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贵阳8月30日讯(记者宋雅静)2025数博会期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李扬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就AI时代统计学的价值重塑、人才培养创新及数据应用等话题发表观点,指出统计学正借助AI实现内涵升级,同时人才培养需尽快以多维度变革,应对时代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李扬。中国经济网宋雅静/摄
谈及统计学的核心价值变化,李扬表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统计与计算机的深度融合。无论是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还是仿生机器人研发,均需依托统计对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刻画能力,将复杂的现实规律转化为可计算的模型。同时,传统统计学在处理异常值、实现稳健预测等方面的成熟范式,也能为AI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者呈现“双向赋能”态势。
在人才培养层面,李扬强调需从理念、内容、模式三方面推进变革。理念上,要平衡统计思维与AI现实需求、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关系;内容上,既要夯实抽样、经典模型等基础,也要融入AI前沿方法;模式上,人大统计学院构建了“五训”体系(课程、研究、会议、竞赛、实践训练),并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青骏杯”案例大赛等载体,引入保险理赔、肺癌诊疗等真实场景数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数据价值挖掘与复杂数据处理,李扬举例说明,在新视听全产业链评估中,经济统计的传统范式与大模型、数据科学方法融合,实现了精准的行业分类;人大大健康数据研究院则通过统计方法整合多模态、高维医疗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撑。他还提到,学校将开设“AI 赋能统计思维”全校公共课,推动跨学科融合。
当被问及哪些学科需要尽快与AI结合时,李扬表示,各行各业均需主动拥抱 AI,人大所有学科已积极探索AI赋能路径,未来需以工具创新与跨学科协作应对数据时代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