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已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确保标准一致性以及互联互通互操作成为企业突破市场壁垒的关键。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协议,不仅重塑了全球网络基础设施的底层逻辑,更已成为各国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与桥梁。打通这条数字化通道,或将成为中国企业在出海进程中实现全球市场战略跃迁的关键。
随着全球IPv4地址资源的枯竭,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规模化部署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截至2025年4月,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数据显示,亚太地区IPv6用户普及率已稳定突破50%,标志着该区域在历经25年技术演进后迈入新阶段。全球范围内,IPv6综合部署率已接近40%,较五年前实现300%的爆发式增长,并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这一进程不仅重构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底层逻辑,更成为企业全球化竞争中的关键战略要素。
从区域分布看,中国与印度凭借庞大用户基数、强力政策驱动及资本投入,稳居IPv6部署第一梯队。当前,我国基于《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等政策支持,IPv6 部署率达45.16%,以8.105 亿用户数量位列全球第一;印度覆盖超6亿用户。因早期IPv4资源匮乏,倒逼通过“跳跃式”发展抢占先机,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兴场景奠定基础。在亚太经济共同体的协同发展下,除中国、印度外的其他经济体同样表现亮眼。越南、泰国依托政策扶持,部署率突破50%;韩国、日本更是凭借成熟的5G网络与物联网生态,推动IPv6在移动端流量占比超60%。
同时,欧美地区基于起步较早的优势,引领全球IPv6部署发展。截至目前,美国以超50%的IPv6部署率积极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欧盟国家则在数据主权框架下构建IPv6技术体系,强化本土网络韧性,以法国、德国为首,将平均部署率推高至50%以上。
虽然全球互联网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双栈模式,但随着 5G 和 6G 系统在更多经济体的推广,移动领域的 IPv6 能力增长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强劲势头。更关键的是,IPv6协议的原生加密特性(如IPSec支持)恰好契合了欧盟《网络韧性法案》(CRA)、美国NIST网络安全框架等法规要求,对于志在出海的中国企业而言,这已不是简单的技术选择题,而是关乎市场准入的生死线。
政策风向:新兴市场推行强制IPv6准入
当前,全球新兴市场正通过政策框架与标准体系建设加速构建IPv6技术生态。不少国家正通过立法手段将IPv6纳入市场准入体系,IPv6从“推荐标准”升级为“强制认证”,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技术准入制度。这种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举措,为中国企业创造了独特的出海机遇。其内在逻辑源于技术标准重构、产业生态重塑与全球价值链再定位的深层互动。
聚焦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通信行业监管体系持续推进IPv6技术标准化进程。早在2019年7月,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颁布《MCMC MTSFB TC T013:2019》技术标准,规定自2020年7月10日起,境内销售的终端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及网络安全设备须强制通过IPv6认证,该标准成为马来西亚数字转型战略的关键技术基准。根据最新监管要求,马来西亚标准与工业研究院(SIRIM QAS International)明确宣布,非Wi-Fi类IPv6产品(包括蜂窝网络设备、光纤传输设备等)须经指定实验室完成检测,方可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值得注意的是,现行临时认证机制将于2025年7月10日正式废止,此后企业须提交完整的符合性测试报告及技术文档以申请正式认证资质。此项政策对亚太地区通信产业链形成显著影响,尤其要求中国出海企业提前规划认证周期并完善技术验证体系,加速构建覆盖协议开发、设备兼容性测试及认证管理的全流程能力。
无独有偶,巴西作为南美洲第一大经济体,其国家电信局(ANATEL)于2023年1月9日就“电信产品IPv6协议合规性评估技术要求”启动公众咨询程序。经法定审议流程后,于2023年7月6日正式颁布第7971号决议(法律发布日期为2023年6月22日),批准电信产品IPv6协议合规性评估技术规范。依据法案规定,相关技术要求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将于2024年1月8日全面进入强制实施阶段,这意味着IPv6认证正式成为进入巴西市场的必备条件。值得关注的是,为加速IPv6技术普及,ANATEL也同时宣布将采取系统性推广措施,包括编制IPv6技术白皮书、举办IPv6主题推广活动以及建立国家级IPv6部署监测指标体系。
除此以外,其他全球新兴市场也正通过政策、倡议、推广活动等手段推动IPv6转型发展,技术要求或将进一步提升。以阿拉伯地区为例,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AICTO)成立IPv6阿拉伯强化理事会,通过战略合作机制推动区域IPv6普及率提升;东南亚市场中,越南信息通信部发布第377/QD-BTTTT号文件《关于批准2024年越南IPv6过渡及政府部门IPv6应用计划的决议》,加速越南政府及公共部门向IPv6协议的全面过渡,设定2026年实现IPv6-only的目标路径;非洲市场方面,肯尼亚政府专设国家IPv6委员会,系统推进家庭终端、企业设备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IPv6迁移工程。这些区域性准入的建立,既对中国出海企业提出协议栈改造、本地化认证适配等挑战,同时也创造了参与新兴市场数字基建升级的战略窗口。
IPv6 Ready认证爆发:构建联网设备全球通行证
作为衡量网络设备IPv6支持度的核心指标,IPv6 Ready Logo认证体系由全球IPv6论坛主导构建,通过严格的一致性测试与互通性验证,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技术准绳。该认证不仅被纳入欧盟、东盟等区域市场准入规范,更获得美日韩等35国监管机构采信,形成覆盖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30余类产品的全球通行认证标识。
据全球IPv6论坛(IPv6 Forum)与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CFIEC)发布的《2024全球IPv6支持度白皮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IPv6 Ready认证规模正加速增长。2024年全球新增认证设备1297款,同比增幅达124%,创历史增速峰值。截至2024年11月,Phase-2全球认证总数突破3500项,认证设备总量逾8100款,较三年前实现规模翻番。从地域分布看,中国以1597项认证、2971款设备领跑全球,美国、日本分列第二、三位,分别获得IPv6 Ready Logo 1100个和470个,凸显产业链高阶竞争力;韩国、印度、新西兰、德国、法国、巴西等其他国家也在同步加速IPv6 Ready认证,共有近400个获得认证的设备。
对于出海企业而言,获取IPv6 Ready认证的战略价值已超越基础一致性需求,更是市场突破的基石与助力。在马来西亚、巴西等新兴市场将IPv6认证列为联网设备强制门槛、欧盟将其绑定5G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IPv6 Ready认证可同步解锁多国市场准入资格,显著降低政策摩擦成本。认证标志更成为国际采购中的“信用标识”,尤其在运营商集采、政府数字化项目招标中,认证设备可获得更大的溢价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家庭联网设备、工业联网终端等新兴品类认证占比还不足15%,提前布局的企业不仅能规避后期协议栈改造带来的供应链风险,更有望在蓝海市场形成先发优势。
在全球化纵深推进IPv6的背景下,IPv6认证正成为护航中国企业出海的“全球通行证”,助力中国制造出海。据了解,截至目前,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全球IPv6测试中心作为多国认可的IPv6测试认证认可实验室,已经对送测的来自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中兴、鼎桥等全球40多个厂家的近千款设备进行了严格测试并出具了第三方测试报告,设备涵盖了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14个类别。对此,全球IPv6测试中心主任刘东表示:“当前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IPv6设备渗透率持续攀升,国际社会对IPv6的政策准入要求日趋严格,中国出海企业亟需加快IPv6技术布局以应对国际化挑战。全球IPv6测试中心秉承严谨公正准确原则,协同相关企业做好IPv6第三方评测工作,确保全面满足协议一致性和互联互通互操作等要求,助力中国产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