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华夏文明在这里从未褪色
创始人
2025-11-10 08:50:31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吴承启

公元前139年,张骞凿空西域,敦煌自此登上世界文明交汇的舞台。

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宕泉河西岸开窟修行,莫高窟由此诞生。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连续营造,千年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石窟群,成为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佛教艺术明珠。

莫高窟洞窟群远景  

当灯束打在莫高窟崖壁,45000平方米壁画像一条被瞬间点亮的“时空丝绸”,从十六国一路铺到宋元。驼铃远去,胡旋舞歇,但墙壁上的中国仍在“呼吸”。

莫高窟标志性的九层楼建筑-第96窟(敦煌研究院供图)

10月31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敦煌,走进莫高窟,感受华夏文明从未中断过的心跳。

莫高窟第130窟-壁画数字化采集工作照(敦煌研究院供图)  

把钟表拨回公元366年。第275窟北壁,有位脚生火焰的“交脚弥勒”,嘴角含笑,俯视众生。他身上的金粉大半已剥落,却正好露出北凉画师以“铁线描”勾勒的衣纹,一笔不改、一气呵成,被称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口“元气”。从这一笔开始,莫高窟连续画了1000年,朝代更替,画工却前赴后继,在洞窟里为华夏文明建立了一条永不中断的时间轴。

莫高窟第45窟-南壁-观音经变之胡商遇盗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走进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中国故事”数不胜数。其中,张骞“两次出使”被画进佛经——第323窟南壁:汉武帝骑骏马送别张骞,榜题却写着“佛图调迎佛本起”。佛教把丝路开拓者“借”来当护法,中国史与印度史在墙上握手言和。

在第257窟,九色鹿本生壁画中,八个连环画系统讲述了“善有善报”。透过壁画,人们可以看到北魏画师把印度寓言搬到了遥远的东方,鹿王脚下是敦煌常见的胡杨与红柳,西北的沙尘感扑面而来。

莫高窟第148窟-西壁-涅槃变之佛陀出殡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第156窟的张议潮出行图,则是“晚唐河西新闻联播”:鼓角齐鸣、旌旗蔽日,地方长官与宋国夫人各骑高头大马,仪仗队里竟有“杂技百戏”——竿上飞人、盘中旋舞,把世俗欢乐塞进佛国世界。

在第172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出现一座歇山顶角楼:正脊两端鸱尾高翘,斗栱出跳四下,与明清故宫太和殿同一规制。栏杆却绘有波斯联珠纹,瓦当又刻着汉瓦“长生未央”字样,而这正是胡汉合奏,正是大唐的“混血美学”。

……

莫高窟第96窟侧面 

跟随时光投印在洞窟墙壁上的画卷,人们可以回望千年前的繁华,品析朝代更迭的波澜,透视先民们的生活。可以说,古代画师们用颜料和画笔,在宕泉河西岸的崖壁上留下了精美绝伦的作品,留下了中华文明不断延续的线条与色彩。

这些壁画,有的表现佛陀、菩萨、弟子等单身画像(尊像画),有的叙述释迦牟尼从入胎到成佛的故事画,有的表现佛陀本生、因缘、史迹等。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高度,更提供了宗教信仰、政治斗争、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生产生活、建筑服饰等演变形象资料,是极为珍贵的中华文明遗产、人类文明遗产。

莫高窟洞窟群近景 

1944年,常书鸿把“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牌子挂在莫高窟九层楼前。80年来,一代代莫高窟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潜心保护、研究、弘扬,让敦煌文物得到有效、科学的保护与治理。

80年后的今天,数字扫描精度达到50微米,AI算法为壁画“配眼镜”,裂缝、霉斑、空鼓被一一标红,再加上“最小干预”修复师的手工补笔,让千年的沧桑与辉煌在新时代闪耀新的光芒。

莫高窟入口区域的代表性景观 

走出莫高窟,暖阳下的九层楼像戈壁滩上的一幅“中国画”。壁画不会说话,却用颜色与线条告诉世界:何以中国?在敦煌,在墙上,在人们仰头凝视壁画的那一刻,中国已然数千年,且从未褪色。

责任编辑:王辉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31日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丨寻美榆林窟:水月观音壁画演绎跨越千年艺术传奇
  • 2025年10月29日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高台骆驼城遗址的汉唐遗响
  • 2025年10月28日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张掖启动
  • 2024年07月29日 动画 | 穿越时空 看敦煌壁画里的“运动健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双语:不需要“爬”的莽山,却拥... 开栏语 三湘四水,县域热土。这里奔涌着湖南经济最深沉、最活跃的力量。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湖南县域经济...
城市公园改造完成,市民休闲空间... 在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公园作为城市的一片绿洲,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之地,更是市民们放松身心、...
昌都文旅走进闽南闽都,“藏东明... 11月6日至7日,由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昌都市茶马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藏东...
旅行:与自然对话,探寻小众美景... 旅行,并非仅仅是地理位置发生移动,更是心灵跟自然展开深度对话。于多年旅行经历当中,我发觉真正的美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