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州朋友家做客,除了游西湖,便是爬径山。作为“中国茶都”,杭州处处浸润着茶的韵味,而径山,正是那茶香最浓郁的地方。朋友和我都爱茶,第二天一早,就兴致勃勃地直奔径山古道而去。
出城不久,车子便一头扎进径山的怀抱。茶绿竹明,山间的空气一下子清润起来。我们从村委会边上开始徒步,一路上绿竹掩映,茶园层叠。路边的柿子树上硕果累累,像一盏盏小灯笼。一只喜鹊落在枝头,尾巴俏皮地一点一点,冲着我们叫个不停,仿佛在护着它的美食,生怕我们抢了去。虽然茶山依旧绿意盎然,但这些成熟的柿子,还有时浓时淡的桂花香,都在提醒我们,已是深秋了。
刚进古道,就听见前面有游人放开嗓子喊:“大径山——我来啦——”声音拖得长长的,带着欢快的颤音。我们也受了感染,步子不由得轻快起来。这条千年古道顺着山势逶迤而上,石阶透出古朴的质感。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漏下来,金光浸着古道。茶垄叠翠,秋光在叶尖流转,整座山峦被笼在澄澈的天光里。
在半山亭小憩,凭栏远望,近处是整齐的茶垄,远处是起伏的山峦。眼前这片茶山美景,是径山茶人一代代吃辛吃苦才培育出来的。一群麻雀在茶丛间争闹,叽叽喳喳声此起彼伏,片刻后又振翅掠上竹林。那扑翅声熟悉又悦耳,让人心生欢喜。晴空下,天上的云被风揉成一缕缕淡淡的白,悠悠地飘着。
路上遇见几处古迹,最吸引我的是东坡洗砚池。据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曾在此洗笔涤砚。池水不竭,倒映着天光云影与周遭草木,墨色仿佛早已沁入池底青石,千年未散。
终于到了径山寺。此时正是一年中银杏最美的时节。这短短几周的金色时光,足以让银杏成为任何园林与寺院里当之无愧的主角,径山寺也不例外。一棵棵古银杏矗立在寺中,秋阳斜照,层叠的叶片如无数金黄的小扇子在风中摇曳。寺中的这些银杏受到精心照料,每到深秋,便缔造出一场视觉盛宴。游人纷纷前来,赏景品茶,沉浸在这金色的祥和里。
美丽的事物总会令人心驰神往。伫立山巅,秋日的光线像蜜一样浓稠,缓缓流淌过茶山与寺院的屋顶,为一切罩上了光环。
径山寺始建于唐代,开山祖师为法钦。南宋时期,该寺被评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穿过古松掩映的山门,发现寺旁贴心地备着免费绿茶,供游人解渴。我们欣然接过一杯,慢慢饮尽。随后步入斋堂,点了一碗素面,青菜、香菇、竹笋铺得满满,味道清淡却鲜爽。爬山带来的疲乏,真真切切地被这碗熨帖的热汤面化解了。
坐在石阶上歇息时,朋友聊起径山的茶文化。早在唐代,这里的饮茶之风已盛。至宋,随着制茶技艺与饮茶方式的革新,斗茶之俗应运而生。斗茶所用的方法叫点茶,即将茶碾为细末,以沸水调和击拂。这种当时流行的点茶法在径山尤为盛行,此风延续至今。
从径山寺沿着徒步绿道下山,十多公里的环线,走走停停,不觉已是下午。我们驱车来到径山茶文化公园,这里集餐饮、住宿、点茶与汉服体验于一体,是沉浸式感受茶文化的好地方。
亲手体验了点茶后,我们索性把茶具搬到山亭里,悠闲地喝起了盖碗泡的径山茶。山亭中间摆着一张圆桌、几张藤椅,正对着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园。一只花猫蜷在一边打盹,安闲自在。在这里,可以静心品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任由思绪随风飘远。
午后喝上一杯茶,一下午人都很精神。径山茶的滋味确实特别,茶汤嫩黄透亮,香气随着茶烟飘逸。入口微微带涩,片刻之后,清香充盈唇齿之间,直透心脾,留下满口清爽。那是一种山泉般的纯净与清甜,是江南山水的味道。我们慢慢品着茶,看茶园里的小鸟时起时落,看深秋的云影缓缓流转,天南地北地闲聊。我特意买了一盒径山茶,既当作日常的口粮茶,也当作对江南风物的一份念想。
径山也是抹茶的产地,被誉为“中华抹茶之源”。如今,抹茶饮品深受年轻人喜爱。几个身着汉服的女孩手捧抹茶红豆饮、抹茶冰淇淋,说说笑笑地走过。我也点了一杯抹茶拿铁,色如翡翠,茶味浓厚。生在大别山,我对茶并不陌生,父母更是每日不离茶。但径山的茶,让我对茶有了全新的理解。
晚餐时分,朋友点了满满一桌菜:古道培鸡、双溪隐鱼、径山茶香肉……我看着一桌的菜,连忙说:“太多了,吃不了。”朋友笑道:“这些菜都是径山的特色,既来了,总要叫你领略一下径山的好处。”我也笑了:“已经领略够多了,再这样下去,我可要赖在这里不走了。”
服务员端出的每道菜都做得精致气派。特别是应景的径山茶香肉,选用径山土猪五花肉和径山茶,以泉水慢炖,肉质酥烂,茶香融入肉中。夹一块咀嚼,香中带甘,滋味绝佳。主食来一碗杭州片儿川,面条筋道,汤头鲜美。就连点心蟹黄汤包也让人垂涎,咬开外皮,鲜美的汤汁流溢而出。这一餐,不仅美了口腹,还满足了感官之乐。这种雅致细腻的体验,也正是江南菜的魅力所在。
夜宿山中,是我特别期待的。圆得惊人的月亮探出山头,照临山谷。我轻叹出声,那一刻恍惚置身仙境。月色清凉,银辉如水流泻,仿佛能听见它在流动的声响。竹林里,偶尔传来一声夜鸟的梦呓。蟋蟀在茶丛间、石缝下吟唱,声音细微却充满生气。
夜深了,整座山在黑暗中渐渐沉睡,人也不由得打起了哈欠。躺在客栈的木床上,四下一片宁静。身体渐渐松散,融进这茶山与月色中。闭上眼睛,最后闪过的念头是:茶山望月,桂香入梦。
这便是在径山的一日了。
下期征稿丨小雪
11月22日,我们将迎来小雪节气。《中国旅游报》“跟着节气游中国”专栏拟推出相关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征稿范围:小雪节气概述,或相关文化、旅游、民俗、美食稿件。
稿件字数:1000—1500字
截稿时间:2025年11月18日
收稿邮箱:lf@ctnews.cn(邮件标题请注明“小雪”)
温馨提示:来稿请务必原创首投,请勿发送旧稿或一稿多投。请附录投稿人真实姓名、地址、邮编(或邮储银行账号、开户行)、身份证号、手机号,以便稿件发表后寄送稿酬。
摄影丨吴娟
编辑丨栖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