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感知越来越酷的中国(国际论道)
近来,拉布布——一个长着尖牙、兔子耳朵、丑萌丑萌的毛绒玩具,走红全球。外媒评论,通过符合共同价值观与审美的高品质文化产品,中国文化的“柔性力量”正获得海外消费者的喜爱。
从说走就走的“中国游”到琳琅满目的“中国购”,从深度求索的人工智能,到中国潮玩、影视剧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走近中国、了解中国,冲破了“认知茧房”,收获了情感共鸣。在外媒报道中,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最近几个月,它被美国歌星蕾哈娜和英国退役球星贝克汉姆等名人随身携带;英国甚至有消费者在抢购时发生打斗;在洛杉矶,有人通宵排队。一些狂热粉丝甚至专门安排了中国之行,希望能够买到它。这是《纽约时报》报道的拉布布。该报道认真探讨:这个小精灵能让中国变酷吗?
不到十年前,《外交政策》杂志曾发表过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如此……不酷?》的文章。如今,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学人》已经开始探讨《中国如何变得很酷》。
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酷。正如《纽约时报》报道指出的,玩偶拉布布已成为布鲁克林艺术圈与洛杉矶潮人间的“新文化符号”,不少设计师视之为“东方视觉怪诞主义”的代表。而在英国伦敦,Molly则成为当代艺术与时尚界跨界合作的新宠。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文章指出,拉布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正从原来的“世界工厂”向新兴的“全球创意中心”进行深度转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日益成为其影响力和出口增长的引擎。
文章进一步指出,拉布布的成功是更宏大趋势的缩影。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日益增长。抖音、小红书这类平台正吸引西方用户,展示中国消费文化,重塑全球娱乐和社交方式。中国动画剧集和电影越发受欢迎,时尚和设计持续影响全球潮流。
外媒开始频繁报道近来获得全球关注的中国产品,包括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的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由比亚迪和其他品牌推出的价格实惠、制作精良的电动汽车,被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海外科技公司采用的中国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国外旅游博主也开始不断发布视频,滔滔不绝讲述上海天际线和成都大熊猫等。
此外,巴西《论坛》杂志网站注意到,在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来自中国的微短剧越来越受欢迎,扩大了中国数字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中餐也引发了新的关注。新加坡《海峡时报》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