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张超、徐振天报道:9月19日,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东省发布会广州专场)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集中发布了一批创新产品。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示推介区,于20日至21日期间面向市民免费开放,让公众零距离感受“AI+机器人”前沿应用的魅力。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广州已组建产业办和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专班,推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和生态培育一体化发展,截至今年8月,全市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超过39万户,同比增长15.3%,人工智能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
“针对传统产业服务中信息不对称、资源碎片化、匹配效率低等难题,我们汇聚了全国超6000万家企业与1700所高校科研数据,通过大模型算法实现科技成果精准匹配、产业链精准招商和产业情报深度分析。”广州大学副校长、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李进在现场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产研链”产业大模型,这也是国内首个面向产业服务的垂类大模型平台。
力之智能发布了多款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康复产品。“前额叶脑功能成像系统通过可穿戴传感器实时采集大脑活动,实现安全、精准的运动意图解码;脑控上肢与下肢康复机器人分别覆盖上肢全关节训练和仿生步态行走,实现‘意念—动作’闭环康复模式,助力患者高效恢复运动能力。”力之智能总经理陈彦说。
在智能交通场景应用方面,佳都科技面向轨道交通推出了多款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搭载了自研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与视觉大模型,可用于乘客引导、安检辅助、异常行为识别等。安全管理领域,次元突破发布“小安”安全服务大模型,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工贸园区的生产安全管理,能在生产、消防等场景实现自主巡查与分钟级处置。
如何让人工智能从少数人的“高精尖工具”逐步走向千行百业和普通用户?广州黄埔星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海发布了FenixAOS第四代企业级智能体开发平台,能帮助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即可快速搭建合同审核、生产调度、数据分析等智能助手,大幅降低智能化应用门槛。
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第一大区,天河区在展示活动中表现亮眼,共汇集11家企业、40项创新产品与服务,含8个具身智能机器人、22个智能装备、6个智能消费品、4个智能体应用,集中展示了佳都科技、钛动科技、网易有道、高擎机电等一批在智慧交通、商业智能、智慧教育和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企业的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