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周末,“天井里”的主题故事还在张园继续上演。此次,张园延续“天井”概念,以书籍作为内容主题,结合张园的建筑元素、街区空间以及植物等,打造出又一里弄生活的经典艺术场景,即“天井里的书香”。通过此主题,张园既致敬了百年历史生活中的文化追求,也再次表达了其在海派文化探索上的坚定信心。
“天井里的书香”,是继张园“天井画廊”主题活动“夏日”之后的第二场“天井”主题文化活动。此前,“天井画廊”的夏日主题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在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上,清凉冰爽的夏日街道场景吸引了人们争相参观合影,为这个夏天留下了精彩的“天井”记忆。
从夏日“清凉避暑”,到初秋阅读海派故事,张园“天井里的故事”一直备受期待。一手人间烟火,一手书香理想,在融合重塑城市经典生活场景的同时,张园以自身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打造了一个感受海派文化魅力的超级目的地。
天井里的“书香”,人间烟火里的海派文化
说起上海的石库门生活场景,最典型的莫过于天井了。
天井,作为连接室内与外界空间的桥梁,承载着石库门建筑里的主要生活内容。家庭生活的点滴与四季更迭的风景均在此发生。从某种角度上,天井是上海里弄生活最好的舞台,而海派文化,是这个舞台上最重要的主题。
正是源于对天井背后海派文化的深刻解读,张园推出了“天井里的故事”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一面对谈季节里的生活艺术,一面也对生活背后的文化演变给予洞察。
作为“海上第一名园”,张园有着上海现存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也是近现代历史上的海派文化生活地标。张园运营初期,曾是沪上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当时思想家、艺术家们思潮碰撞的理想之地。在进入石库门居住时期之后,更是出现了无数文人名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在张园生活的人们,都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书页轻翻,文化传承。“天井里的书香”犹如在忙碌与浮躁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的一片净土,充分调动多重感官,呈现百年石库门内海派文化的丰富体验。多样的书籍形象成为主视觉元素,结合张园历史上文人墨客的诗作、海派建筑元素和艺术插画等丰富的文化素材,整体打造了“书香”的独特氛围,让人在进入空间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海派文化气息。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这里,“书香”从文字变为可感知的实景。通常书香指的是芸香植物。芸香具有香气,可驱虫、通经祛风。古人认为,放置适量的芸香草在书籍周围,可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夹有这种芸香草的书,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通过芸香草与其他芳香植物的种植,从嗅觉感知入手,使一个可见可感的“书香”世界触手可及。
当代“城市会客厅”,展现“书香”文化魅力
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天井里的“书香”伴随游客穿越1897年的张园,一场关于女子教育的“裙钗大会”,吸引了超过112位中外妇女汇聚于此。会上,参与者们开创性地提出了女子读书受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了如何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实施内容。以上海张园裙钗大会为标志,女性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关注,进而推动了中国女性的教育和权利进步,而上海也成为了这一先锋思潮的引领者。
开放进取、兼收并蓄。正是秉持着海派文化的发展原则,张园成为了晚清上海的“城市会客厅”,文化与历史于此相映成趣,各路名人引领先锋思潮。而今,跨越百年,焕新归来的张园仍旧坚持着融汇思想和交流艺术的初心,也将持续践行传承文化、延续文脉的使命担当。
作为新时代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发展的最佳实践地,张园以其系统性的城市更新视角,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与保护,通过引入高端商业、传承海派文化、打造公共空间多重功能等,实现城市生活的再造与活化,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新空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实践典范。
从阅读建筑到对话艺术,从传承历史和弘扬文化,到寻求可持续的商业发展,张园始终在探索有益的实施路径和经验。目前,率先亮相的张园西区,正以“首店”、“首秀”、“首发”效应,通过引入体验式与引领潮流的时尚消费模式,深化海派文化主题,赋予张园全新的商业功能和业态。未来,在文商旅多种业态融合下,百年张园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形象,将进一步向全世界呈现出精彩的魅力。
原标题:封神IP电影的叙事探索与审美表现
近年来,伴随中国电影工业水平进阶式发展,古代神话题材逐渐显现出兼具文化表达力与技术表现力的类型优势。
明代长篇虚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因其瑰丽磅礴的世界观、传奇性和奇幻感,成为电影创作的资源库与创意源。从《封神传奇》(2016),到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姜子牙》(2020),再到乌尔善封神三部曲开篇《封神第一部》(2023),一众封神题材电影陆续上映,显著积聚了封神IP的商业潜力。尽管不同影片制作水准存在差距,观众口碑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封神IP电影在叙事与审美上的探索,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实践,增进了中国古代神话在当下媒介视听环境中的文化魅力与感染力。
叙事策略:角色再塑、故事延展与价值重释
当前一系列封神IP电影都是基于《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和角色为蓝本,通过影视化改编进行衍生创作,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故事脉络和人物关系。其中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对角色的再塑、对副线故事的延展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当下性重释。
对经典角色的再塑是封神故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动力源。譬如,杨戬(二郎神)并非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原创角色,二郎神信仰形成于唐代,且早在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夷坚志》《西游记杂剧》中便不乏对这一角色的描摹,彼时的二郎神被刻画为戎装披金甲的伟丈夫者。在当下的封神IP电影中,杨戬大多被重新塑造为潇洒俊逸、热血正义、机巧神通的新形象。如此改变无疑更贴近大众普遍审美与文化想象,从而增进观众对叙事情节的理解与接受。
又如,《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妲己角色。在外在形象上,俄蒙混血演员娜然充分演绎了国民传统记忆中祸国妖妃身上的妖、魅、灵、异,然而又在角色背景设定与叙事功能中有意去除或遮蔽了其祸国的一面。对妲己一角的再塑策略是矛盾化、喻体化的处理,通过其内心人性与妖性的挣扎,揭示叙事表层之下隐匿的意义。
对封神榜副线故事的延展是搭建封神故事世界的基石与根脉。原著《封神演义》除了围绕封神榜分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以此稳固天庭秩序、维护天地三界和平的主线故事以外,还有许多副线故事,囊括了众多角色和情节。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两部电影分别讲述了:哪吒如何突破魔丸命运与成见,以及姜子牙被贬人间,又何以成为真正的神。这些在角色个体命运向度上的副线故事极大丰富了封神演义主线情节的叙事背景,成为重要的细节补充。通过副线故事的延展,观众也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角色的动机与变化,感知其中的成长性与弧光。如此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叙事层次与内涵,还丰富了故事的情感与价值表现力。同时,充分延展副线故事也为商业电影的续集创作、系列化以及跨媒体开发注入了生命力。
对传统故事文化价值的当下重释是封神IP电影创作与传播的关键路径,能促进传统文化历史性表达和跨文化交流。传统封神故事以九州大地为背景,铺展开来一个宏大壮丽的神话世界,融入了战争、谋略、情感等叙事要素。值得探讨的是,关于势力割据、权力分封的故事总是容易出彩,但似乎已不再契合当今观众的旨趣和偏好。导演乌尔善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个核心,是对家庭与伦理的重视。因此,他在电影封神三部曲中着墨塑造了姬昌、姬发和伯邑考的西伯侯家庭以及殷寿、殷郊的殷商家庭,以此弱化了传统阵营、势力之间的划分方式,并经由姬发的质子身份及角色成长代入对父子关系的讨论。电影借此传递出具有人本意识的价值观念为大同谋者为天下共主,而非暴力与权力的掌有者,从而使经典故事在当下主流电影市场收获了普遍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共识。
封神IP电影审美表现中的精气神
通过对神话元素、历史背景和文化符号的重新演绎,以及对传统价值的重新审视,封神IP电影既焕发了中华文化魅力,又与观众的审美旨趣相契合,彰显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审美表现上的精气神。
精,以物质实感通达虚迹奇境,即通过电影工业化的精细制作和科技表现,创造出拟真且极具视听实感的虚幻封神世界。2016年上映的《封神传奇》呈现了当时华语电影特效的较高水准,该片后期特效由中、美、韩顶级特效公司合力打造,突出呈现了恢宏建筑和神秘自然环境的玄幻感。电影运用顶尖特效技术打造神话世界,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奇境;再通过大型建筑、华美宫殿、神秘自然环境等,营造出视听上的复杂感、交错感与神秘感;最后,角色形象和服饰设计方面的考究,使人物在虚幻世界中生动且自然。
气,以古典东方美学彰显中华文化气韵。封神故事以商周时期为背景,在视听表现上融合了青铜文化和山水之美,在精神表达上以架空神话建构史诗感、内化儒释道文化,这种对中华气韵的表现是一种基于东方美学民族想象的融合。朝歌城的粗犷厚重之美如是,青铜器与华服的精巧之美亦如是;建造鹿台的梁木、基石的拙朴感如是,寻迹仙境的光晕、空灵的玄幻感亦如是。
神,以人本精神沟通古典神话与主流价值。文学作品中的封神故事交织了人类、神魔、精怪、道仙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想象力可谓至今无出其右。因此,封神IP的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在古典神话基础上注入主流文化价值,是沟通传统与现代、链接神话与现实的有效方式。这种新建关系使电影更具人本精神与时代性,能够通过作品与观众共同探索人性、社会和精神层面的意义,赋予传统神话故事新的活力。《哪吒之魔童降世》是迄今为止封神IP电影票房与口碑最好的作品,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而非真人电影,恰是以神取胜的典范。电影正是凭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表达,赋予了传统神话故事新的活力和现代观念,使其在当代文化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总而言之,以封神IP电影为例,中华神话题材影视创作的探索与发展,昭示着在新时代文化传播的诸多方案中,正逐渐形成新的类型故事与表达范式。(作者:刘学华,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助理研究员。本文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视听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项目编号22ZDA083阶段性成果)
8月26日,日剧《沉睡于海的钻石》(海に眠るダイヤモンド)官宣国村隼、泽村一树、中嶋朋子、山本未来、さだまさし(本名:佐田雅志)加盟共演。
从创作到产业,作为中国电影的一支主力军,上影始终自觉肩负文化使命,努力为建设电影强国添砖加瓦。
8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在红毯仪式上,众多电影人亮相。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李少红、本届长春电影节形象大使王俊凯、演员唐国强、刘佩...
据外媒报道,2023年凭借在影片《萨特本》中的演绎而扬名的巴里·基奥恩,日前官宣将加盟由基里安·墨菲主演、制片的电影版《浴血黑帮》,出演角色尚未曝...
据悉,安德鲁·斯科特将和格雷塔·李(《过往人生》)一同主演匈牙利导演莉莉·霍瓦特(《白色上帝》)的首部英文长片《我的火星日记》(My Notes on Mars),暂定...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诚聘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CTV6广告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