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黄浦区给出都市劳动教育新解读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讲到劳动教育,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农田种植、果园采摘、卫生打扫……然而,对于中心城区的孩子来说,受到场地限制,农田、果园、工厂都是“稀缺资源”。如何利用身边场地,结合真实情境,带领学生走入真实生活,培养劳动精神,学会生活,懂得付出?今天下午,黄浦区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工作推进会暨上海市“劳模工匠进校园”试点区成果展示在上海市格致中学举行,给出对“都市劳动教育”的全新解读。
图说:多所学校分享劳动教育探索经验
半天时间内,通过攀岩获得200至300元不等的“启动资金”,购买“老字号”食品,为其重新设计宣传海报和商品包装……前不久,在黄浦区总工会,黄浦区教育局和新世界集团的支持下,“格致杯”第一届学生城市定向挑战赛在南京路步行街上举行,来自四个学校的五支队伍通过团队合作,角逐“财务之星”“设计之星”“包装能手”“攀岩能手”“最佳合伙人”等各个奖项。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傅子瑜也为同学们带来了“识别真假钞”精彩一课。在分工与协作中,同学们感受职业特点,聆听劳模故事,感受劳动者情怀。
在黄浦区劳技中心老师指导下,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通过优劣势分析、查阅国家规范、计算机建模等方式,为校园周边的公交车站设计了更新方案。有同学利用地理课上学习到的“海绵城市”理念,计划将最新的绿色技术运用到场地改造中去,采用透水砖,用于雨水收集。同学们还带来了他们的浪漫想象:车站上有两棵大树,不如架一个秋千,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可以荡会儿秋千,发发呆,抬头看看天,缓解一天疲惫。
在上海潜艇博物馆,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的同学们走进了“长城191潜艇”的身躯,深入了解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的故事。听完讲解之后,同学们感叹,可能很多人不一定了解这些,参观时只是走马观花。于是,中山学校的同学们成立了公益讲解志愿服务队。起初,老师们担心,潜艇内部空间逼仄,同学们会不适应,但他们的回答令人欣慰——“刚开始肯定有不适,但时间长了,你就会感同身受,那些官兵连着几十天、几月几年待在里面,我们就待一两个小时,这样想想,这些苦和累就不算什么了!”也有同学感叹,讲解的过程如同打开一本“百宝全书”,帮助他知晓什么叫空气再生法制氧、二氧化碳分离,更领悟了什么叫工匠精神。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希望,黄浦区继续从劳动教育与现代生活、都市生活的结合入手,关注创新创造、回归生活世界、反映现代劳动,弘扬劳动精神,打造更多优质课程和特色实践活动,构建彰显时代新声和区域特色的都市劳动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
活动现场,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丁巍与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园发布“黄浦区都市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版图”,为全区青少年参与劳动实践,学校开展都市劳动教育提供舞台。
图说:黄浦区都市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版图?
黄浦区委副书记李忠兴为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授牌,建立“中华商业第一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助力黄浦弘扬传承“劳动创造幸福 实干成就伟业”的时代新风。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黄浦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陈亮和黄浦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董磊为黄浦区“劳模工匠进校园”讲师团的首批劳模讲师颁发聘书。今后,将有更多劳模走进校园,用劳模故事激励人,用工匠精神塑造人。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详细了解(wepoker德扑)这款有外挂吗!WPK是不是存在辅助挂的行为呢(哔哩哔哩):http://www.gangyiku.com/news/233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