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银行保险报》聚焦锦州“金融赋能文旅”实践,报道了锦州以“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为核心,深耕“文旅+”赛道的生动探索。
当金融“活水”遇上文旅“盛景”,锦州的山、海、城正绽放新的生机。为激活文旅产业动能,锦州文旅积极联动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以“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为核心,推动金融资源向文旅项目、业态、商户精准倾斜——从笔架山、医巫闾山等景区的升级提质,到红色旅游、乡村文旅的活力焕新,再到“文旅+康养”“文旅+农业”的业态破圈,金融的“精准滴灌”,正让锦州文旅的“诗与远方”既接地气、更有底气。
文体旅融合发展未来可期
王丹丹
当下,锦州文旅消费活力持续释放,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以”山、海、城”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成效显著。今年国庆长假,新华社报道”美团等平台数据显示,锦州市在线游客市场总量和增幅均列辽宁省前三”,文体旅融合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锦州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积极联动金融机构,致力于为文旅行业注入金融动能,梳理本地重点文旅投资项目并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供应。域内外各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为锦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以来,全市文旅行业与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总额约5.5亿元。
锦州市借助区域中心城市规划获批新机遇,重点推进红色演艺、锦州湾滨海旅游带、奉国寺古城复兴等项目建设,诚邀金融机构共绘锦州文旅发展新图景。将在政策引导层面持续发力,打造金融支持文旅产业的”锦州样板”。
目前,锦州文旅产业金融需求与发展难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方面一
一是文旅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高,锦州文旅市场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多数缺乏土地、厂房等重资产抵押物,传统信贷模式难以适配;
方面二
二是文旅产业链金融服务覆盖不足,从文旅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的全链条中,金融服务多集中于项目端,对文创研发、业态升级等环节支持较少;
方面三
三是文旅金融风控手段单一,金融机构对锦州文旅市场的季节性、区域性经营特点缺乏深入了解,风控依赖传统抵押,缺乏对文旅IP价值、客流量预测等新型风控指标的运用。
为推动锦州文旅产业破局创新发展,期望金融行业在以下领域突破发力:
领域一
一是定制中小微文旅金融产品,对符合条件的小微文旅主体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
领域二
二是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针对文创、文旅电商等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贷”组合产品,实现产业链金融服务全覆盖;
领域三
三是创新文旅风控与增信机制,金融机构参考锦州文旅景区客流量、民宿入住率等动态数据开展风控,同时由政府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为金融机构授信提供增信;
领域四
四是搭建”锦州文旅金融服务平台”,整合文旅企业需求、金融产品、政策补贴等资源,开通线上融资申请、线下路演对接功能,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信源 | 中国银行保险报 对外交流与合作科
编校 | 杨婧 杨倩
责编 | 孙婧
审核 | 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