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公园不仅是城市的一片绿洲,更应成为适合每个人休闲游憩的乐园。今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北小河公园、大望京公园、华汇紫薇园三处全龄友好公园焕新亮相,正式面向市民开放。这些公园的改造持续贯彻全龄友好理念,通过精细化设计,为每个年龄段的游客量身打造活动空间。
北小河公园:全龄式无界花园生活示范区
北小河公园以“樱花将灿、小河之光”为愿景,对园内约6.4公顷区域进行全龄友好综合性提升,致力于打造集花园办公、花园潮流、运动休闲等多功能场景于一体的全龄式无界花园生活示范区。
北小河公园一角(央广网发 朝阳区园林绿化局供图)
公园通过增加全龄服务设施、补足全龄活动空间、拆围透绿提升界面形象、改善儿童活动场地和适老化活动场地等措施,全面提升服务功能。
改造后的北小河公园呈现“一带两区”的清晰格局。“一带”为城市活力带。开放焕新城市界面,实现公园与城市的无界互融。“两区”分别为花园休闲区、阳光运动区。地标性构筑物小河律韵景观廊架、水磨石大地景观,成为镶嵌在自然中的活力集聚点,还进一步强化植物风貌,突出北小河樱花特色并营造四季变换的绚丽植物景观。
大望京公园:构建滨水空间与康养区域
大望京公园分为东园和西园,本次全龄友好改造范围位于东园,改造面积约6公顷。改造中对整个园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通过彩化沿街景观、完善公园慢行系统以及适老化改造等建设“两岸、一环、两区”的景观结构。
“两岸”为全龄活力水岸和城市绿岸。全龄活力水岸串联起北小河水岸、如意湖、望京沟水岸,形成蓝绿融合、普惠大众的滨水空间。
“一环”为健康绿道环,通过完善公园慢行系统,串联起公园外部的北小河绿道和望京沟绿道,实现公园绿道与城市绿道衔接、贯通。
“两区”指儿童游乐区和森林康养区。儿童游乐区植入玫瑰相关IP,丰富亲子家庭活动空间;森林康养区则以适老化为特色,满足老人和弱势群体享受自然的需求。
华汇紫薇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精准设计
华汇紫薇园作为北京市紫薇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公园,建成于2007年,因建设时间较早,缺少运动设施。
本次改造以“紫薇听香”为主题,希望通过全龄友好改造,打造出面向所有人群的优质公共空间。
改造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对公园活动场地进行有区别、有层次的设计和建设。划分为以力量型运动及有氧运动为主的青少年活动场地;适宜照看儿童,同时可满足休闲活动需求的中年活动场地;为老年人提供养生游乐活动,如健身、太极拳、书法、园艺、棋类活动等的老年活动场地和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群体活动和交往需求的复合型混龄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