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枫咏
创始人
2025-11-21 18:49:25

岳麓枫咏

向辉

又是深秋时节,到了登岳麓山赏枫叶的季节了。

登岳麓山有很多条路,以前在长沙上学的时候都走过,后来慢慢地只习惯走湖南大学这边,从湖大这边上山的人最多,倒也不觉得喧嚷,这热闹是恰到好处的。途经爱晚亭,可以见到亭子匾额那亦草亦行、流畅天成的伟人手笔。游人常于此驻足,拍照,笑语声散在风里,与泉水的叮咚,与鸟雀的啁啾,混成一片生动的交响。我却不急着加入他们,只沿着石阶,一步一步,缓缓地上行。

山路是曲折的,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润,边缘处生着茸茸的青苔,是另一种倔强的生命。两旁的枫树,高高低低,挤挤挨挨,将一条山路笼罩得幽深起来。阳光是费了好大力气才从那些密匝匝的、红黄绿交织的叶子里筛下来的,落在地上,便成了淡淡的、摇曳的光斑,像一群无声的、金色的蝴蝶。我看那枫叶,真真是入了迷。它们不是一种单调的红;有的还是浅浅的鹅黄,像是未褪尽的稚气;有的已转成橘红,温润如一块巨大的琥珀;她们炽烈地、毫无保留地红成一片。一阵风来,它们并不急着落下,只是在枝头簌簌地抖着,将那光与影搅的流动起来,仿佛整座山都有了脉搏,在一起一伏地呼吸。偶尔有一两片离了枝头,旋着,舞着,像一个小小的、倦了的精灵,最终悄无声息地落在你的肩头,或是铺满青苔的石上,那姿态,是说不出的安详与静美。

这便让我想起从前的诗人了。杜牧笔下的枫林,是鲜艳的美,透过“霜叶红于二月花”,来赞美爱情,以枫叶的红色比作燃烧的思念。也如鱼玄机的《江陵愁望寄子安》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然而那个时代的秋,大都免不了带着几分士大夫的寥落与清愁,“万里悲秋常作客”,秋是与漂泊、与失意连着的。他们眼中的红叶,再美,也只是个人身世的映照,是繁华将尽的写照。如今行走在这山间的游人,他们有老有少,携朋唤友,步履是轻快的,谈笑是豁亮的,是这太平盛世间最寻常的满足。时代到底是不一样了。这枫叶的红,不再仅仅是诗人笔下的孤芳自赏,而成了千千万万人可以共享、可以走入的壮丽画卷。

思绪飘着,脚步便不觉已到了山腰。从这里,可以望见对面长沙城的一角。湘江如一条白练,静静地卧着,江那边,是簇新的楼宇,在淡淡的秋阳下,闪着玻璃与钢铁的光泽。湘江中的橘子州,宛如巨轮,满载着时代风华破浪前行,那尊巨大的石塑伟人如一个舵手,在挥打着节拍,恰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此刻,古老与现代,静谧与繁华,便在这一望之间,奇妙地融合起来。这山水洲城,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是“新时代”最生动的注脚;而山上的我,便在这无边的秋色里,读着这自然与人文共同写就的华章。

我忽然觉得,这一山的枫树,它们沉默地站着,经历风霜雨雪,却年复一年地迸发出这样惊人的美丽,不也正是这新时代里无数默默无闻的建设者的写照吗?他们不张扬,却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染红了我们共同的事业,织就了这锦绣河山。他们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一片温柔的霞光,与这满山的红叶融成一片,再也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人间。我慢慢向山下走去,心头是满满的,又是静静的。那一片片燃烧的、温暖的红色,已经印在我的心里了。我们赞美的枫叶,更赞美这个时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