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自然的季节更替中加上了浓烈的生活感。秋季一到,大家就会抱着竹匾迈出门槛,把辣椒、玉米等农作物拿出来晒,真的太治愈了。
当然,一提到晒秋,大家首先提到的就是婺源,可赶着秋天去实在是人会比较多。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挖到了一座同样有烟火气的爆冷晒秋城。
这里可能是唯一能打败江南秋景的地方,当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遇上秋日的落叶翩跹、金黄的稻田麦浪和满村热火朝天的晒秋,每一帧看过去都像一场视觉盛宴。
这里是徽商、徽墨和徽剧的发源地,有着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走进阡陌纵横的街巷,仿佛开启了一场与时空的对话。
这里有着发源于黄山的新安江穿城而过,秋日江水碧如翡翠,两岸层林尽染,与古老的村落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这里的晒秋把农耕文明与中华传统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红椒、玉米铺满百年土墙,灯笼柿悬挂如金雨,还有漫山盛开的菊花,太震撼了。
这里就是地处皖南的黄山歙县。从黄山到歙县,高铁8分钟直达,它虽然是一座小县城,却是古徽州的核心腹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晒秋也很盛大,很适合短途游。
古徽州的秋日盛景。
秋天来歙县,除了逛徽州古城外,看晒秋才是“正事儿”。从许村,昌溪古村,到阳产土楼,满眼都是晒秋的热闹,甚至比婺源还早一个月。
歙县秋日的水墨画卷。
除了晒秋,歙县的秋景也很美,可以乘船漫游新安江,看沿岸古村与江上渔灯交织,还可以去山间追日出云海,看秋日菊花铺成金黄油画。
寻味徽菜,一天炫8顿。
秋天是歙县风物最丰盛的季节,必吃的臭鳜鱼在秋季是最肥美的,再配上油煎的毛豆腐,直接炫饭3碗。还有石头粿、蟹壳黄烧饼、包袱饺、小馄饨等古早味的碳水小吃,一天炫8顿都不是问题。
有人文、有历史,还有最纯粹的乡土风情和承载着几代黄山人的美食,这个秋天,一定要来歙县逛吃一番呢。
01
歙县秋日古韵
不输婺源的晒秋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说的就是徽州古城了,这里有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走进斗山街就能看到水墨般的徽派建筑。还有古村落里充满诗意的晒秋,完全看不够。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叫歙县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了。
它曾是徽州府治所在地,被誉为“东南邹鲁”,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水路贸易的起点,见证了“无徽不成镇”的繁华。
古城内白墙黛瓦、街巷纵横,把徽派建筑的中式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踏上千年的斗山街,就能看到古老的马头墙、天井和砖雕了。
古城里的许国石坊还是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采用“歙县青”花岗岩榫卯结构,历经400年风雨依然屹立于此。
许村
这座始于东汉的古村落,比宏村早1000年,比西递村早850年,却低调得令人心疼。
许村不仅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还被称为是“徽州第一进士村”,千年里沉淀出48位进士,53位举人,文脉如村口的溪水,从未断流。
在秋日暖阳的映照下,它就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去高阳廊桥可以看到本地村民晒辣椒和玉米,生活感特别强。
建于明代的大观亭,有着罕见的八角三重檐歇山顶,登亭就可俯瞰村落与远山,尤其是傍晚时分去,实在是太美了。
许村的豆腐干,刚出炉的蟹壳黄烧饼也都是不可错过的小吃,几块钱就能拥有人间快乐。
昌溪古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当宏村挤满游客时,这座地处黄山脚下的“歙南第一村”,默默的把徽州最纯粹的秋韵勾勒出来了。
马头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新安江的支流昌溪穿村而过,白鸭戏水,老妪浣衣,千年古樟树落叶纷飞,仿佛一脚就踏进了吴冠中的画里。
一到秋日,村民们就会在建于明代的太湖祠前晒稻谷、菊花。坑古木桥上也铺满了辣椒、玉米、南瓜等农作物,晒秋的场景比婺源更原生态。
阳产土楼
阳产土楼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徽州古村落,也是整个歙县,晒秋最壮观的地方,出片率超高。
到了秋季,辣椒、玉米、南瓜在300多幢错落土墙上铺开,红黄橙绿交织,再配上远处层林尽染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徽州秋色画卷。
土楼本身也很有特色,黄墙黑瓦,依山层叠,错落有致,穿行于土楼群间,沿就可以感受到松驰感炸裂的山居生活。
如果在这边住一晚,清晨还可以看到薄雾笼罩山谷的场景,远看去就像是“皖南的布达拉宫”,很是壮观。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坐落于歙县的棠樾村,共有七座巨型石牌坊,分别按“忠、孝、节、义” 的顺序排列。
其中明代建造了三座,清代建造了四座,每座牌坊建造时都采用的是“歙县青”的石料,不用一钉一铆,至今依然屹立不倒。
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段鲍氏家族的故事,有鲍灿孝子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等。
在棠樾牌坊群的附近还有「鲍家花园」,这里是清代徽商鲍启运的私家花园,与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
整个花园以徽派盆景为主,搭配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很有江南雅韵。
02
歙县的秋景美成画
水墨皖南
歙县这座无名小城,真是把皖南的水墨感分毫不差的呈现出来了,秋日的新安江江畔层林尽染,与一旁的古村落构成了“舟行水墨中”的绝景,还有石潭村和坡山村的云海也是美的让人心动。
新安江水画廊
歙县除了古城和晒秋,秋天的新安江山水画廊(歙县的百里画卷)也是美得像是一幅流动的丹青水墨画。
江水碧绿清澈,两岸层林尽染,粉墙黛瓦的徽派古村落点缀其间,乘摇橹船荡漾在碧波之上,江风拂面,很是惬意,还可以看到村民用渔船运载丰收作物的场景。
始建于唐代的渔梁坝也是必去的,它被称为“江南的都江堰”,横截练江,全部用坚石垒砌而成,体现了古人极大的智慧。
日落时漫步千年古坝,看练江染成金色,仿佛是那迷人的橘子海一般。傍晚的时候,还可以去横跨练江的紫阳古桥和渔梁古街去看看,那时的光线柔和,很容易出片。
石潭村+坡山村
歙县的石潭村和坡山村,都是以花海和晨雾、云海而闻名整个徽州的。
秋季绽放的菊花,宛如一片金黄油画,远观而去非常壮观,甚至山里的风还飘着淡淡的菊花香。
两座古村落四面环山,脚下昌源河蜿蜒流过,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水汽充沛,极易形成云雾。尤其是雨后的清晨,村落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
除此之外,这里的古建也是很值得看的,石潭村是吴氏家族的聚居地,可以看到至今保存完好的叙伦堂。
坡山村存有不少徽派古建筑,像方氏祠堂、尚义堂等。
搁船尖
喜欢徒步的小伙伴,歙县的搁船尖就是个隐藏的宝藏地。
这里有皖浙交界处的喀斯特山峰,主峰“光明顶”还是《倚天屠龙记》历史故事原型发生地。
秋季时红枫与翠绿的松针相互交织,再配上雪白的野菊,便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秋日画卷。
而且秋季气候条件很容易形成壮观的云海,站在山顶,看云雾在脚下翻涌,群山也若隐若现,随便一拍都很有“仙意”。
03
寻味徽州,食在歙县
干饭星人的觅食胜地
徽州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口味咸鲜、汤汁厚重为主,像臭鳜鱼、毛豆腐都是必吃的,还有石头粿、徽州烧饼、浇头面、包袱饺等一众碳水小吃可以炫。
毛豆腐
到了黄山是一定要尝尝这边的毛豆腐的,没吃之前会觉得有点黑暗料理,一旦吃了就会瞬间上头。
它是通过人工发酵的方式,让豆腐表面自然生长出一层纯净、细密的白色菌丝,闻着有点微臭,入口却异常的香。
本地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油煎,将毛豆腐放入平底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待表皮起皱时,再加入糖、酱油等调料,等出锅后再刷上一层辣酱,吃起来外皮酥脆,内里鲜嫩。
臭鳜鱼
每个到黄山来的人都离不开这盘初闻带着丝丝臭气,细品之下,却鲜美无比的臭鳜鱼。
一般会选用新鲜活鱼,通过古法腌制,发酵后会形成独特的风味。
然后放入油锅微煎,臭味消失,鱼肉变得紧实的同时也会激发出鲜香,然后加上笋片、香菇丁等配菜,再小火红烧至收汁儿,吃起来咸香入魂,下酒也下饭。
歙县的秋,是砚台里磨出的墨色;白墙黑瓦的巷弄深处,承接着盛大的丰收;赤红的辣椒铺成巨大的色块,金黄的玉米棒子编成长长的帘幕;夕阳西下,渔梁坝上,归舟划破宁静,这里的一切都很慢,慢到剩下了迷人的生活.......
来源风景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