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武功山户外IP破圈之路
创始人
2025-10-19 02:44:13

秋阳把江西萍乡武功山十万亩高山草甸染成暖金色。苏虎背着登山包踏上了熟悉的正穿路线——这是他第116次攀登这座山。“2005年第一次来,住的是铁皮房,那种站在草甸上吹风、仰望满天星辰的自由,我记了二十年。”作为户外俱乐部群主,二十年来,苏虎和上千名小伙伴来武功山徒步,连株洲挑战珠峰的达人,都把这里当训练基地了。

而就在不久前,这片苏虎熟稔的草甸,还是另一番沸腾景象:萍乡武功山第十八届帐篷季期间,日均2万人次游客扎营云端,以周边省份为核心形成客流主力,湖南游客占比达32%,俄罗斯、奥地利等20国驴友专程奔赴;单日露营服务营收突破13.32万元,山下民宿入住率超95%——四百年前徐霞客笔下千峰嵯峨的武功山,怎么就从苏虎记忆里的“小众秘境”,变成了年轻人口中“一生必去的户外天堂”?十八年的破圈之路,藏在每一次“敢不同”的选择里。

破局:4000人的小众聚会,踩中户外风口

2008 年之前,武功山有点“尴尬”。坐拥全球同纬度最大高山草甸,却陷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突出”的困境里——试过往选秀活动、宗教文化上靠,也想做养生主题,游客来了打个卡就走,留不住人。时任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纪工委副书记的严刚,在景区工作十余年,深深了解“天上草原”有好底子,但是“没有五岳、黄山、庐山的名气,再走传统观光老路,永远只能当‘背景板’。”

转机藏在驴友的博客里。当时严刚和同事们敏锐地发现,户外圈也早有“北太白、南武功”的说法,不少户外爱好者喜欢来武功山徒步,在还在论坛分享穿越攻略。再一看行业数据:2008年国内户外爱好者突破2000万,俱乐部超1.5 万家,年增速近 30%,山地旅游的主体就是年轻人,他们的热爱和分享对户外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严刚开心地说,“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2008年9月13日,首届武功山帐篷节悄然启幕。没搞华丽宣传,就靠中华户外网和几家俱乐部招募,4000多名驴友背着帐篷直奔观音宕。他们在山顶挥国旗,星空下聊旅途,把“户外活力”第一次种进了这片山野。那时没人想到,这场只办两天的小众聚会,会成为后来的“户外IP ”种子。

接下来的几年,武功山慢慢摸准了节奏。2009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上“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依旧“藏于深闺”,但景区没慌——办了帐篷节,他们认准了一定得抓牢“户外”核心。2011年第三届帐篷节迎来关键一跃: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指导,升格为 “全国露营大会”,中国户外运动基地也落了地;2013年,武功山帐篷节照片入选了美国《时代》杂志年度全球“最惊奇照片”;2014年拿下“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称号,获得央视、法国《费加罗报》关注。武功山的“户外标签”终于立住了。

进阶:把露营玩成“全季全域”盛宴

2018年10月,海拔1600米的星空栈道上,一条由721顶帐篷搭设组成的长度1482.44米的美丽奇观,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帐篷队列”,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武功山的帐篷再次获得世界关注。之后的武功山,更是把 “露营” 玩出了新高度。举办十八届帐篷节以来,它完成了三次关键升级,从“小众活动”变成了“全域文旅大餐”。

从“两三天”到“三个月”,内容装满新鲜感。早期帐篷节就两天,现在直接拉长到7至9月的“帐篷季”,再到国庆假期结束才算告一段落。日出音乐会唤醒清晨,航拍摄影赛让游客当“摄影师”,帐篷设计大赛拼创意,非遗傩舞和AI机器人同台互动……武功山给了无限种可能。2025年开幕式上,一段18年回忆录视频,让老驴友当场红了眼——原来武功山陪着这么多人成长。

“科技+服务”,新手也能轻松玩。2016年,景区规划首条官方徒步路线,目前,已经形成四个登山路口、数十条差异化路线格局,满足年轻人轻量化户外运动需求。以前登山靠“硬扛”,现在智慧步道能读心率,外骨骼机器人帮体力差的人登顶,AI数字人“驴悠悠”随时指路。山上烘干机、热水点等服务设施管够。有“00后”第一次来:“本来怕累,没想到连登顶都有助力,还拿到了专属登顶证书,太有仪式感了!”同时,景区实行严格的户外登山报备制度,依托客户端实时跟踪游客轨迹,如果1小时内游客位置无变化,会自动触发预警,应急人员会快速响应。

从“山上”到“山下”,带动一片消费,是最令人叫好的升级。以前游客只在山上转,山上除了帐篷也没有可玩可消费的场景。现在山下的竹海槽下、冰雪大世界、房车营地全火了。“山上观景,山下消费”成了新模式:星空音乐会千人大合唱,观音宕的烧烤区座无虚席,烤串啤酒行销到凌晨;槽下、石溪等村落搞“玩水+露营”,周边游客周末全往这冲;经营户外用品十年的易呈新,旺季一个月能卖300多顶帐篷,“防潮垫、手电筒根本不够卖”。

更惊喜的是山顶的“帐篷经济”辐射力。2025帐篷季活动整体拉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300万元,户外装备销量较上季度增长近五成,周边民宿入住率稳定在70%以上,商户日均消费额翻倍增长;而从更长期维度看,帐篷节已带动景区年接待户外运动爱好者突破百万人次,相关产业年收入超20亿元,更培育出百余家特色民宿,带动20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实现从“引客入山”到“引客入萍”的消费升级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坚守:草甸要保护,游客要温暖

2025年8月,青年演员王星越的一条社交动态在网络刷屏:他晒出武功山 “垃圾换奖牌”活动的证书和奖牌,配文“带走垃圾,留下脚印”,评论区瞬间被“跟着打卡”“武功山环保好样的” 填满。细细想来,这个走红的细节不算意外——所有热闹的背后,都有一份“把草甸留给未来”的坚守。

帐篷节起步时,武功山就把“生态”刻进了基因。首届帐篷节选在9月举办,不是随机定档,而是景区团队研判的结果:“9月,高山草甸进入休眠期,这时开展活动,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植被的干扰。” 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摄影记者李桂东拍了十几年帐篷节,有张照片特别出圈:翠绿山峦间云雾缠绕,游客沿着徒步道前行,两旁的草甸惬意生长——这就是我们要的“不打扰”。

随着帐篷节越办越大,保护措施也跟着“升级”。景区专门划定帐篷搭建区,用围栏实现分区管控,避免游客随意踩踏;每年活动结束后,生态修复专班都会带着草种、工具上山,补播被踩实的地块,监测土壤肥力;推广可降解餐具、设置分类垃圾桶,甚至把 “无痕山野” 理念写进营地须知。

现在,环保早已不是景区的 “独角戏”。武功山设立江西省首个 “绿色环保银行”,游客捡满一定量垃圾就能换奖牌、景区门票,截至2025年,已有6.38万名游客参与其中。从明星示范到游客自觉,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武功山的草甸,就这样在“热闹”与“守护”中保持着美好旺盛的生命力。

启示:武功山的“反内卷”密码

回看武功山的十八年,其实就做对了三件事:不跟别人抢“观光蛋糕”,专做“户外细分”;不搞“一锤子买卖”,把“一次露营”变成“全季全域文旅”;不丢“生态和人文”,守住长远发展的根。

现在的武功山,春可徒步、夏可溯溪、秋可露营、冬能滑雪,国际越野赛、自行车赛轮番上演。未来它还将串联赣湘12个景区,发展“大武功山户外圈”——但不管怎么发展,守护那十万亩高山草甸和对游客的初心,始终是不变的核心。

有人把登顶金顶当18岁成人礼,有人来了100多次还会再来,有人在星空下抛掉城市的喧嚣……武功山的帐篷,每一顶都装着不同的故事。十八年过去,它从“非著名山峰” 变成“户外IP顶流”,带来全网话题播放数百亿次的热度,靠的不是运气,是找对方向后的坚持——这或许就是给山地景区的“破圈模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算法快速识别个体!黑龙江首...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近年来,我国境内的东北虎豹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持续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2...
探寻河南古镇魅力:四大旅游景点... 其中,朱仙镇古城墙、朱仙镇文庙、朱仙镇清真寺等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街道上,仿佛能听...
香港客人,造访诗画上饶!风景独... 10月12日至18日,上饶市风景独好旅行社迎来了12位香港客人,开启了一场为期一周的赣饶探寻之旅。从...
南宁热门景点攻略:必游风景区与... 其中,邕江大桥是南宁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桥上风光旖旎,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三、明秀园风景区明秀园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