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多地政府机关食堂向公众开放,成为假日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比如,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仅在10月1日中午就有2700人用餐。政府机关食堂的优势是价格“亲民”。九个小菜仅需58元,3个人吃,人均不到20元,让游客享受到旅途中实实在在的实惠。此外,政府机关食堂食品安全有保障,让很多游客吃得放心。
于是,就有不少网友提出,为什么政府机关食堂不外包,而学校食堂却全部都外包呢?先来说一下,政府机关食堂不外包的两大原因:
一个是,政府机关食堂最重视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去政府机关食堂吃饭的人都是公务人员,食品安全必须万无一失。所以,会在采购、清洗、烹饪、配送等环节都是封闭式监管。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食堂外包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另一个是,政府机关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它的设立是给公务员提供的内部福利,以及为稳定体制内人员的队伍、保障工作高效运行。所以,政府机关食堂饭菜的价格制定的非常低,即使出现亏损的情况,每年也会由财政资金进行补贴。显然,政府机关食堂的核心目标并非盈利,而是为体制内人员提供保障与激励。
与政府机关食堂不同,学校食堂之所以会出现全部都外包的情况,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将食堂外包出去,是为了减轻负担。因为,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如果食堂还要自主经营,就需要校方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将食堂外包给专业餐饮企业来打理,这样校方就可以从繁琐的食堂管理和运营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教学。
第二,引入专业的团队和竞争机制。如果让学校来自主经营食堂,就很难在规模化采购、成本控制、菜品研发和服务质量上做得令人满意。而如果引入专业的团队,在以上这些方面肯定要比学校更好。
此外,学校在引入专业的团队来管理食堂之时,还要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招标,这样既能够控制菜品的价格,又能提升饭菜口味的多样性,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采取外包模式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学校引入外包模式之后,就无需对厨房的设备进行投入,也不必关心厨师团队的薪资待遇。这样就可以省下大量的资金投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外包企业出现经营和食品安全问题,那么学校管理层也不必承担责任。
总之,机关食堂与学校食堂不同。机关食堂是更注重于食品安全、低廉的价格,主要是为体制内的人员提供优质餐食,这是作为一种福利待遇,目的就是要稳定队伍、保障工作高效运行。而学校食堂外包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校方管理负担、专业团队能够更好管理学校食堂,以及外包模式能减少校方的投入和转移主体责任。两者路径选择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