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特朗普又变脸了,要求中国必须购买美国大豆,否则或终止部分对华贸易?
创始人
2025-10-15 19:15:03

10月1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对中国开火,矛头直指大豆贸易。他声称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给美国农民制造困难,甚至把这一行为上升为"经济敌对行为"。更放出狠话,考虑终止从中国进口食用油和其他产品作为报复。说美国自己能生产植物油,根本不用从中国买。

要理解这场闹剧,我们得先看看背后数据。中国去年购买了价值高达127亿美元的美国大豆,而同期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废弃食用油(主要用于生物燃料)价值约为12亿美元。数学再不好的人也能看出,这两个数字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特朗普似乎完全没搞懂中美之间食用油贸易的实际状况。他口中要终止进口的"食用油",并非美国人厨房里的食用油,而是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废弃食用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地沟油"。

202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废弃食用油还不到9万吨,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飙升到了136万吨以上。美国农业部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的废弃食用油达到127万吨,创下历史新高。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废弃食用油最大的买家,占中国总出口量的43%。

为什么美国如此需要中国的"地沟油"?答案在于美国的能源政策。近年来,美国生物燃料产业在政策刺激下快速发展,但本土的废弃油供应严重不足。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废弃油生产国,自然成为了美国最理想的供应源。

这种依赖关系如此之深,以至于如果特朗普真的执行他的威胁,停止从中国进口废弃食用油,美国的生物燃料产业将面临严重冲击。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供应源,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提供如此大规模的稳定供应。

特朗普的威胁不是孤立事件。就在上周,中国宣布收紧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后,特朗普立即威胁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然而仅仅两天后,他就改口说"无意伤害中国"。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暴露了他惯用的"大棒恐吓"策略——先用极端言论施压,再观察对方反应并适时调整。

这种策略在小商人之间的讨价还价中或许有效,但在大国博弈中往往适得其反。特朗普似乎没有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大豆贸易方面,中国确实需要进口大豆,但全球大豆供应商远不止美国一家。巴西、阿根廷等国都渴望填补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白。而美国农民却很难找到像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来消化他们的大豆库存。这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如此焦虑。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农民的抱怨声越来越大,他之前承诺的"解决办法"全落了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再次搬出终止贸易的威胁,试图逼迫中国让步。

这场大豆争端中的另一个关键事实:美国其实早已对中国生物燃料食用油征收了125%的关税。这一关税措施实施后,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转向欧洲、亚洲等其他市场,如韩国、印度等。这表明,无论特朗普的威胁是否执行,中美在部分领域的"脱钩"进程实际上早已开始。中国企业未雨绸缪,已经开始多元化自己的出口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这种市场自适应能力,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也是特朗普经常低估的一点。他习惯于把中国视为一个静态的对手,却忽略了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强大的适应能力和转型速度。

无论11月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中美之间的经贸博弈都将继续。但博弈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上,美国在经贸关系中占据相对优势地位,可以通过单边施压迫使对方让步。但今天,中国已经具备了更强的反制能力和市场韧性。特朗普式的"极限施压"策略,在一个相互依存且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关系中,效果将越来越有限。

特朗普威胁不买美国大豆就终止食用油贸易,本质上是一场缺乏战略思考的政治表演。他不仅低估了中国的反制能力,也高估了美国在这种不对称依赖关系中的优势。更讽刺的是,他威胁要终止的食用油贸易,实际上是美国更需要中国的领域。美国的生物燃料产业离不开中国的废弃食用油供应,而这种依赖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黄... 在阴山北脉与大青山东段的褶皱里,藏着一片被自然宠爱的秘境——辉腾锡勒黄花沟草原旅游区。这片方圆600...
原创 泰... 一个中国籍的导游,在国外对着自己的同胞们“耀武扬威”,直接威胁出国旅游的游客们: “不消费就让你...
2025年新粤商特训营收官 1... 中新网深圳10月15日电 (记者 郭军)2025年新粤商特训营14日在深圳圆满结束。来自全省各地市专...
细品!主帅坦言杨瀚森“还有很长... 北京时间10月15日,NBA季前赛迎来开拓者与勇士的二番战,最终开拓者以111比118不敌对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