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新能源车企”比作开饭馆的老板,哪吒和蔚来绝对是“活得最不一样的两位”。
哪吒像是那种拼命压低价格、菜单上啥都便宜的小馆子:
曾靠性价比冲上过销量榜首,但如今却突然关门、欠债、申请破产。
而蔚来呢?明明年年亏损,菜价也贵得离谱,偏偏还活得有声有色。
说白了,一个亏了一百多亿就“不行了”;
另一个亏了一千亿还在搞技术、建换电站、出新车——这真的很离谱。
明明都是造车新势力,怎么结局能差这么远呢?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背后的原因!
谈到这个问题,大家往往会异口同声地说:
“还不是因为蔚来会搞钱,哪吒搞不到钱,所以才走到了这一步。”
不否定这个观点,但问题是——为什么蔚来能搞到钱,哪吒搞不到呢?
有人会觉得,是因为蔚来的品牌更高端,还有换电壁垒,大家所以愿意投资;
而哪吒这边就不一样了。
车价很低,销量额也一般,还没什么护城河和知名度,资本肯定就不爱了!
还有人会认为:
蔚来是老牌新势力,起步早、影响大——
从2018年开始就自带光环,早期就被拿来和特斯拉对比,影响力不在一个量级。
这些观点都对,但距离核心还很远。
在我看来,哪吒之所以搞不到钱,包括2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创始人背景完全不同,这直接决定了后者的发展。
先说李斌,这可是从互联网时代一路打拼上来的人。
当年干易车网,就已经在创业圈混出过名堂,还成功把公司送上了纽交所。
可以说,自己是烧过钱、也融到过钱的人。
后来创办蔚来,连启动资金都是自己掏的,1.5亿美元一拍桌子就砸了进去。
这种水平的人物,不仅懂技术,还熟资本;不光能讲故事,更知道怎么“对症下药”拿钱…
你要是投资人,听他聊几句,可能都不需要BP就想投了。
但哪吒就不同了。
方运舟和张勇,两个人基本都是“车厂里搞技术出身”。
一个在奇瑞、清华体系混了十几年,主攻电动车研发;一个是北汽出身,之前也没创过业。
虽然看着履历不错,但投资人并不这么想。
因为在创投圈里,大家宁愿给“创业失败过的人”投资,也不愿给“没有创业经验的人”投资。
这听上去可能有点残酷,但现实就是这样。
因为你没创过业,没从“0-1的成功”或者“失败经验”,有钱的资本根本不敢陪你玩。
特别是到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就更不敢了——因为你之前没经验,对你也没信心。
另一方面,则是哪吒始终没能实现上市;
而蔚来实现了纽交所+、港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三地上市——这直接拉开了两者的现金差距。
别小看这一步。
譬如蔚来早在2018年,就登陆了纽交所,一上来就拿到了10亿美元的IPO融资;
随后几年更是连续增发:2020年三轮美股增发融资46亿美元,2022年又拿了20亿美元。
光这三笔钱,就差不多筹了600多亿人民币——直接把“续命”的时间线拉满了。
你说它年年亏没错,但也年年有人送钱,所以它就能一直活着、一直烧着。
而哪吒这边呢?
连科创板、创业板都没上去,2024年试图借母公司合众思壮闯港股,结果还是失败了。
而上市失败,就等于彻底断了最关键的“输血管道”,关键创始人还融不到钱,自然就很难了。
说白了,你可以没有利润,但你不能没有现金流。
而哪吒,正是卡在了这一步——
销量下滑,资本断供,供应商催款,法院轮番敲门,最终一步步把自己逼进了破产流程,再也无法翻身。
总的来看就是:
新能源的这场游戏,并不只是“谁造得好”,而是“谁更像个资本玩家”。
一个亏了一千亿还能活蹦乱跳;一个亏了一百多亿就提前出局——
你以为输赢靠的是车,结果却是背景、认知、融资能力的比拼。
残酷吗?残酷!
但这恰恰才是这个赛道最真实的样子。
说白了,有时候,能不能活下来,不看产品怎么样,而看你“像不像一个能融资的公司”。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就是现实!
上一篇:NBA官网显示太阳已裁掉比尔
下一篇:电影《三滴血》定档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