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刚出席论坛时指出,在当前环境下,要把握好证券公司新定位,扮好新角色,真正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合作伙伴。
一是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包容性、适应性。证券公司要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真正在新发展阶段发挥证券公司功能性,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引领服务实体经济。与此同时,要服务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先要深刻洞悉其发展规律和痛点难点,躬身入局、返诸求己,通过证券公司内部架构、功能、业务、风控、质控,乃至考核机制的自我调整、自我适应,即强化券商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构建高度契合中小企业发展的高质量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坚定贯彻长期主义战略,持续提升战略定力。李刚指出,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非线性成长的过程。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也存在期限错配的客观现象,即投入与产出的非线性关系,前期投入大、风险大,但回报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只要做大数量、拉长期限,获得回报,甚至较大回报又是确定的。即自觉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克服急功近利心态,抵制短期行为诱惑,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在把握大势中赢得未来。
三是坚定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协同作战能力。为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开源证券构建“投研+投资+投行”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一体推进,强强协同。在投研上,开源证券深刻认识到研究之于中小企业服务的价值。2022年,正式成立北交所研究中心,坚定践行长期主义,紧密围绕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专精特新”与创新型中小企业,覆盖140余家北交所上市公司、200余家新三板企业及众多一级市场新行业新项目。累计发布深度报告、产业策略等研究成果超2000篇,组织路演超过3000场,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传递市场声音。
在投资上,开源证券充分发挥旗下另类子公司和私募股权子公司功能,通过直接投资和专项基金实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陪伴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为企业提供投后产业赋能、实现创业投资与投行团队投保联动战略的核心环节。此外,紧紧抓住陕西科技策源地,即“一院一所一校”,加强与西北有色研究院、光机所和西工大、西安交大等高校战略合作,成立专项基金。同时,借力全国一流中小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累计投资近30家GP,一方面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搭架了庞大的资本市场“朋友圈”,另一方面也为科创基金市场带来增量活水。
在投行方面,开源证券积极围绕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建设目标,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自立自强。开源证券基于长期的新三板、北交所一线服务实践,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群体,筛选、培育、陪伴“明日之星”,摒弃传统投行业务把企业规模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的筛选客户方法,坚持“从可通过性向可投性转变”,打造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型投行。
四是坚定拥抱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提升落地能力。在李刚看来,新三板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公开资本市场的“预科学校”,通过挂牌审核、持续督导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帮助中小企业提前梳理和解决股权结构、财务核算、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历史包袱”。这有效化解了企业在冲刺更高层次资本市场时可能遇到的“规范陷阱”。
“新三板与北交所之间层层递进、上下联动的格局已经初步构建。中小企业可以从区域性股权市场迈向新三板,进而寻求在北交所上市,形成清晰的成长路径。这种协同效应为中小企业构建了一条从规范培育到跨越发展的阳光大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执行落地,将资本市场活水引向万千中小企业。”李刚说。
李刚表示,开源证券将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整体擘画下,自觉将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服务科技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国家战略的切入点,激活并引导金融资源,以长期主义成为中小企业长期战略合伙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刘睿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