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新华社联合高德扫街榜发布《奔腾的中国——2025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消费报告》,汕尾上榜“高德扫街榜 烟火城市榜”TOP10第8名,与丽江、大理、南京等老牌旅游城市同列,许多人意识到:这座低调的粤东海滨小城,正在成为假期出行的“新宠”。
据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汕尾全市接待游客242.9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02亿元,过夜游客增长近三成。数据背后,是一场持续八天的“全城嘉年华”——这里不仅有海,更有人间烟火、非遗新潮与体育激情。
浪尖与音浪共振:海不再是背景,而是舞台
作为国庆假期的重头戏,“冲浪,到汕尾”2025年汕尾冲浪公开赛暨冲浪音乐嘉年华在红海湾拉开帷幕。赛事以“专业竞技+文旅融合”为主线,赛事吸引了近千名观众现场观赛,线上直播触达2万余人次,赛事设置了短板竞速、长板表演、波波板展示等环节。选手们在海浪中展现高速回转与空中腾跃,岸边观众欢呼声与海浪声交织,将赛事氛围推向高潮。
“这里的海浪极具可塑性,既有推进力强的陡浪,也有平顺的长浪,非常适合不同层次的选手。”来自深圳的参赛选手卓先生评价道。赛事期间,同步举办的冲浪音乐嘉年华、冲浪集市等活动,让游客在观赛之余,还能体验平衡板、沙滩射箭等项目,挑选特色文创手信,感受陆地与海浪的文化魅力。
红海湾被誉为“中国观浪第一湾”,常年温度适宜,拥有适合海上运动的风浪和气候条件,曾举办亚运会帆船比赛等国际赛事。在这片455公里的蓝色瑰宝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浪尖激情与浪漫。“冲浪,到汕尾”,正成为一张越来越响亮的海滨城市新名片。
非遗不只在博物馆,更在街头与码头
如果以为汕尾只有海,那就错了。
在海港文旅码头,“非遗潮玩”文化大秀连番上演——陆丰皮影戏、独角麒麟巡游、全国首秀剧目《海洋绮梦城》吸引亲子家庭驻足;“海边电音趴”则以DJ热场+灯光秀为组合,让海风与律动碰撞出年轻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朝代汉服巡游”“海浪摇摆舞”“港风之夜” 等活动,则分别瞄准汉服爱好者、音乐迷等群体,着力打造“老中青”全龄段适配的文旅场景。
在这里,非遗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可听、可玩、可拍照的“打卡内容”。
体育赛事“破圈”,从冲浪到足球都有“看头”
这个假期,汕尾用体育赛事串起整座城市的活力脉络。
除了冲浪比赛,“遇见好玩汕尾”2025镇街足球超级联赛同样火爆。开幕式上,前国脚彭伟国的亮相点燃全场,而当激昂的英歌舞、灵动的麒麟舞与绿茵场的奔跑同台亮相时,传统与现代完成了最热血的碰撞。
与此同时,陆河同乡篮球赛、“凤山脚下·大地之子”街舞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共同构成了一幅全民健身的生动画卷。体育,在这个假期成为了汕尾连接市民与游客的“通用语言”。
“烟火气”背后,是一座城的诚意
从二马路到龟龄岛,汕尾是一座“可吃可住可发呆”的城市。在美食地标二马路,咸茶、薄饼、海鲜粥持续“出圈”,有游客专程从吉林跨越3000公里前来品尝;在金町湾与红海湾,沙滩上人潮涌动,帆船游弋,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预热;而“跳岛游”则成为新热点,龟龄岛等海岛凭借赶海体验、海景民宿和生态风光,吸引不少年轻人“住下来慢慢玩”。
旅游火爆考验的不只是风景,更是服务与治理。
假期期间,汕尾12345热线共收到旅游相关诉求200宗,八成已办结,满意率超92%。从住宿、交通到餐饮、停车,快速响应与贴心服务成为游客“愿意再来”的理由。
“我看到了海的辽阔,也感受到了人的温度。”一位游客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