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旺
自2016年推出以来,企业微信已经走过9年历程。目前,它看起来发展势头良好——企业微信已经有超过1400万真实企业与组织使用,已经覆盖了极其广大的企业机构和用户群体。每天通过企业微信服务的微信用户也超过7.5亿。
9年,对于一款面向企业的产品来说,不算长也不算短:老牌Office(现Microsoft 365)推出于前互联网时代的1989年,至今是微软最长青且赚钱的业务。定位“企业个人知识库”的Notion与企业微信同龄,现在是硅谷最火热的办公软件,连带同名初创公司晋升独角兽。
虽然Office老树开花和Notion异军突起各有原因,两款年纪不同的产品,架构、定位千差万别,但共同点是有着极高的AI适配性:Office整合微软AI个人助理Copilot,Notion 工作空间内的人工智能助手Notion AI更是赢得用户如潮好评。难怪微软CEO纳德拉啧啧称奇,说个人电脑和Excel 后,“一种组织工作和工作流程的新方式”来了。
新方式是不是确如纳德拉所言暂时不得而知,AI 时代带来新的办公、业务和需求的变化是实打实的,也意味着新的使命和机会,9岁的企业微信也在尝试做出相应改变。
8月20日,企业微信5.0正式发布,带来大量AI相关更新,比如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表格等。这些功能都很“日常”,也不太“炫技”,分散见于企业微信各个应用场景里,但又绝不简单,“我们觉得AI的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听起来很厉害的层面上,”在发布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鸣说,“如何把AI技术投入到应用当中,为我们的企业办公和对外服务带来便利,这才是企业微信需要去做的。”
AI时代下的企业微信
如何不改变工作流程,又真实提效?
在企业微信推出的一揽子AI能力中,最容易注意到的是智能搜索。
搜索是高频需求,但绝对不容易做。微软在Windows上的搜索功能,至今被用户诟病。换到企业办公场景,被搜索拖累的企业效率,就可想而知。
企业微信团队也深有体会,对于搜索这个工作中极其高频的需求,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散落在各个场景中的非结构化信息,怎么一站式被索引,甚至能结构化输出?“比如说,我想找个文档,但写过很多版,和老板开会最终用的是哪个版本?”“上个月的产品销量、各大区的排名,这些数据在各种聊天、文档、会议记录里,一下子怎么找?”
好在,智能搜索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微信团队介绍,相较于传统搜索只能局限于关键词,新的智能搜索引擎能够更精准理解用户意图,支持自然语言进行提问式搜索。用户可以在大量聊天记录、文档、会议纪要及邮件中快速、准确定位到所需信息并总结出来,大幅提升信息检索效率。
简单来说,智能搜索是一个能“直接给答案”的工具。
对用户最直观的体验是,搜东西变得更快、更容易了,工作可以更高效流畅地推进下去。有人说,这种AI带来的救赎感,当遇到同事、老板急着要东西,却因一时没找着卡住而“破防”时,就显得尤为可贵。
甚至,智能搜索也会在意外间,成为企业增效的利器。如果将企业视作一台巨大的信息“处理器”,其对信息的吞吐效率就决定了工作效率。其中的难点在于,这些信息大部分是碎片化的、非结构化的,时间和空间充满不确定性,难以通过传统“处理”的方式提高效率,而智能搜索就能成为索引层与路由器。
比如零售企业比优特,就在试用智能搜索中发现了惊喜,在一线店长手机里沉淀了好几年的聊天记录,通过智能搜索得以迅速定位到各种经验总结、历史资源,能够很好利用起来,有助于业务进一步改善推进。
在企业业务上,员工一直有个痛点,面对冗长的会议、繁杂的群聊和篇幅过长的文档,员工往往望而却步,难以沉淀为有效的结论。而这次更新上线的智能总结功能,正是为此而来:它可一键提取核心要点、自动生成精炼摘要,将分散片段汇聚成清晰脉络视图。无论是工作汇报、项目复盘还是会议纪要整理,都能由此高效地掌握关键信息,显著节省阅读与整理时间。
当然,智能总结还能带来工作流程上的提效提速:第一,汇报更快了,管理者可以略过层层汇报,直接了解项目最新进展。第二,在AI的加持下,汇报更加客观,管理者也就能拿到更准确的信息来做决策。
这几年,聊天机器人大为流行,公司积累的各项制度、学习材料、案例、报销流程等,就可以活用起来。在企业微信中,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创建定制化的智能机器人。通过导入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产品知识、业务流程等资料,机器人可以7x24小时在线,随时解答员工的常见问题,就像平时和同事聊天一样,从而解放人力,为员工提供即时、便捷的内部支持。
智能搜索、智能总结和智能机器人这三个工具,只是企业微信AI能力的部分,细看这三个工具,都是那种不起眼、却直击痛点的业务利器。而这些工具的出现,改进办公流程、解决业务难题,让数据、流程像血液一样流转起来,也大幅提高了企业的效率,为企业业务运转提供生命力。
智能表格和企业邮箱:
“AI+办公+微信”的更多协同可能性
表格,一直是协同办公市场的热门领域,用得好玩出花,就堪称“神器”。
主要的协同办公软件公司,都把智能表格与AI结合视作效率突破口,其核心价值并不在于把AI塞进表格,而在于回应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实:大量企业的日常工作,仍消耗在重复性的数据处理上——分类、整理、提取,以及对数据记录的理解与归档。只有把这些环节自动化、结构化,协作效率才可能出现数量级提升。
在这一赛道,除了老牌的Excel,海外有Airtable,提供 AI 总结、数据库整理等,是典型的表格+ AI模式。Coda把文档、表格和自动化融合,Coda AI可直接基于表格/行内容生成与改写。
国内的其他协同办公软件,对智能表格也多有深入涉足。近一年,国内围绕AI+表格的竞争显著升温。不难发现,把可结构化的管理数据,加上自动化处理,以及AI 能力加持时,以一张表格形式存在的业务系统,中枢地位得以凸显。
企业微信智能表格产品负责人Mason解释,企业微信在智能表格这一方向上投入,并非跟进其他市场同行,而是通过用户真实场景反向牵引:企业微信团队发现,用户在业务推进中被繁琐的数据整理和协同处理所拖慢。因此,团队将AI能力用在最琐碎的地方,推出能自动分类、关键信息提取、图片理解等的智能表格功能,让表格从记录工具升级为半自动的运营中枢。
国内企业智能表格实践中,一个经典案例是电商零售行业的使用。以往的客服团队需要每天分析客户评论,发现产品和服务中的问题,如果逐条分析分类,这个工作量会很大,耗费时间且容易出错。但是,现在把评论导入到智能表格,返回的结果就会高度准确分类,一整天处理完的上千条评论,3分钟就可以搞定,难度下降、效率提升。
再比如制造业中,在传统模式下,工厂安全巡检仅用纸笔手动填写,整个流程模式复杂且容易出错。但依托智能表格的服务,可以在巡检时拍照上传,智能表格还能识别照片,判断现场员工是否有安全作业,巡检效率大幅提升。
最后,企业微信智能表格的独有优势,是“和微信连接”。
Mason的团队观察到,在未打通互通能力之前,许多企业已自发用智能表格管理客户:员工把客户姓名、微信沟通要点等手工录入到表格。既然企业微信天然连接微信,就应当把“加好友、拉群”这一前台动作,自动沉淀到智能表格的单行记录中,完成“自动建档、持续更新”。这种源自用户既有行为对产品形态的再定义,也是企业微信长期对用户需求洞察的结果。
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微信对“客户信息运营化”的观察。企业微信是微信的自然延伸,当它成为企业连接外部的工具时,就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一直以来,企业微信与微信消息互通、直接添加微信好友、运营私域微信群等;而在企业2B场景,企业还可以将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加盟商等 B 端连接起来,在企业微信上沟通,掌握订单排产、销售情况。
对于智能表格,还将有更多可能,企业微信介绍,目前已经准备了上百个模板开箱即用,无论是项目管理、客户跟进还是销售管理,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有对应模板,还对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开通了API接口,实现数据实时同步。
升级后的企业微信邮箱,也有新的变化,企业微信开发团队将积累了二十余年的邮箱产品不断打磨优化,帮助无数客户完成了更快、更高效的企业沟通,拓展业务。
现在,企业微信邮箱不仅可以自动整合往来邮件、企业微信里的信息,还可以根据会议记录生成邮件、对邮件中的英文语法进行校对和更正。除此以外,传统邮箱繁琐的抄送、群发指令,也被企业微信升级成了根据企业微信通讯录快速筛选、群发的新形态。
效率跃迁:不止于工具
这些不断更新的协作功能,在AI的加持下,深受用户喜欢。企业微信将积累了近十年的企业服务经验总结并产品化,帮助无数客户完成了更快、更高效的步伐,优化业务进程。
过去一年,企业微信完成了12次版本迭代,上线了1700多个功能更新,成为越来越好用的办公平台,企业社会化协同也更加高效。企业微信提供了一体化的操作体验,企业微信天然与微信互通。企业微信能支持企业更好连接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在 AI 变革的时代,存在新的场景、业务和流程需求,企业微信也在尝试作出相应改变。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的核心并非讨论“有没有AI”,而是回答“AI究竟在哪儿能节省时间、在哪儿能促进业务”。这次更新的企业微信5.0正是围绕这一目标构建,它把答案放在了日常动作里:跨聊天、文档、会议、邮件的智能搜索与总结,先让信息找得到、说得清;与微信的互通,把客户微信与客户群自动沉到智能表格的一行记录,串联出从获客、交付到售后的闭环;配合企业微信信息与通讯录打通的邮箱,把对外沟通与对内协同的回路拉直。
这份对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源于企业微信近十年的服务沉淀,以及过去一年中大量功能更新的快速迭代。这并非功能的简单堆砌,而是将“连接”这一核心价值,真正转化为可量化、可增长的经营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