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无锡的林先生踏入“九号营地”的瞬间,便感受到了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待客的细腻心思——漫天飞雪成为最美的布景,而帐篷内升腾的暖意,则是对远方客人最诚挚的问候。
80多平方米的露营帐篷温暖如春。
初见即惊艳,浪漫藏着贴心
11月8日中午,林先生刚推开车门,冰凉的空气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而下一秒,他就被九号营地的“气场”结结实实震住了。漫天飞雪如柳絮般轻盈飘落,几十顶颜色各异的帐篷错落有致地铺展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明黄、浅蓝、墨绿的外帐与皑皑白雪相映成趣,远远望去,像极了童话世界里的梦幻场景。
用于冬季露营的帐篷。
“因为有生意往来,我来过哈尔滨几次,都是忙着谈工作、赶行程,在初冬的季节来露营地玩,还真是头一回!”林先生语气里满是新奇与惊叹。他立刻掏出手机打开视频聊天,对着屏幕那头的朋友“炫”了起来:“前几次到哈市都为生意,这次初冬露营,感受到了冰城特别的风景。”
林先生的手机镜头缓缓掠过雪地里的帐篷阵列、围炉旁整齐的木柴,还有被精心布置的铜火锅和涮品,他的声音里满是欢喜:“你看这雪落帐篷,听这炭火噼啪,今晚我们围炉煮酒、火锅言欢,外面是冰天雪地,屋里是暖意融融,这便是北国冬日的极致浪漫。”
手切羊肉、蘸酱菜成了必选菜。
把“寒冷”变特色,细节拉满安全感
营地负责人李铭锋已经无数次见到客人这种难以抑制的兴奋模样,他一边忙着布置菜品,一边向记者介绍:“哈尔滨的冬天冷,但咱们待客的心不能冷。”李铭锋说,营地的核心思路就是把“寒冷”变成独特卖点来经营,让游客既能感受冬日浪漫,又能住得安心、玩得惬意。
在帐篷内赏雪,感受哈尔滨的冬季浪漫。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营地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每顶帐篷下面都搭建了地台,还配备了三层保暖设施,帐内标配燃柴壁炉或燃油暖风,即便室外零下30℃,帐篷内也能保持24℃温度。针对外地游客不熟悉柴火炉操作的情况,营地在每顶帐篷内安装了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安全数值时就会启动高音警报,并安排了工作人员定时巡查,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
记者走进一顶使用面积约80平方米的大帐篷,立刻被里面的布置吸引了。波西米亚风格的天幕挂布搭配满天星灯饰,氛围感直接拉满;角落里的自动投料取暖炉,能为300平方米的空间持续供暖;卡拉OK机、麻将桌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无论是想放声高歌还是好友小聚,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式。而围炉煮茶、雪地火锅、雪地家庭派对等专属项目,更是让游客在冰天雪地里,既能体验冬日特有的乐趣,又能感受到满满的暖意。
宾至如归,是看得见的用心
从下车时工作人员主动接过行李、递上热姜茶,到入住时详细讲解三层保暖帐篷、一氧化碳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再到用餐时贴心推荐雪地火锅、围炉煮茶等特色项目,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精准戳中了游客对冬日露营的期待与顾虑。“本来还担心冬天露营又冷又不安全,来了才发现,保暖有地台+壁炉+厚毛毯三重保障,安全有报警器+专人巡查双重守护,连娱乐都有K歌、麻将、雪地篝火等,完全超出预期!”林先生笑着表示,这里没有冬日露营的狼狈,只有“雪落帐篷外,暖意满帐中”的惬意,这种把寒冷变成特色的巧思,比单纯的美景更让人记忆深刻。
室温25℃的冬季帐篷。
李铭锋表示,营地的初衷就是让外地游客不用迁就冬天的寒冷,反而能享受冬天的独特。“我们不只是提供一个露营地,更是打造‘雪景+暖居+特色体验’的专属场景——别人避之不及的严寒,在我们这儿是围炉煮酒的浪漫背景;别人担心的露营不便,我们会用细节一一化解。”
据了解,除了九号营地以外,在阿城区、宾县、呼兰区等区域,还有多家营地提供冬季寒地露营,形成了冰城冬季文旅的特色集群。阿城区平山镇附近一处露营基地的负责人王磊告诉记者:“我们和九号营地的思路不谋而合,都是把‘寒冷’当成核心特色来做文章。”他介绍,他们营地依托周边的山林雪景,打造了“雪地徒步+林间露营”的组合体验,游客可以白天踩着积雪穿越林海,欣赏雾凇挂枝的美景,晚上回到营地就能钻进配备了电热炕和独立供暖系统的帐篷,围着炭火烤羊腿、煮奶茶。“针对南方游客怕冷、不熟悉雪地环境的情况,我们还准备了防滑鞋套、暖宝宝、热姜茶等贴心物资,封闭营地都有专人值守,随时解决游客的需求。”王磊说。
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帐篷外安装红外线报警装置。
如今,来哈尔滨的游客又多了一种体验方式。不必刻意对抗严寒,而是坐在温暖的帐篷里,看雪花静静飘落,用另一种节奏感受北国的冬天。这些散落在冰天雪地里的温暖空间,正为哈尔滨的冬季增添着新的魅力。
来源:哈尔滨日报
记者:杨大维文/摄/视频
编辑:郑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