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认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达是由于靠近海洋,有利于贸易和运输。
但是事实真的会是这样吗?
数据怎么样?东部沿海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5%,但是根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它们的GDP占到了52.1%,总量约为64万亿元,和其他85%国土的GDP差不多。
差距很大,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人说是沿海的原因,但是世界上有很多沿海国家很穷,比如亚洲的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它们都有很长的海岸线,却仍然是世界上贫困的国家之一。
这也就说明沿海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要挖得更深一些。
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中国东部沿海各个省的经济规模要比其他地区大很多,以2024年的数据为例,广东、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GDP都超过了5万亿元,全国共有11个省份超过5万亿元,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GDP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但是国土面积较小。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不平衡就很明显了。西部和中部地区发展速度较慢,资源分布比较零散,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东部地区有很多工厂、港口以及外资。为什么东部最先起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为因素促成的。
沿海的优势其实并不存在
沿海地区也有好处,海运便宜,全球贸易方便。但这也远远不够。亚洲有很多沿海国家没有发展起来。
孟加拉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人均GDP只有2700美元左右,贫困率高,原因包括内战以及政策的问题。缅甸沿海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GDP不足1500美元。
巴基斯坦有阿拉伯海港口,但是腐败严重、基础设施差,所以一直停留在贫困线上。
相比之下,日本、韩国都是资源匮乏的岛国,但它们已经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地理属于基础,但是并不起决定作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并不是因为有海,而是用对了方法。
政策制度才是主要推动力
中国东部的崛起,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倾斜。
1980年,国家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又加上了海南,共5个。这些地方有税收减免、外资容易进来、土地政策灵活等优势。结果外资大量涌入,工厂遍地都是。
深圳从1980年2.7亿的GDP增长到2023年的3.46万亿元,翻了上万倍。全世界共有4300多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是最成功的。
该政策使东部地区率先富裕起来,吸引人口、技术、资金流入,产生强者愈强的效果。
现在国家看到不均衡的问题后,推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这些战略也在帮助其他地区追赶,实现更均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