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游“牛头烟雨” 赏山海画卷
创始人
2025-10-30 11:46:10

烟雨朦胧中,山海台州展开一幅水墨长卷。近日,随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新“海门八景”正式发布,位列八景之首的“牛头烟雨”(即牛头颈山)再度成为焦点。这座形似巨牛饮江的山峦,以烟雨奇观为表,以千年文脉为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在此感受自然与历史的交响。

牛头颈山坐落于椒江入海口南岸,山体延伸入江,状如牛头,与北岸小圆山对峙,势成关隘,状如大门,“海门”因此得名。这里江面骤窄,潮涌湍急,每逢细雨霏霏或晨雾弥漫,山峦隐现于水汽之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晴日能观碧海金沙、舟帆竞流,雨时可见烟波浩渺、云卷云舒。”当地文史专家、台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王康艺介绍,牛头颈山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观赏江海交汇、日落晚霞的绝佳地点,也构成了当年海门“子丑把关”的奇景。游客登临山顶,既可俯瞰椒江奔涌入海,远眺现代地标椒江二桥如“飞虹”跨江,亦能感受渔舟唱晚、海风拂面、浪涛拍岸的磅礴气象。

“牛头烟雨”之美,不仅在于自然奇观,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旧时便被誉为“海门八景”之一。元代末年,刘伯温勘察此地后建言:“牛头颈与小圆山对峙如阙,当设关卫之。”自此,牛头颈山作为“海门关”组成部分,成为浙东海防要塞。明代抗倭时期,此处驻守水师、修筑炮台,至今山腰仍存遗址。清同治四年(1865年),牛头颈塔依山而建,与对岸小圆山塔构成“海门双塔”。这座六面七级砖石古塔,曾是商船进出椒江的导航标志。

陈晨光 摄。椒江区海门街道供图

“双塔连线即为主航道中线,夜间塔顶悬灯引航,见证古代航运智慧。”王康艺轻抚塔身斑驳的砖石说道。如今,牛头颈塔已成为台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虽塔刹已损,但残高10.3米的塔体依然矗立,默默诉说往昔。

新“海门八景”的发布,为“牛头烟雨”注入新活力。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分享着烟雨中的古塔剪影、江口日落与大桥辉映的短视频,标签“#牛头烟雨”阅读量持续攀升。来自杭州的游客李女士坦言:“我们在攻略里看到这里能同时拍到古塔和灯塔,还能拍到气势如虹的椒江二桥,有种穿越时空的震撼。”

对于老海门人而言,牛头颈山更饱含情感记忆。“我年轻时常在山上望远,看渔船借双塔导航归港。”当地一位知名文化学者感慨,“如今古塔依旧,但眼前已是巨轮穿梭、大桥飞架的新景象。”

夕阳西下,游客渐渐散去。牛头颈山上,古塔静默,灯塔伫立,俯瞰着江流千年不息。远处,椒江二桥华灯初上,车流如织,与塔影交织成一幅古今交融的画卷。

从海防关隘到航运枢纽,从文人吟咏的“八景”到网红打卡地,“牛头烟雨”始终是椒江“山海之城”灵魂的见证。正如王康艺所言:“这里的一石一塔,既刻着保家卫国的历史,也映照着向海图强的未来。”(罗学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双语:不需要“爬”的莽山,却拥... 开栏语 三湘四水,县域热土。这里奔涌着湖南经济最深沉、最活跃的力量。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湖南县域经济...
城市公园改造完成,市民休闲空间... 在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公园作为城市的一片绿洲,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之地,更是市民们放松身心、...
昌都文旅走进闽南闽都,“藏东明... 11月6日至7日,由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昌都市茶马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藏东...
旅行:与自然对话,探寻小众美景... 旅行,并非仅仅是地理位置发生移动,更是心灵跟自然展开深度对话。于多年旅行经历当中,我发觉真正的美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