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7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9岁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赵东元的头衔很多,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相辉研究院院长……即使荣誉等身,他最喜欢的称呼还是“老师”。
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被评为202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赵东元院士。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高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创造知识的重要场所。对一名老师来讲,天职就是培养学生成才,所以这个奖项的分量非常重,是对我20多年教学工作的承认和鞭策。”赵东元表示。
“课比天大”是赵东元一贯坚守的准则。从2003年起,连续21年向自然科学大类本科生讲授《普通化学》,一周两次从未间断。
2021年,赵东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后,他手提装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的布袋给本科生上课的照片被传为佳话,“布袋院士”由此得名。
赵东元赶回学校为本科生上课。他拎着布袋子,袋子里装着他的一等奖证书。 资料图
上课“不能迟到”,也是赵东元给自己定的一条硬性规矩。2023年5月26日,获颁上海市科技功臣后,赵东元在媒体发布会一介绍完自己的研究,就一路小跑提前离开了。他要赶着去给本科生上化学课,“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了。”
对于课件的准备,他也极致追求完美。作为全校的通识课程,《普通化学》这门课程概念多、内容抽象,但他总能把课程讲得诙谐有趣、深入浅出,并结合材料科学最新进展给大家讲解元素的性质。每年都要更新并加入最新的前沿科学进展,拓展本科生的知识面和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兴趣。针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难点和重点,比如相图、化学键相关理论等,他还会组织课题组内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他的试讲,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确保大一的本科生们能够深刻理解相关内容。
赵院士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普通化学》课程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
赵东元给本科生上课。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在课堂上学生们用求知的眼睛看着你,能够给学生们播下科研的种子,真的很有意义。”赵东元透露,自己开设的超过百人的大课,每次学期初学生们都是要定了闹钟准点抢课“秒杀”,颇受欢迎。
在复旦20多年,赵东元团结了一批年轻人,注重科研梯队建设。他所带的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赵院士获奖拿到的奖金,有20%-30%用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他所培养的研究生,有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0人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6人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12人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赵东元指导学生实验。?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24小时在线”是学生们对导师授教的生动描摹;“论文不厌百遍改”是赵东元传授学生的治学准则,学生的文章他都一字一字改、一章一章过,大到思路逻辑,小到拼写标点,全部仔细标记批注,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才准允投稿。他告诉课题组的每一位学生:“你们有问题,随时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是永远向你们敞开的”。
8月29日,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单元入围推荐作品揭晓,由莫言、高建群、张炜、张楚、葛亮、索南才让、包倬、索耳、孙频、谢络绎、林戈声等作家创作的17部文学作品最终入围。
“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单元由平遥国际电影展与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合创办,为电影产业推荐最新的、具有影视改编潜力的文学作品,为文学作品提供影视化合作与孵化平台。“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单元于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设立,截至目前,已顺利助推王安忆、刘亮程、蔡骏、田耳、笛安、郭沛文等作家的34部文学作品进入影视产业界视野,并促成《蹦极》《燕食记》《刹那》等多部作品与相关影视公司进行影视版权签约或达成初步版权交易意向。
本次入围的推荐作品,囊括近三年极具影视改编潜质且尚未进行任何影视化开发的文学精品,涵盖悬疑、犯罪、科幻、爱情、历史等多种类型。其中既有莫言的反腐题材长篇话剧力作《鳄鱼》、葛亮描绘当代中年知识分子生存景观的《浮图》、张楚描摹中国县城多元生态的《云落》、别鸣审视三峡人民前尘与未来的《双桨》等现实题材作品,也包括多部类型小说佳作,如三三以知名刑事案件为原型创作的中篇悬疑小说《长河》,肖勤融合了命案、网暴、疾病和爱情的中篇小说《海边的向日葵》,柠檬语嫣聚焦女性职场和医疗科研的长篇小说《柳叶刀与野玫瑰》等。
入围推荐作品作者及其出版编辑代表将受邀出席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面向国内外影视版权采购机构、版权项目开发机构、影视制片公司、发行机构及电影产业人士进行作品推介,开展版权洽谈,以达成影视化合作。平遥国际电影展还将为入围推荐作品提供专门的洽谈空间,为作品代表和影视行业人士提供一对一的洽谈交流机会。
17部入围推荐作品由“迁徙计划”9位推荐委员会成员分别从题材创新性,作品影视改编的可行性,拓展文学边界、丰富影视创作的可能性等维度出发,从《人民文学》《收获》《十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34家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87部初推文学作品中精选得出。
推荐委员会成员包括文学评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诗人、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何向阳,编剧、制片人、上海电影集团“海上影业”公司总经理黄霁,作家、编剧、湖北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小说家双雪涛,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谢飞等,诗人、评论家欧阳江河担任节目策划顾问。
《鳄鱼》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小说家到戏剧家的转型之作。由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等演员演绎的同名话剧自2024年5月起全国巡演,使得作品热度进一步攀升。
多部女性题材小说入围,表现突出。70后作家张楚以其长篇小说《云落》绘制了一幅细腻的县城生活图景,写出一个普通县城女人的甜蜜与痛苦、希冀和渴望;三三的中篇悬疑小说《长河》以一起真实犯罪案件为蓝本,重新构建了女犯人的形象,在“蛇蝎美人”的背面,挖掘出一颗比外在形象更复杂、更丰满的心;孙频的中篇小说《白貘夜行》在“挣脱与归来”的母题下,描写了四名小城女性从少女到中年的经历与情感波澜,呈现出当代小城女性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反抗、勇气与决心。
多部入围推荐作品植根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拥有显著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性。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的中篇小说《姐妹花商店》在四十年跨度的时空坐标轴中,围绕核心事件“草场继承与流失”,讲述了两个家庭、两代人如何度过漫长岁月中的惊变与隐痛;彝族作家包倬的小说集《沉默》通过以大凉山为蓝本虚构“阿尼卡”这一空间,来展现其地其人的精神境况,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作家别鸣作为三峡移民后代,在他的短篇小说《双桨》中聚焦三峡人民的前尘与未来,呈现了江边人民惊心动魄的水上生活、充满烟火气与磅礴生机的生活日常。
知名作家高建群的长篇小说《中亚往事》以中亚细亚草原宏阔的地理背景、史诗性的语言、紧凑的叙事结构,呈现了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草原英雄大传;谢络绎的短篇小说《黑蟒》塑造了一个深爱传统戏曲剧种“汉剧”的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突然闪现的人性高光,叙事节奏明快,悬念突出;葛亮的中篇小说《浮图》借鉴蒙太奇的叙事手法,拼绘出一位香港退休教授的半生故事,语言满载粤音闽韵,情节深扣食俗情道,为香港、广东、福建三地的文化图景作出群像写照。
入围推荐作品中不乏题材新颖之作,令人眼前一亮,如吕晓宇的长篇小说《水下之人》融合侦探解谜、科幻元素、历史解读于一体,用一本在未来偶然发现的日记串联起两个时代,在虚构的历史维度上展现21世纪世界青年的境况;林戈声的短篇小说集《纷纷水火》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巨物恐惧症患者、通感少年等携带各种隐秘病症的奇特之人,用荒诞而幽默的笔触探索现代社会的隐秘病症,呈现一份当代都市的异谈集与谶言录。
张炜的长篇小说《去老万玉家》以风云激荡的十九世纪末为背景,讲述世家公子舒菀屏深入女匪首老万玉家的惊险奇遇,生动展现了一段少年成长史,描绘出一幅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图景;肖勤的中篇小说《海边的向日葵》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的悬疑推理故事,围绕两个中心人物、三个命案展开,用爱维系命案、网暴、疾病、爱情、原生家庭等现实命题。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