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山里,我找到了最奢侈的东西
创始人
2025-11-15 12:48:44

陈静

清晨五点半,我是在鸟鸣中醒来的。

当第一缕天光漫过东边的山脊,我的山中院落便在这温柔的洗礼中苏醒了。

树上停着两只麻雀,歪着头看我。我生起灶火,劈柴声惊飞了它们。

晨雾中看露珠在冬萝卜的叶片上滚动,能体会到周敦颐“观天地生物气象”的心绪。那些细微的生命律动,比屏幕上的任何信息都更滋养心神。

午后,我在躺椅上晒太阳时沉沉睡去。醒来时,斜阳将老杏树的影子拉得老长,一只松鼠正从容地拾取落地的果实。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无所事事的午后,这被“浪费”的时光,不就是《华盛顿邮报》所列举的奢侈品吗?——“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黄昏时漫步山径,不必追问终点,只随着兴致走走停停。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在这无目的的徜徉中,我仿佛真的成了这片山水的知己。

最奢侈的是夜晚。当城市的朋友们在朋友圈抱怨失眠时,我正枕着满山松涛入睡。偶尔半夜醒来,就披衣起身,看月亮慢慢走过院子。古人把"候月"列为雅事,果然妙不可言——那清辉洒在石阶上,像一层薄霜,却又暖在心里。

山居让我重新认识了"需要"与"想要"。

人真正需要的,确实只是阳光、空气和水。这里的阳光不收费,却慷慨地成熟了我的蔬果;空气不要钱,却饱含松针与野花的芬芳;井水免费,却比任何矿泉水都甘甜。而那些拼命追逐的——房子,车子,鲜衣,美食……在山居生活中都失去了意义。

山里最不值钱的是时间,最值钱的也是时间。在这里,我拥有了大把的时间去观察一朵云聚散的无心,去等待一颗果子成熟的自然。

这山中院落予我的珍宝,并非是逃离现代生活的避世幻想,而是一种回归到阳光、空气、水这些生命最本真的需求;回归到悠闲、自由、时间这些灵魂最渴望的奢侈。在这里,我终于懂得,真正的富足,不是拥有了更多,而是需要得更少;不是轰轰烈烈的占有,而是与万物共呼吸的安然。

社会学家李银河老师说:真正的奢侈品,是悠闲,是自由,是时间;是舒适的身体和精神的愉悦;是“饱满的兴致”,是那种不为功利、只为纯粹的喜好而焕发的神采;是生命可以自主挥洒、不受外部日程表催逼的广阔地带。它们关乎生命的质地与灵魂的丰盈,它们不是通过购买获得的,而是在某个放下执念的瞬间,自然降临的。

可现实是,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却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弄丢了,却用毕生精力去追逐那些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

《中庸》里描绘的治国理想,末端也是落于“休休如也”,那是一种何等从容安适的气象。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把与自然山水相融的闲适,刻入了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图谱。这份“悠闲”,并非懒散的代名词,而是生命节奏与天地韵律的和谐共振。它是无用的,却又是大用,滋养着中国文化与艺术的根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悠闲是一切哲学的唯一生母”。在那片蔚蓝的爱琴海畔,自由民的“闲暇”,是参与城邦事务、进行哲学思辨的基石。他们的广场与学园,便是这种高尚悠闲的孵化场。他强调休闲的本质是自由、非功利的精神状态,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苏格拉底则批判“智者派”将哲学沦为职业工具,他强调哲学应追求永恒的善与生活满意度 。 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均诞生于这种文化氛围中。

泰戈尔的《飞鸟集》也蕴含丰富的自由哲理:“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表达对自由的向往,暗示生命形态的局限性与超越渴望。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的十大奢侈品,没有一件与物质有关。排在首位的是“生命的觉悟与开悟”,还有“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回归自然”,“走遍天下的气魄”,“安稳平和的睡眠”…这清单像一束光,照进我们习以为常的物欲深谷,令人恍惚间若有所失,若有所得。

然而,这古今中外的“悠然”咏叹,落到我们现代社会里,却常常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我们拥有了古人难以想象的物质丰裕,却再难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去听一夜雨打芭蕉,去待一树梅花盛开。我们跑得越来越快,道路越来越宽,但灵魂安放的空间,却似乎变得越来越狭小。

夜深了,“唧唧,啾啾”,夜虫在房角低吟浅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我关掉最后一盏灯,让月光满满地流进屋里。明天,山雀还是会准时叫我起床,篱下的菊花又会开出几朵,井水依然清甜。

原来,当我门不再追逐那些所谓的奢侈品时,它们反而悄悄地来到了我的生活里。阳光、空气、水,平凡而富足的日子。当我们的心灵能时常浸润于这种自足的丰盈时,我们便不再是那个在消费主义乐园里疲于奔命的、饥饿的灵魂,而是懂得在“五斗米”与“窗前月”之间寻得平衡的完整而自由的人。

真正的奢侈,归根结底,是一种“无用的能力”。它是在人人都在谈论“有用”的投入与产出时,你能心安理得地享受那“无用”的片刻,那午后的发呆,那漫无目的的散步,那与盈利无关的纯粹爱好。它是在普遍焦虑的时代,能守护内心“安稳与平和”的定力。它要求社会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能为人的精神生活“托底”,保障其拥有发展这种“奢侈”的基本空间与时间。

而今夜,这半床月光,一枕清风,与这漫无边际的沉思,于我,便是千金不换的奢侈了。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本旅游类股大幅下挫,日专家:... 当地时间11月17日,东京股市于早段下跌,日经平均指数一度失守5万点大关,其中日本旅游类股大幅下挫,...
省里点名表扬!淄博这3处宝藏地...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 2024-2025年度 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淄博有三水...
北京口碑最好的5个旅行社|交通... 家人们,计划去北京旅游时,是不是一想到复杂的交通换乘就头大?算路线算到崩溃,生怕在交通上浪费太多时间...
北京正规旅行社排行榜|做攻略看... 宝子们,是不是每次计划旅游时,做攻略都做到头大?各种景点、交通、住宿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别担心,今天就...
呼和浩特青城公园摩天轮:藏传寺... 你敢相信吗?在藏传佛教寺庙的飞檐翘角旁,一座40米高的摩天轮正在缓缓旋转。这不是电影特效,而是呼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