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接入智能体,打造AI看展新体验
创始人
2025-10-26 16:43:16

10月26日,记者从字节跳动获悉,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与该公司旗下AI智能体“豆包”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数字化看展体验区。

记者了解到,各博物馆的数字体验区将结合其原有知名展区打造。例如,洛阳博物馆数字体验区设在河洛文明展和珍宝馆,将集中展示曹魏白玉杯、唐三彩黑釉马等反映十三朝古都历史底蕴的珍贵文物。同时,山东博物馆将明朱檀墓珍藏展区作为数字体验区,观众能够在这里看到九旒冕、九缝皮弁等明代皇家珍品。

在7家博物馆的数字展区中,游客可随时通过豆包APP发起视频通话或对文物拍照进行提问,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实现即看即问、即问即答。

以山东博物馆“鲁王之宝 —— 明朱檀墓珍藏”展为例,若观众对明代皇家冠服制度感兴趣,可开启视频通话模式,将镜头对准展区的九缝皮弁,向智能体发出“介绍这个文物”的指令,该智能体将从九缝皮弁的造型工艺、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维度展开详细阐释,帮助观众理解文物信息。

据介绍,豆包视频通话能力此次围绕文物解说场景,在模型准确性、风格化讲解和主动讲解体验三方面进行了升级,通过模型定制训练,可对体验区的文物进行精准识别,并介绍相关知识。

除基础的文物信息介绍外,观众还可实现与智能体“连续交互讨论”。例如,参观河南博物院“妇好鸮尊”时,观众了解文物基本信息后,可进一步追问“妇好的军事功绩有哪些?”“鸮尊的制作工艺如何体现商代青铜技术?”“这件文物是如何考古发现的?”等细节问题。

同时,对于不同人群,也能体验到智能体带来的不同的讲解风格。面向儿童时,讲解会更注重生动性与趣味性,采用故事化表达降低理解门槛;服务文博爱好者时,讲解则会深化内容专业性,深入解读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此外,观众还能解锁个性化讲解风格,如向豆包提出“像朋友聊天一样讲解”“用幽默诙谐的风格讲解”等指令,定制专属讲解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鹿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产C919飞抵迪拜 将亮相迪... 据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提供的消息,中国南方航空一架C919飞机于当地时间14日凌晨1点15分顺利抵达阿联...
RUN动海棠·运动季即将开幕,... 记者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获悉,“RUN动海棠·运动季”将于11月15日在华润海棠湾RUN运动公园启幕...
港科大突破:AI实现类人复杂推... 这项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层互学科智能实验室的杨佳宇、范宇轩、赖松宁等研究员与英国剑桥大学、北京航...
内化AI能力成转型关键,百度想...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生成未来”、“应用来了”之后,AI行业迎来“效果涌现”。 2024年百度...
科技巨头「偷偷借钱」搞AI,次... 作者 | 王晗玉 编辑 | 张帆 近日,Meta发布公告,确认公司将于2028年前在美国投资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