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强化交叉融合育人对标产业需求
今年高校这些新专业招生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层出不穷,需要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为此,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
为向我国数字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新增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3个专业。其中,数字经济属于经济学类,金融科技属于金融学类,供应链管理属于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并分别由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负责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本刊了解到,以上3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在传统经济学、金融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等基础知识上,还都与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科和领域有融合交叉,为的就是能够培养出适应数智时代,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另据了解,对于计划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该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孟毅芳表示,由于新增专业没有往年录取数据做参考,因此,考生可以根据新增专业所在专业组往年的提档线和相近专业往年录取分数和排名进行参考。
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扩容提质
能源是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集中融汇点的高等院校。今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阶段新增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是学校基于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秉承新能源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而设立的。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魏中华告诉本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研究开发新能源转化、利用的关键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造的专业,是工学门类材料类中最年轻的专业之一。
魏中华进一步介绍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内涵就在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一体化。与传统的材料(如合金材料)不同,新能源材料不是简单的材料,而是有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像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