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豆斗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5951795】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5951795】.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3386 证券简称:骏亚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5 广东骏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广东骏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广东骏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公函【2025】0753号)(以下简称“《问询函》”),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要求,经公司认真分析,现就《问询函》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在本《问询函》相关问题的回复中,若合计数与各分项数值相加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均因四舍五入所致。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中使用的简称或名词释义与《广东骏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一致。 1.年报及前期公告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73亿元、24.27亿元、23.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0.69亿元、-1.54亿元,营收、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且2024年出现亏损。其中,印制电路板(PCB)为公司主要产品,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3.40亿元下滑至20.81亿元,毛利率从18.63%降至9.30%,大幅下降9.33个百分点。 请公司补充披露:(1)2023年至2024年前十大客户、供应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关联关系、交易内容、交易金额、合作年限、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往来款余额、期后结转情况等,对于客户供应商出现较大变化的,说明具体原因;(2)2023年至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成本构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结合行业供需变化、竞争格局等说明近两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尤其是PCB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是否存在明显差异;(3)结合前述问题,说明公司当前毛利率水平与自身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的匹配性。请年审会计师对问题(1)(2)发表意见。 一、2023年至2024年前十大客户、供应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关联关系、交易内容、交易金额、合作年限、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往来款余额、期后结转情况等,对于客户供应商出现较大变化的,说明具体原因; (一)2023年至2024年前十大客户、供应商情况 注:2023年及2024年前十大客户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已合并,合作年限计算至2025年5月份。 上述客户交易均按合同或订单正常执行,交易内容以PCB为主,较少涉及SMT及整机业务。截至本问询回复之日,上述客户相关应收账款已全部回款。2024年度,伟创力订单大幅下滑主要是海外光伏行业尚处于去库存阶段,其订单需求下降;搜路研订单下滑主要是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其部分订单转移至海外。 (1)公司2024年前十大供应商具体情况如下: (2)公司2023年前十大供应商具体情况如下: 注:2023年及2024年前十大供应商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已合并计算,合作年限计算至2025年5月份。 公司向前十大供应商采购内容主要为覆铜板、铜箔、铜球、能源电力及金盐等PCB生产主要原材料或能源,主要供应商的采购内容与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相吻合。公司与公司2023年及2024年前十大供应商交易均按合同或订单正常执行,覆铜板、铜箔、铜球、能源电力及金盐等生产主要原材料或能源均已按约定交付公司使用。截至本问询回复之日,上述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已全部支付完毕。 (二)对于客户、供应商出现较大变化的,说明具体原因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4年新增前十大客户均为2023年的前二十大客户,2023年减少的前十大客户在2024年也是公司前二十大客户,公司客户结构相对稳定。退出公司2024年前十大客户的4家客户,2024年度销售额合计12,711.38万元,同比去年下滑57.85%。公司具体客户销售额受市场竞争情况、下游细分行业需求及客户自身需求影响,具有合理性。 公司按照采购管理制度相关要求,根据技术需求、指标参数等具体情况确定备选供应商,根据公司需求、质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2024年度新增前十大供应商均为公司原先已合作供应商,公司前十大供应商变动具有合理性。 二、2023年至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成本构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结合行业供需变化、竞争格局等说明近两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尤其是PCB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一)2023年至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成本构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 2023年及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PCB产品的产销率维持了较高的水平,产销率稳定;SMT产品2024年的产量及销量增加主要是公司积极拓展业务,本期SMT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14%,产销率较2023年下降主要系公司与SMT业务第一大客户在2024年第四季度订单大幅增加,当年度末部分订单公司已完成生产尚未完成销售;整机产品2024年的产销率较2023年度有所大幅上升主要系2023年度产销率较低,2023年度第四季度整机产品主要客户订单已完成生产但尚未出库及未与客户核对确认,导致2023年度产销率较低。 公司2023年及2024年主要产品的成本构成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公司PCB产品的产品成本构成较为稳定,SMT的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较2023年有所上升主要系本期需公司备料加工的订单增加,导致直接材料成本占比提升。同时,随着SMT收入的上升,公司相应增加了机器设备的投入,机器设备折旧增加导致制造费用占比有所上升。公司整机产品主要系机顶盒、LED、路由器,其工序主要系人工组装,整机产品2024年制造费用大幅上升主要系将部分整机产品的组装委托外协供应商组装从而使2024年制造费用中的外协加工费较2023年增加727.80万元。假设外协加工全部转为公司自产,将其模拟分类至营业成本中的直接人工,公司整机产品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假设外协加工全部转为公司自产,并将其模拟分类至营业成本中的直接人工后,公司整机成品的成本构成与2023年无明显变化。同时,公司整机产品成本变动主要系直接人工变动所致,与公司整机产品主要由人员组装业务情况基本一致。 公司生产PCB的主要原材料是覆铜板、半固化片、铜箔、铜球、锡球、金盐、干膜、油墨等。目前我国PCB的上游原材料产业发展成熟,供应充足、竞争较为充分,相应配套服务能够满足PCB行业的发展需求。2024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注:平均采购价格变动对成本的影响金额为2024年与2023年平均采购价格差额与相应单位的原材料2024年入库数量的乘积。 由上表可知,2024年度覆铜板、铜箔、铜球及金盐平均采购价格上升,增加了公司营业成本。 覆铜板是由铜箔与绝缘介质压合而成,作为生产PCB的核心原材料,覆铜板与PCB的品质、性能关系密切,占PCB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除覆铜板以外,铜箔、铜球等铜制品也是生产PCB的重要材料,而覆铜板、铜箔、铜球的价格主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上游铜材料的价格情况决定。2024年,公司上述材料平均采购单价较2023年均有所上升,与2024年上游铜价变动趋势一致,同时,根据客户产品需求,公司加大了铝基覆铜板采购量(占公司年度覆铜板采购数量比例由2%上升至6%),铝基覆铜板平均单价远高于普通覆铜板,对覆铜板平均采购价格变动影响较大。与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密切相关的铜价的变动趋势如下: 金盐价格根据当期市场黄金价格加上加工费确定,公司2024年金盐平均采购价格较2023年同比上升25.48%,与上游黄金价格快速上升变动趋势一致。与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密切相关的金价变动趋势如下: (二)结合行业供需变化、竞争格局等说明近两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尤其是PCB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PCB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基础组件,在全球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 2023年,PCB产业因终端市况不佳而出现市场规模衰退。根据Prismark于2024年1月发布的统计报告,2023年全球PCB产值约为695.17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4.96%,而PCB产出面积同比仅下降约4.7%,与产出面积相比,PCB产值的急剧下降凸显了严重的价格侵蚀,需求疲弱带来的价格压力也令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水平下降。从地区看,2023年中国大陆PCB产值为377.94亿美元,同比下滑13.2%。 2024年,尽管全球PCB市场面临的供应过剩、库存积压、需求疲软等负面因素影响逐渐减弱,但受益于AI推动的交换机、服务器等算力基建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PC的新一轮AI创新周期,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落地带来的量价齐升,HDI、层数较高的多层板等高端品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PCB产值恢复增长,呈现出部分下游领域产品需求快速增长、部分领域产品需求则下降明显的状态。根据Prismark数据,2024年全球PCB产值达到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面积增长约6.8%。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增长最快,2024年PCB产值达到4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9.0%。同时,全球PCB面积和产值增长之间的差距也反映了PCB市场的价格侵蚀。 全球PCB生产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充分。据Prismark数据,全球有超过2,200家PCB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其中,中国大陆PCB产值增速较快,目前中国大陆是全球PCB行业产值最大的区域,产值占比超过50%。根据Prismark2024年Q4排行榜,全球前20大PCB厂商中,中国大陆企业有5家,中国台湾企业有7家,日本和韩国企业各有3家。虽然目前PCB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仍将保持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 我国PCB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上千家PCB生产企业,形成了中国台资、中国港资、美资、日资以及本土内资企业多方共同竞争的格局,市场竞争较充分。因PCB生产企业众多,各公司在技术层级、产能规模、应用领域上存在一定差别,在各自细分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同时,PCB行业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基础行业,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放缓的背景下,PCB行业产值整体增长速度放缓,加剧了PCB厂商的竞争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PCB生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外PCB厂商陆续布局产能扩张项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日益提升。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变动分产品情况具体如下: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变动分产品情况具体如下: 由上述两个表格可知,近两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收入占比高的PCB产品毛利率下降所致。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整机产品毛利率变动较大,主要是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变化所致。2023年度,整机产品原主要客户海外终端需求变化,其整机产品订单及平均单价均下滑。公司积极拓展其他客户订单,整机产品第一大客户发生变更,因2023年度第一大客户主要产品为国内机顶盒相关产品,毛利较低,因此2023年度整机产品毛利率下降;2024年度,公司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LED、路由器等国内外订单大幅增加,机顶盒相关订单占比下滑,而LED、路由器等产品平均单价及毛利相对较高,因此2024年度整机产品整体毛利率上升。 根据Prismark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PCB总产值接近740亿美元,产值增长约5.8%,面积增长约6.8%,面积和产值增长之间的差距反映了PCB市场的价格侵蚀。从下游领域来看,数据中心中的AI服务器和高速网络设备是2024年PCB市场的主要和关键增长动力,相应推动了18层及以上的高多层板、HDI板市场增长。18层及以上的高多层板、HDI板2024年增长率分别为40.3%、18.8%;单/双面板、其他多层板及柔性板2024年增长率分别为2.4%、5.5%及2.6%,但行业参与者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公司PCB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储能、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等领域,18层及以上的高多层板、HDI板收入占比较低,因此2024年度收入未实现增长。 公司供应海外主要客户伟创力PCB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为光伏逆变器、储能等,2024年北美市场相关领域尚处于去库存阶段,因此,伟创力订单减少,公司对其销售额同比减少11,885.13万元,同比下滑72%。公司外销收入受主要客户去库存等因素影响,订单需求下降导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降,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由30.42%下降至22.52%;因PCB行业资产投入较大,折旧、摊销及人工等固定成本较大,为保持公司产线稼动率,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客户业务,积极获取订单,内销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增长,低毛利国内业务销量及占比增加、以及国内销售以价换量策略,导致毛利率下降,具体如下: 公司直接原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生产经营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覆铜板、铜球、铜箔、半固化片、锡、金盐等,上述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铜、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2024年,大宗市场上铜价波动较大且处于较高位置,金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但同期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不足、销售价格下降,产品获利空间下降。 同时,公司PCB产品下游细分应用领域主要为光伏、储能、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报告期内PCB市场供应过剩、库存过剩、需求疲软等负面因素影响逐渐减弱,行业整体开启复苏,但公司产品对应下游细分市场需求不足、行业竞争激烈及低价中标政策依然存在,且海外客户订单拓展周期较长,公司积极拓展国内新老客户订单,国内销售实现同比增长6.44%。尽管报告期公司调整销售策略,控制低价订单,但是公司PCB产品在国内销售收入实现增长的同时,平均单价进一步下滑。 2024年PCB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成本等对毛利率的影响情况如下: 注:F=E÷(1+E)×(1-A上年);I=A本年-(B本年- C本年+H×D本年)÷B本年;L=A本年-(B本年- C本年+K×D本年)÷B本年;O=A本年-(B本年- C本年+N×D本年)÷B本年;P=F+I+L 由上表可知,单位成本中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及销售单价下降影响了公司毛利率水平,原材料成本与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上升变动趋势一致。 2024年内,公司上一年度厂房转固及机器设备陆续转固,当期折旧、摊销费用增加。2024年度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6,263.93万元,其中制造费用-折旧费用较2023年度增加1,378.43万元,公司折旧费用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营业成本,降低了公司毛利率。 同时,受PCB行业整体需求转弱、行业竞争加剧影响,部分重要客户均为行业内标杆企业、公司重要客户,为持续获取订单,公司降低订单价格,2023年公司PCB产品平均单价下降72.07元/平方米,同比下滑9.30%,导致毛利率降低。 2023年内,公司新建的厂房及机器设备等陆续转固,当期折旧、摊销费用增加。2023年度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4,400.00万元,其中与制造费用-折旧费用较2022年度增加690.25万元,公司折旧费用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营业成本,降低了公司毛利率。 综上所述,公司毛利率变动与行业情况、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及产品结构变动趋势一致,具有合理性。 2023年及2024年,公司PCB产品毛利率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如下: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为各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年度报告。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3年及2024年PCB产品毛利率在同行业可比公司区间范围内,2023年及2024年公司毛利率变动比例在同行业可比公司区间范围内。同行业公司中,方正科技、广合科技、胜宏科技、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兴森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高速通信、光模块等PCB产值高增长领域,因此毛利率较高且近两年毛利率整体保持增长;科翔股份、博敏电子、威尔高、奥士康、明阳电路等公司与公司PCB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基本一致,主要涵盖消费电子、通信、光伏、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与安防等领域,公司与上述公司毛利率水平及变动较为一致,公司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明显差异。 三、结合前述问题,说明公司当前毛利率水平与自身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的匹配性。 2023年及2024年,公司PCB产品按层数分类的收入、毛利率等具体情况如下: 注:公司HDI板收入规模较小,占比较低,未单独列示;二层板含少量单层板,金额较小未单独列示。 由上表可知,2024年度,公司PCB产品中,二、四层板收入占比超过70%,但毛利率较低,特别是四层板收入及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八层及以上板毛利率较高,但其收入同比下降4.42%且占比较低,对公司整体毛利率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下游细分领域需求疲软、海外主要客户去库存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公司近两年PCB业务规模下滑,产能利用率较低、产品平均单价持续下滑,同时原材料成本波动及人工、折旧等固定摊销费用增加,导致公司毛利率出现下滑,公司毛利率变动与行业情况、自身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相匹配,具有合理性。 针对问题(1)和(2),年审会计师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了解公司主要业务流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并测试了关键控制程序执行的有效性; 2、分析公司主要客户及供应商交易变动情况及变动的合理性; 3、按产品分析公司主要产品的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 4、按产品对本期和上期毛利率进行比较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及波动原因; 5、分析不同产品毛利率与上市的同行业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存在较大波动及变动的原因。 6、对主要客户供应商执行独立函证程序以及期后回款、付款检查,检查主要客户的工商信息,确认主要客户与供应商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1、公司主要客户及供应商期后回款及付款及时,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变化符合公司业务; 2、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系销售单价、材料成本上升所致,毛利率变动与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主要材料采购价格及产能利用率变动趋势一致,具有合理性。 2.年报显示,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3.96亿元,同比增长16.99%。分类别看,原材料、在产品、发出商品期末账面余额分别为1.03亿元、0.45亿元、1.84亿元,同比增长13.22%、56.97%、30.02%,发出商品占存货比重较大。报告期内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26亿元,计提比例6.53%,其中对发出商品计提跌价准备0.13亿元。 请公司补充披露:(1)各项存货对应主要产品类别、数量、金额、库龄等,结合供需关系、在手订单、生产销售模式等,说明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期末存货账面余额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2)发出商品主要对象、涉及具体存货内容、交易金额、货物周转及存放、验收及收入确认时点、库龄等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客户长期未验收情形,相关客户结算模式与公司其他客户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如有请说明原因及合理性;(3)结合主要客户订单及其合同条款等,说明公司发出商品占比与同行业公司是否存在差异,相关收入确认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4)报告期内对发出商品计提跌价准备涉及具体产品类别,结合市场价格变化、在手订单、产品成本等因素,说明可变现净值测算的具体依据和相关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请年审会计师对问题(2)(3)(4)发表意见,并说明对发出商品执行的具体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一、各项存货对应主要产品类别、数量、金额、库龄等,结合供需关系、在手订单、生产销售模式等,说明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期末存货账面余额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各项存货对应主要产品类别、数量、金额、库龄等 2023年及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具体构成如下: 2024年末,公司发出商品产品类别、数量、金额等情况如下: 2024年末,公司原材料产品类别、数量、金额等情况如下: 2024年末,公司库存商品产品类别、数量、金额等情况如下: 2024年末,公司在产品的产品类别、数量、金额等情况如下: 2024年末,存货中低值易耗品账面余额648.92万元,占存货比例1.64%,因低值易耗品金额小、品类多,因此未列示具体类别、数量等情况。 (二)结合供需关系、在手订单、生产销售模式等,说明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期末存货账面余额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2023年及2024年分季度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出现下降主要是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收入下降,其中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558.72万元,同比下降15.01%;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增长。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海外客户处于去库存阶段导致需求下降,海外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客户订单,国内客户订单增加,2024年内销收入同比实现增长,但是内销订单未弥补外销订单缺口,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21,544.30万元左右,比2023年末增加约2,165.88万元,同比增长约11.18%。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39,594.57万元,同比增长16.99%,公司期末存货账面余额增长与公司在手订单匹配性较高。同时,公司2024年末在手订单对应的交付期集中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165.16万元,同比增长22.11%。 由于不同电子产品对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有不同的工程设计、电器性能以及质量要求,不同客户的产品会有所差异,公司印制电路板(含SMT)是定制化产品而非标准件产品。基于这一特点,公司的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根据订单来组织和安排生产。公司设立有计划部、物控部,对公司的生产排期和物料管理等进行统筹安排,协调生产、采购和仓库等各相关部门,保障生产的有序进行,在公司产能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时,公司将部分订单的部分生产环节交由其他有资质的企业完成,公司对外协生产的品质和交期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管理,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方式,目前绝大部分来自向终端客户的直接销售,少量通过贸易商销售。由于印制电路板为定制化产品,公司与客户均签订买断式销售合同或订单,客户根据需求向公司发出具体的采购订单,约定销售价格、数量、出货日期、支付条款、送货方式等,公司据此安排生产及交货。 4、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期末存货账面余额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2024年收入下降主要是主要海外客户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需求大幅减少,同时公司市场订单获取不足,导致2024年上半年收入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13,148.47万元;2024年度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客户订单,第二季度收入开始恢复,下半年收入同比实现增长,下半年收入同比增加5,138.18万元,但2024年度整体收入出现下降。 公司报告期内存货账面价值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为2024年度下半年公司市场拓展取得一定成果,客户订单增加,期末公司在手订单较2023年同期增加。根据公司生产及销售模式,销售环节为业务的起始环节。与客户签订合同或收到客户发出的订单后,公司根据在手订单安排采购、生产及交付,同时会根据预计订单量情况进行通用型原材料备货。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同比增加5,749.60万元,其中原材料增加1,200.58万元、在产品增加1,648.55万元、发出商品增加4,237.27万元,主要是公司产品为定制化产品,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在履行该等订单过程中,为满足交付要求,相应增加了原材料采购、在产品生产,同时,根据订单公司已交付但客户未核对确认或未领用发出商品相应增加,故期末存货同比增长。 综上,公司2024年度收入下降但期末存货规模较上期末相比存在较大幅度增长与公司生产销售模式、产品供需情况及在手订单情况一致,具有合理性。 二、发出商品主要对象、涉及具体存货内容、交易金额、货物周转及存放、验收及收入确认时点、库龄等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客户长期未验收情形,相关客户结算模式与公司其他客户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如有请说明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根据需求向公司发出具体的采购订单,约定销售价格、数量、出货日期、支付条款、送货方式等,公司据此安排生产及交货。公司发出商品存放在客户端仓库或第三方仓库。公司制定了《存货核算管理制度及流程》、《存货盘点管理制度》等存货相关管理制度,对发出商品的出库、发出、对账等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公司发出商品存放在客户端仓库或第三方仓库或在运输过程中。 公司2024年末发出商品账面余额18,350.73万元。2024年末,公司发出商品前十大交易对象、交易内容、交易金额及库龄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2024年末公司发出商品前十大客户主要交易内容为PCB产品,且库龄主要在1年以内,占上述客户发出商品金额97.67%。公司与客户PCB产品销售业务的结算模式分为寄售模式(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直接交货模式,公司产品是定制化产品,公司与主要客户相关产品交付需客户完成入库、检验、验收或由客户核对确认。根据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同约定,在寄售模式下,公司将库存商品运输至客户指定仓库,产品从仓库中转移至客户生产线使用时,产品所有权发生转移至客户。故公司按客户领用并与公司确认领用商品数量及金额后,确认销售收入,即公司按客户领用确认收入。在直接交货模式下,公司在产品交货后,按月定期与客户核对确认商品数量及结算金额,确认销售收入。 (二)是否存在客户长期未验收情形,相关客户结算模式与公司其他客户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公司2024年末发出商品中库龄超过1年的发出商品余额为925.98万元,占公司发出商品比例5.05%,占公司存货比例2.34%,1年以上发出商品金额、占比相对较低。库龄超过1年的发出商品中,寄售模式下客户未领用金额341.25万元,占比36.85%;直接销售模式下客户未验收金额584.73万元,占比63.15%。库龄超过1年的发出商品主要系受客户排产计划、临时调整订单需求及产品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发出商品库龄较长,公司已足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公司客户采用寄售模式及非寄售模式主要系根据客户需求、商业谈判及交易惯例等综合因素影响,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如深南电路、奥士康等均存在寄售及非寄售的结算模式。 综上所述,2024年期末客户长期未验收金额较小,长期未验收主要系寄售模式下发出商品领用受客户需求影响、少量历史订单因产品质量问题及客户等原因所致,基于公司的收入确认政策,公司未确认收入及结转成本,具有合理性。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已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足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述长期未验收客户的结算模式与公司其他客户结算模式一致,不存在差异。 三、结合主要客户订单及其合同条款等,说明公司发出商品占比与同行业公司是否存在差异,相关收入确认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公司与主要客户有关产品交付的相关条款如下: 注:上述合同条款中甲方代表客户,乙方代表公司或合并范围内子公司。 客户一期末发出商品较高,主要系客户订单增加,公司对其发出商品余额主要在2024年12月发货,客户尚未核对确认,公司未确认收入。客户于2025年1月核对确认,期后公司已全部结转。 公司的产品在经客户核对确认后或领用后确认收入,公司已经发货至客户但尚未经客户核对确认的或未领用的产品作为存货中的发出商品进行核算,公司收入确认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期末发出商品余额基本为公司一个月发货金额。 2023年期末及2024年期末,公司发出商品占存货余额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公司发出商品占比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深南电路、博敏电子及奥士康接近,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按月定期与客户确认商品数量及结算金额,确认销售收入,一般当月发货次月对账结算,2023年及2024年,公司发出商品的周转天数情况如下: 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发出商品周转天数分别为29.64天和29.30天,与公司的销售结算模式及销售规模基本一致,公司发出商品余额占比较高具有合理性。 (三)相关收入确认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公司收入确认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上述同行业可比公司非寄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政策主要为与客户核对后确认。对于寄售模式,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以领用确认。公司收入确认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符合行业惯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公司PCB、SMT及整机产品销售收入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在公司已根据合同约定将产品交付给购货方、已收取价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收入。公司在给客户交付PCB、SMT及整机产品后,经客户核对确认或领用后,公司享有该商品现时收款的权利,故公司在经客户核对确认或领用后确认收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综上,公司发出商品相关收入确认符合行业惯例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四、报告期内对发出商品计提跌价准备涉及具体产品类别,结合市场价格变化、在手订单、产品成本等因素,说明可变现净值测算的具体依据和相关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一)报告期内对发出商品计提跌价准备涉及具体产品类别 2024年,公司对发出商品计提跌价准备的具体产品类别如下: 公司期末发出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具体产品类别主要系PCB产品,SMT及整机占比较小,发出商品构成与公司产品收入结构一致。 (二)结合市场价格变化、在手订单、产品成本等因素,说明可变现净值测算的具体依据和相关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公司2024年度PCB产品销售单价较2023年度下降2.69个百分点,单位成本较2023年上升5.25个百分点。公司2024年度销售单价下降主要系PCB行业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更为激烈所致。单位成本较2023年上升主要系含铜原材料如覆铜板、锡球、铜球、铜箔采购单价上升导致单位材料成本上升,同时,产量较2023年有所下降,产能利用不足,折旧、人工费用等固定成本分摊较高导致单位成本有所上升。 随着AI算力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快速发展,全球PCB产业将恢复稳健增长趋势。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公司持续以PCB业务为核心开拓市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耕客户需求、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在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持续耕耘,深挖基本盘,夯实原有客户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发掘新的应用场景,积极拓展工业控制、智能穿戴(智能眼镜、TWS)、激光雷达、医疗器械、机器人等终端领域订单。完善的产品结构、丰富的产品类别、广泛的市场应用领域,将有利于提升公司PCB产品的毛利率。2024年末,公司PCB业务在手订单约20,013.8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683.92万元。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公司的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根据订单来组织和安排生产。客户根据需求向公司发出具体的采购订单,约定销售价格、数量、出货日期、支付条款、送货方式等,公司据此安排生产及交货。公司的发出商品均有销售订单支撑。其可变现净值根据结存数量并以销售订单约定的单价确定可销售金额,扣减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认为可变现净值。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残次及2年以上库龄的发出商品,认定其可变现净值为零,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