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丨铁轨蜿蜒处,是远方与乡愁
创始人
2025-11-23 21:49:43

铁轨蜿蜒,汽笛声远

“我的铁路风景”故事汇

原创美文征稿活动中

我们以笔墨为舟,徜徉于时光之河

从站车变迁到旅途见闻

从铁路人坚守到旅客眼中的流动中国

字里行间饱含对美好生活的礼赞

对家国情怀的抒发

今天,从万千来稿中撷取闪光的片段

邀您共赏流动中国的温暖风景

聆听新时代铁路线上的初心回响

“我的铁路风景”故事汇征文

通勤

郑家兴

车窗外的风景,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曾几何时,绿皮车晃晃悠悠,窗外的田野村落缓缓后退,是我这个老铁路看了几十年的“流动银幕”。

八九十年代,通勤坐的的绿皮车。“哐当、哐当”,速度不紧不慢,窗外的江南水乡也是那样恬静,农舍、田埂、炊烟、慢慢悠悠的江南乌篷船。一趟车下来,常常是天不亮出门,夜幕降临才回家。那时感觉,这条通勤路,漫长又带着点疲惫,奔波中充满着希望和美好憧憬。

不知从何时起,这风景按下了“快进键”。绿皮车渐渐被流线型的“和谐号”和子弹头的“复兴号”取代。窗外的画面不再是连续的田园长卷,而是飞速切换的城市天际线、崭新的工业园区、如彩虹般掠过的高架桥。曾经需要耗费半天的路程,如今被压缩到一顿早餐的工夫。我这张老面孔,也成了这高速通勤族里的一员。

这速度,改变的不仅是时空,更是生活的版图。昔日同事们下班后,搭乘高铁跨省去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苏超”足球赛,早已不是新鲜事。这种因便捷交通而催生的跨省文体热,正是长三角血脉相连、生活同城化的生动注脚。

四十多年工龄,十年高铁通勤,我既是这巨变的亲历者,也是这流动风景的阅读者。铁轨延伸的,不再是简单的两点一线,而是一个握指成拳、活力奔涌的长三角现代科技城市群。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在退休前亲眼见证并参与这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

铁轨延伸下的故乡团圆路

游志勇

国庆归家之旅,坐在靠窗位置的我看着朝阳,回忆起了第一次走进上海机辆段的那个早晨。阳光斜照在“周恩来号”机车浮雕墙上,目光炯炯有神的周总理一下把我拉回到了大学阅读《周恩来传》的那个下午。那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真的成为“周恩来号”机车组的一员。

与父母分隔一地的我,小时候最盼望就是坐火车。仍记得第一次坐火车时的激动感,四小时的旅程一晃便过去了,都还没来得及满足我的所有好奇就匆匆下车了。自那以后我就爱上了坐火车,一是可以去看父母,二是可以满足我对火车的小小好奇心,同时也就此结下了我与铁路的渊源。

真正来到机车组,才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傅擦拭车头上的周总理铜像,我仔仔细细地擦完了正面,自觉已经相当干净。师傅却默默拿起一块新抹布,蹲下身来,一点一点地擦拭着每个字的笔画深处。“师傅,这些缝隙里的灰尘,旅客也看不见啊。”我忍不住说。师傅头也不抬,手上的动作没停:“咱们擦的不是给别人看的。就像总理当年办公,再小的事都认真对待。咱们手握闸把,关系着整列车旅客的平安,哪能分什么看得见看不见?”这话像记重锤,敲在我心上。从那天起,我才真正理解了“责任”两个字的重量。

离家的乡愁是酸酸苦苦的。每当看到家庭团圆的场面我总会羡慕,再一想到家人便难过不已,但当我第一次经历了春运后,我便慢慢将这份乡愁转变为了担当。那天很冷,可车站里的旅客却是热闹不已,各自分享着携带的手信,脸上洋溢的笑容仿佛在与等待的家人打招呼,我看着站台的众多旅客,也享受着这一份助人团圆的满足感,我想我的家人也会为我感到自豪。

我知道,这份钢轨上的初心,会像铁路旁生生不息的野草,春风吹又生。而我和“周恩来号”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火车的那边是乡愁

刘海玲

故乡,是每一位游子心中永恒的坐标,它承载着文人墨客无尽的眷恋与深情。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伤感,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从“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的孤独,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无奈,而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更是将“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的愁绪推到了极致。

如果说,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是一枚邮票的遥远等待和一张船票的漫长牵绊,那么,对于许多人来说,乡愁便是那两条绵延无尽的铁轨,是一列列从记忆深处驶来,又奔赴家园的火车。

曾经,在“古道西风瘦马”的苍茫尘埃中,是望不到头的天涯;后来,绿皮火车“哐当 哐当”的悠长记忆,承载着焦灼与期盼,在阵阵煤烟与汽笛声中,将乡愁拉出很长很长;如今,复兴号如银色闪电划过大地,将清晨异乡的晨光,化作傍晚故乡的炊烟。速度,改变的不仅是时空的距离,而是我们与故乡想见就能见的抵达,是路的尽头那盏始终为我们亮起的灯光,是月台上永远守望你归来的身影。

小时候,火车的那边是希望,是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期许。 曾几何时,贫瘠的黄土高原,锁住了山里人,也锁住了大山给予人类最美好的遗赠!小时候总幻想着,层层叠叠的黄土高原外面会是什么样子呢,火车通往的地方一定是个很美丽的世界。

高考是西北风里的一粒种子,在干裂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希望之花,是黄土地上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唯一盼头。

2000年9月,初秋的北方寒意渐浓,拿到兰州铁道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奋力拼搏,在这一刻终于有了结果。第一次坐火车到学校报到,站在无限延长的铁轨旁,踮起脚尖,迫切、焦急、渴望的眼神,期待着车轮的滚动,有种说不出的解脱与自由,那年我19岁。

四年大学毕业,捧着和铁路局签订的就业合同,一个人跨越两千多公里,从北方毅然决然地来到南方工作,用爷爷的话说,我捧上了“铁饭碗”,成了一名“铁姑娘”。后来坐火车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对火车的感情也愈加浓烈。从学习到工作,从爱情到家庭,都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爱人也是铁路职工,两个人每天坐着绿皮车,在常州与镇江之间奔波,虽然辛苦,却始终觉得,生活一直在向着美好的站点开行!

长大后,火车的那边是归途,是奔赴山海、梦回故乡的思念。一晃工作已经二十余年,刚上班一个人身处异地,每年春节都回家过年,从常州乘坐K360到平凉,火车、汽车轮换,两天一夜才能到家。结婚后,孩子小、工作忙,两三年才回家一趟。如今复兴号只要七八个小时,当天就能到家,而我回老家看望父亲的次数却越来越稀薄。记得母亲曾经说过,从上小学开始,她就将我越送越远。而每一次的抵达,站台上父亲匆匆的身影,车窗外母亲不舍的眼神,一直牵着我奔赴远方。

过年,是中国人刻在血脉里的集体记忆、是跨越千山万水也要奔赴的一次团圆!拥堵成河的高速公路,人来人往的候车大厅。没有人能抵挡回家的脚步,而回家的路再长也不再遥远、回家的路再冷也暖意融融。车厢内,是在外游子归家的期待,虽然拥挤,但寄托的是对家的思念,虽然艰辛,但承载的却是火车那头归心似箭的团聚!

家是安身之所,也是归心之处。因为有家,过年才有了意义,而世界再大,也总有人盼你回家过年。远在异乡的游子,捱着生活的风霜,回家过年成了唯一的念想。抛去路上两天,到家真正陪伴父亲的只有三四天。早晨七点多钟,坐着高铁出发,晚上八点多才到家。漆黑寒冷的夜,父亲一直守在路灯下,直到看见我从出租车上下来,稍作停留确认后,跌跌撞撞的迎上来,瘦小的身影在路灯下拉开很长很长。而父亲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不停的发信息问询我,何时上火车,何时到家,带着孩子路上小心之类的话。

这一年,或许你尝尽了各种孤独,一个人咽下了各种委屈,但在回家的那一刻,一切都被治愈了。炉子里的热气、油锅里的沸腾、满屋的饭香、温暖的热炕,唯有家才是一切。家宴是烹饪的极致,却有着远超食物的意义。虽然母亲不在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跑前跑后,做好我最爱吃的食物,但家的味道依然没变。北方的冬天,除了早晨和夜晚有点寒冷,中午的阳光很是暖意融融,天高气爽,甚是惬意。我带着先生,沿着村里的小路,边走边给他讲往昔的故事。曾经的小学也早已变了模样,村里大多数的孩子都随父母去了县城读书,农村留守的没有几个。据哥哥讲,小时候的学校,现如今已经成了平庆铁路建设指挥部,或许下次我回家的时候,高铁就真的开到了家门口。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刻进黄土地的一股暖流,群山环绕的大山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随着“银西高铁”的开通,老家庆阳也从“手无寸铁”正式步入了“高铁时代”,告别了封闭,老边区也不再遥远。

如今,伴随着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复兴号开进了黄土地,开出了大山,从绿皮车的“温度”到复兴号的“速度”,流动的中国,缩短了我们与外界的距离,开出了不一样的幸福生活!在绵延归家的路上,变的是越来越快的中国速度,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归心。

来源: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给玩家的建议!开心联盟开挂原理... ,首批国产颗粒DDR5内存终于上市!32GB套装499元 三巨头要慌了,此外,这款游戏显示器经过TÜ...
从来没赢过阿,创乐缘专用控制设... 要说创新当然是有,但由于各种服务配套没跟上,Rabbit R1的交互有些太想当然,许多用户反映拿到手...
如何才能开挂!全民比鸡拿好牌设... 亲,这款全民比鸡是可以设置提高好牌几率,但是开挂要下载第三方辅助软件。方法如下:网上搜索全民比鸡开挂...
深度爆料!云龙逮扛麻将有挂开挂... 英伟达:,,值得一提的是,内部人员称细红线新品不计划搞预售,发布即可购买,这也意味着产品的开发周期得...
给大家一一科普!闲娱江西棋牌专... ,作为富士大光圈定焦头的扛鼎之作,XF50mmF1 R WR一直被誉为X系列的人像镜皇。这支镜头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