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是谁在用AI产出爆款,或围绕AI创作好玩有趣的内容?
欢迎来到“AI新榜”推出的「AI一周热门」栏目。结合新榜数据以及内容新鲜度、话题讨论度,每周为你搜索、筛选全网最值得一看的AI相关热门内容,了解AI创作风向!
也欢迎在新榜官网(https://www.newrank.cn/aiRank)查看“AI新榜”出品的AI榜单。
或移步官网AI导航栏(ai.newrank.cn),助你快速找到合适的AI工具,提升创作效率。
本期「AI一周热门」,为你精选6月30日至7月6日发布的AI相关创作:
“你抚琵琶奏琴弦”AI抽象视频登上抖音热榜
最近,网友用AI搞抽象已经阴到了另一种境界。
什么秦始皇骑北极熊、月半猫骑奶龙、熊二骑熊大,正史里没有记载的奇闻异事,在这些AI伪造的野史视频里都能找到。
例如,下面这条视频里:只见“秦始皇”骑着恐龙,恐龙又骑着自行车在长城疾驰,整个视频画面介于2D和3D之间,给人一种努力制作了但仍然五毛特效的小作坊出品之感。
截至目前,该视频在抖音上获赞超90万,相关话题 也登上了抖音挑战榜。
所谓抽象就是讲究个出其不意,这类视频往往还会配上早前大火的古风神曲《画离弦》DJ版的歌词,硬是把五毛特效视频营造出史诗巨制的氛围感,而网友将这首BGM用在各种阴得没边的AI视频里,也让《画离弦》再次翻红。
由于视频画质过于包浆,网友调侃称“画质这么差,应该是真的古代纪录片”,这一定是秦始皇骑恐龙巡视长城的早期珍贵影像流出……
这类视频评论区还能看到,很多网友分享自己历史考试的翻车现场:有的把东北军阀之一写成张学友,有的把《本草纲目》作者写成周杰伦,还有的把秦始皇成就写成是造金字塔。有一说一,这些可比“秦始皇骑北极熊”还要抽象。
网友:我学历史就这样——
制作这类视频,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即梦AI上的模版,通过修改提示词或上传其他图片,即可实现人物形象和背景替换。
假如乌姆里奇统治霍格沃茨,
小红书获赞5.6万
正所谓“想看什么自己做”,有了AI之后,网友做的饭越来越香了。
最近,小红书博主“TinTin”用AI制作了一条音乐MV,将《哈利波特》全员送上了偶像舞台,配合萧亚轩的金曲《闪闪惹人爱》,AI让斯内普教授穿上了粉色西装、对着镜头打飞吻,这何尝不是一种新时代的魔法。
截至目前,该条视频在小红书上获赞5.6万、转发3.9万。
看完视频的网友都懵了,直呼“乌姆里奇终究还是统治霍格沃茨了”。而乌姆里奇正是《哈利波特》系列中最爱穿粉色套装的一个经典反派形象。
也因此,在哈迷们看来,“全员乌姆里奇化”可以说是很阴间了。
除了粉丝内部梗之外,这条AI视频之所以能走红,还离不开其精良的制作。从画面效果来看,不仅没有出现虚影等AI生成的常见瑕疵,人物形象一致性表现也十分惊艳,让网友一眼就能认出来这是《哈利波特》中的哪个角色。
对于AI魔改经典影视作品这种玩法来说,如何让AI生成的人物形象和经典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博主虽然没有透露具体制作流程,但他提到自己用到了Midjourney出图。
AI量产的“沙雕新闻”,在TikTok上火了
最近,TiKTok上正在流行大量AI制造的“沙雕新闻”。
所谓“沙雕新闻”,以往通常是指那些内容荒诞、离奇、搞笑,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新闻事件。以下面这个视频为例,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严肃、专业的新闻现场报道,记者手持话筒,正在进行一本正经的解说。
但很快,视频会发生一些充满戏剧性的反转。比如,一个正在爬树的老太太从树上摔了下来,记者在意外发生的瞬间一改专业冷静的形象,表现出惊慌的表情,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视频在TikTok上获赞超200万,播放量超5000万。
亦或是,画外突然有一个年迈的老太太或老爷爷入镜,经过时摔了一跤或掉进了水坑。类似的无厘头视频最近在TikTok轻松获赞上百万,成了AI博主们零帧起号的流量密码。
实际上这种AI视频玩法可以被应用到任何场景中。一个人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摔倒,是人类最古老、最通俗易懂的笑料之一。卓别林的电影中就会经常用到这种喜剧桥段,因为它不需要语言和文化背景,就能引发直接的生理性发笑。
还有网友发布“大象倒反天罡撕咬狮子”这种不符合常理的视频,也在TikTok上流行,如果不是地上扬起的尘土不符合现实,恐怕很多人难以看出来这是一条AI生成的视频。
AI生成的具有新闻纪实感的视频,背后制作普遍用的是谷歌Veo 3视频模型。这类视频之所以能在海外走红,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呈现出与实拍视频不同的超现实主义荒诞感,这种效果是真人拍摄难以实现的;
另一方面,围绕视频真假的讨论,也引发了内容的进一步传播,一些乐子人为了玩梗,甚至会在这类视频下面声称“这不是AI”。
“豆乳”在小红书出道,
豆包家族的版图越来越大了
豆包也是好起来了,各路亲友都来相认了。
最近,一条标题为“大家好我是豆乳”的视频在小红书上获赞达6.7万,视频内容仅仅是一位和豆包长相极像的3D虚拟人把自己的头发扎成了丸子头,甚至扎头发的过程还略带三分离奇,本没有的刘海硬生生被AI变了出来。
目前,“豆乳”凭借几条自我介绍视频在小红书7天内涨粉超5000,还获得了许多网友支持,认为豆乳的形象是这类型视频里最可爱的、博主做的变装很成功。
豆包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一款AI聊天应用,它以3D虚拟人形象作为App图标,这在同赛道应用中较为少见。不过,可能连字节都没想到,随着豆包在社交媒体上层层破圈,如今在网友二创整活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豆包家族”。
除了最近出道的豆乳,在网上你还可以刷到烟熏妆豆包、哥特风豆包、古风豆包和甜妹风豆包,似乎在网友眼中豆包可以被赋予各种情绪,甚至展现出叛逆、黑化等复杂性格。
这些形象各异的豆包,大多还没有被网友赐名,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是网友自发创建的原创角色(即“捏崽”),一些生成效果好的豆包形象还会被网友追着问“这是怎么做的”。
实际上,现在通过豆包或即梦AI都能实现用嘴作图,大大降低了原本在同人圈、乙女圈需要一定绘画功底才能实现的“捏崽”创作。
此外,网友还为豆包构建了一个豆包家族宇宙,设定的“亲戚”包括但不限于:爷爷豆干、妹妹蚕豆、爸爸豆腐、姐姐黑豆、妈妈豆浆,甚至还有一个入赘的老公叫豆沙(也算是入赘豪门了
),他在抖音上拥有2.7万粉丝。
不同网友给出的版本还不一样,另一个版本中豆包只有一个男朋友,名叫豆皮。
可以说,豆包的IP化并非单纯由字节官方主导,而是大量用户深度参与的结果。尤其结合早前豆包在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多模态上功能的尝试,带来了一波整蛊豆包改名叫邓超的风潮。
在这个过程中,豆包表现出来的“活人感”让其从一个AI工具转变成了一个具象化的角色。这种具象化形象让用户能够更直观地与之互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格化的想象和创作。
作者 | 石濑
编辑 |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