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虽然国民政府通过北伐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地方上依然存在着超过100个军阀势力。其中,桂系军阀无疑是最具特色且最有实力的一个。而桂系之所以能崛起并保持强大,不仅因为三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的卓越才能,还因为桂系的军队素有勇猛善战的传统。
广西作为中国的边陲省份,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的地区。自明代开始,广西的战士就以勇猛著称,尤其是被称为“广西狼兵”的精锐部队,曾在多次战争中屡建奇功,甚至连满洲的八旗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广西的军队为洪秀全和杨秀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迅速横扫大半个中国,清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清朝曾因此恨得牙痒痒,曾国藩甚至发誓:“唯广西兵不赦。”
进入近代,广西的军队继续保持其战斗传统,并在国民革命的浪潮中,逐渐发展成了新的桂系军阀。说到新桂系,就不得不提到旧桂系的领袖陆荣廷,辛亥革命后他曾任广西都督。李宗仁起初是陆荣廷的下属,但在1923年,陆荣廷图谋进攻广州,而李宗仁却怀有自立门户的雄心。于是,李宗仁与白崇禧、黄绍竑联合发动政变,将陆荣廷赶出了广西。此后,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三人共治广西,标志着新桂系的崛起。
1924年,新桂系加入国民革命,孙中山将桂系军改编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到了1925年秋,桂系三巨头联手消灭了陆荣廷的残余势力,完全统一了广西,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中坚力量,对北洋军阀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北伐战争中,桂系的第七军屡次在湖南、湖北与吴佩孚的军队,以及江西与孙传芳的军队作战,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北洋军的精锐。桂系军的胜利几乎是所向披靡,迅速攀上了军事声望的巅峰。
然而,由于桂系的强大,李宗仁和白崇禧对蒋介石心生嫉妒。他们认为,黄埔系在北伐中的战功不如自己,凭什么能占据中央的要职?两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于1929年爆发了武力冲突。在武汉之战中,桂系赖以成名的“钢七军”遭遇重大失利,在蒋介石的猛烈攻势下,第七军不战自溃,桂系一度从原本横跨南北的强大势力,迅速变得四分五裂。
尽管如此,桂系并未就此消失。中原大战爆发后,桂系再次联手冯玉祥、阎锡山等人反对蒋介石,进军湖南,企图重夺武汉和中原。然而,战局急转直下,桂军的后方被突然袭击,补给线被切断,最终只得撤回广西,彻底丧失了在中原争取一席之地的机会。
蒋介石原本意图彻底消灭桂系,但随着红色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蒋介石意识到共产党才是真正的威胁,因此决定与桂系和解,共同剿灭红军。在这种情况下,桂系既通过与蒋介石的合作争取粮草补给,又在剿共战役中保持适度“消极”,使得蒋介石无法如愿地彻底削弱红军。然而,桂系的领导人并不甘心充当蒋介石的附庸,他们的矛盾与自大最终导致了桂系的灭顶之灾。
抗战爆发后,桂系迅速投入战斗,尤其是在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中,桂军表现突出,屡次打击日军,展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抗战中,桂军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广西的军民共计牺牲百万,其中阵亡将士达50万以上。在这些战斗中,桂系展现了极高的战斗力和坚韧的精神,成为了国民政府的重要军事力量。
抗战胜利后,桂系的实力大增,成为了中国的最大地方军阀之一。然而,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桂系再次成为蒋介石的帮手,并多次与解放军交战。桂系军的强悍和不屈,给解放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战场上,他们勇猛善战,往往能发动猛烈的反击,给解放军带来很大的压力。然而,桂系的军纪腐败,战斗时常掠夺民众,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到了国共内战的后期,桂系军阀因自以为能凭借美国的支持与解放军抗衡,结果最终被解放军击败。在衡宝战役中,桂系主力遭遇惨败,钢七军几乎全军覆没。白崇禧逃回广西,而李宗仁则逃亡美国。最终,白崇禧依靠台湾的庇护度过余生,而李宗仁则在1969年回到大陆,受到热烈欢迎并于北京去世。
桂系军阀之所以强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坚强的军队和雄厚的地方实力,还因为他们继承了广西人民“全民皆兵”的传统,实行自卫、自给、自主的原则,将广西的男性几乎全部训练为军人。桂系的军队指挥系统简洁高效,士兵坚韧不拔,机动性强,使他们成为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军事势力。
然而,尽管桂系军阀在战场上屡创佳绩,但他们的视野过于局限,未能认清时代潮流。即使他们拥有强大的武力,也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最终在解放军的进攻下,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