演莉莉·霍瓦特(《白色上帝》)的首部英文长片《我的火星日记》(My Notes on Mars),暂定...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诚聘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CTV6广告招商
中新网杭州9月22日电(曹丹)当下,中国与世界发展愈发密不可分,世界想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世界、融入世界。
在这场中国与世界的深入互动中,翻译工作者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文字的转换者,同时也是思想的阐释者和传播者。
翻译工作者如何提升翻译和传播中央文献的能力,准确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国际传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是关键。”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在会上分享道,“翻译不仅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具有文化的构建力量。”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在宁琦看来,做好国际传播工作,首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对世界的客观独立判断,从而提升鉴别异域思想文化精华和价值的能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去伪存真,在全球语境中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
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王铭玉认为,中央文献的对外翻译具有独特的使命,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和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翻译人员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和翻译技能,确保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王铭玉说。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从翻译角度对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科学性与可接受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强调要深刻理解中国政治外交话语的概念,把握其独特内涵与价值,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话语国际化转换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如何提升对外传播效能?
现场,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的翻译与对外传播要在真实反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及其举措的基础上,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胡开宝建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语料库和数据挖掘等方法了解目标受众信息需求、媒介使用习惯等,从而提升对外传播精准性。
“同时,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充分发挥跨国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话语主体的作用,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话语形式,客观合理地进行表达。”胡开宝说。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对外讲好中国道路与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