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入党。入党申请书,他手写了21页;入党誓词,他提前一个月反复研读,记住了每一个字,只因这是他对党的庄严承诺。无数人为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他对崇高信仰70余年的不懈追求,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信仰的力量,也照向青年前行的方向。
这位92岁的新党员用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坚守与升华,看到了如何不计得失、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很多观众熟悉游本昌,是因为他以生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济公”一角。而他在“00后”年轻人中出圈,则是在《繁花》中塑造了“爷叔”一角。其实在他的演艺生涯里,曾塑造演出过79个“绿叶”角色,直到52岁才迎来了“济公”这个主角;到了90高龄,他还能以精湛演技挑战“爷叔”这一复杂角色。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在当今快节奏社会里,难免有人压抑不住浮躁情绪,甚至有人想要找捷径、走歪路。游本昌用心打磨每个角色,主动退出奖项评选,把机会让给年轻演员。他以自己一步一脚印的实践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可至千里。正如他所言,“你的标准、立场、态度和一切的修养水平,都体现在实践中,你得每天实践。”
游本昌近年常常提到自己“幸运”,赶上了美好的新时代。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时代的进步,用个人的奋斗助力时代的华章,崇高的信仰具有最强大的能量。追求信仰没有捷径,有了信仰之光,人就不会彷徨。
这位92岁的新党员,用经历启发我们,崇高信仰与艺术实践结合,必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什么明星啊,‘员’是你的基本的职务,‘演’是你的专业性。”尽管从事着聚光灯下的职业,游本昌对演员的理解简单朴素却振聋发聩:“要爱心中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己。自己是一个小我,是一滴水,要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大海,就永不干涸了。”
游本昌之所以得到广大观众喜爱,正是因为他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的海洋,始终深入生活进行艺术探索实践,即使“济公”这样的神话人物,也凭借对现实的深刻理解,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信。反观如今一些文艺作品,悬浮虚假,与观众的感受背道而驰;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不了解群众需求和想法,不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如游本昌所言,“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的人”。以此为出发点,他?/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