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
——2024新教育学术会议总结
作者|许新海
来源|新教育研究院
人工智能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助推未来学校建设,走向未来学习中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教育场景中,学校也将不再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孤岛”,而是依靠教师引导、学生自组织管理的运作模式,形成一个由网络和实体形式同时存在的、彼此连接的教育单位组成的“未来学习中心”。
站在AI重塑世界的时代节点,让我们一起热情拥抱人工智能,正向赋能教育创新,赋能新教育十大行动深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共同创造一个更加个性化、高效与公平的未来教育新生态,帮助更多的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许新海
朱永新: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
AI如何改变未来?——央视巨献纪录片《智能时代》:六集深度解析
相聚不易,时光匆匆。一天半的时间转眼即过,2024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即将拉下帷幕。
两天前,我们从海内外来到了新教育实验的发源地,齐聚姑苏古城,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主题,25位国内外专家奉献了前沿思考,12位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校长、老师分享了行动故事,碰撞思维,激荡思想,拓展了认知,展望了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的美好愿景。
我们深感,当今世界,工业4.0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引发新一轮教育变革,引领教育进入全新的智能化时代。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现实命题。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促进新教育实验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深知,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是新的历史背景下,新教育建设数码社区行动探索的新课题。早在20多年前,新教育就把建设数码社区作为重要行动之一,创办了教育在线网站,通过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和交流。20多年来,先后创建了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推出了“新华云”数智平台。
我们看到,近年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支持或提升教育教学的做法正呈指数型快速增长,从在线课堂等远程教育方式的快速普及,到沉浸式体验由云技术与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协同塑造的“元校园”,再到可以自动生成语言、妙笔生花的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的爆火与风靡,这一系列典型发展事件都揭示出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整个教育行业。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全面部署探索与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开始大力推广AI学伴和AI导学应用,通过智能推送+人工辅助的方式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新型“学校”,推进学生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教师队伍人工智能培训,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和“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基地,构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研发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大模型,研究人工智能教育通用评价标准,搭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测试场,推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合规准入。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催生新的知识生产和传递方式,改善结构化的授导方式,带来规模化教育的个性化可能,推动传统“师—生”二元结构向“师—生—机”三元结构转变,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和教育治理模式创新。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助推未来学校建设,走向未来学习中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教育场景中,学校也将不再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孤岛”,而是依靠教师引导、学生自组织管理的运作模式,形成一个由网络和实体形式同时存在的、彼此连接的教育单位组成的“未来学习中心”。这种未来学习中心与传统的学校比较,将产生结构性、制度性的变化。学生、教师、家长在内的所有有学习需要的个体都会成为学习者,而所有学习者以及智能机器人都可以担任教师,学生、教师、家长都可以成为教育管理者并且会成为学习伙伴。学校的课程内容将变得丰富庞杂。混龄学习、泛在学习、游戏学习等成为主流,学习者还要学会使用新型智能技术,不断提升自我管理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突破自我、创造新知识。
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在推动教育创新的进程中,可能引发教师主体性削弱、职业称谓泛化、知识权威式微、教学经验弱化、道德形象矮化和师生情感交流减少等危机,可能产生数据伦理问题与算法偏见风险,导致技术依赖,造成智能歧视弊端,带来新的教育与社会不公平问题。
我们建议,当前,我们必须勇于把握技术变革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应对好技术变革所带来的风险挑战。要科学界定智能化时代教育发展的使命。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要在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前提下,研究提出智能化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要明确数字伦理标准,增强应用服务透明度。要前瞻AI时代给未来人才需求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把人工智能作为教育变革发展的新的内在变量,重新考虑教育功能,创造丰富的AI应用场景,设计可行的培养和选择模式。
我们倡导,站在AI重塑世界的时代节点,让我们一起热情拥抱人工智能,正向赋能教育创新,赋能新教育十大行动深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共同创造一个更加个性化、高效与公平的未来教育新生态,帮助更多的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六种稀缺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
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何去何从?——AI时代的教师教育:挑战与创新
AI时代,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联合国发布“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任正非:社会一旦封闭,必然导致落后——世界走向人工智能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惊爆AI工具|100个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微信小程序,让教学轻松又高效!
聆听窗外声音,构建数码社区——关于举办“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2024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的通知
凯文·凯利:人工智能将创造一个新的全球文化
......
2024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回看通道
视频版权归属演讲专家本人,平台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演讲专家本人申请使用权。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