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项目标准地什么意思

标准用地是什么意思?
标准地是什么?
“标准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其指标由区域评价和控制性指标构成。
标准地是什么?
标准地就是: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其指标由区域评价和控制性指标构成。
什么是标准地块?
“标准地”简单来说就是带标准出让的土地,是指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固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五项基本标准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其中区域评估是指,由政府对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评估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形成整体性、区域评估成果,由区域内投资项目无偿共享共用。除负面清单外,相关事项原则上不再开展单独评估,或依法依规予以简化。
标准地改革什么意思?
“标准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其指标由区域评价和控制性指标构成。区域评价包括:区域节能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洪水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控制性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能耗控制、环境标准等。
2022年工业土地标准地什么意思?
所谓工业用地“标准地”,就是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投资、建设、产出等标准给予明确。
企业拿地前,就已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标准地”改革将有效解决工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前端引入、轻后端监管”的问题,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