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赵亚男
国庆中秋假期,我省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彩的自然风光迎来八方游客。从红色太行到金色黄河,从古都大同到平遥古城,每一处景致背后,都有山西电力人坚守岗位的身影,他们用责任与担当,为这幅文旅画卷增添璀璨底色。
10月的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层林尽染。全长3000米的观光索道前,游客已排起长龙,而在索道站后方,国网壶关县供电公司保电队员刘红波和冯利正在环网柜旁进行当天的第二次巡检。
“听声音就像医生听诊,通过细微异常判断设备健康状况。”刘红波将耳朵贴近柜体,专注聆听。今年6月,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完成了八泉峡景区双电源改造,形成“双电源+应急备电”三重保障体系。国庆中秋假期,4名保电队员分成两组,在景区驻守9天。
他们的宿舍桌上,放着半包饼干和几桶泡面。墙角的巡检记录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设备数据。“我们实行24小时值守,每两小时巡检一次。”冯利介绍。
国庆前夕,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运城启幕。当天清晨,国网运城市盐湖区供电公司保电队员范少杰与上官安龙已驻守在关帝祖庙广场,进行最后一轮设备排查。
为保障活动“零差错、零中断”,国网运城供电公司构建全流程工作体系,抽调22名专业人员,调配应急电源车与抢修车,对核心场所实施24小时值守。
当千年古都遇见现代歌会,国网大同供电公司迎来全新挑战。“这是古都文化与现代演艺的结合,保电不能有丝毫纰漏。”国网大同市平城区供电中心的孙大亨说。在周华健演唱会现场,保电人员驻守在核心设备旁;在古城景区,巡检队员穿梭各景点开展特巡。
据介绍,假日期间,国网大同供电公司投入4台应急电源车,对8条重点线路、13座开关站实施全天候监测。同时,在灵丘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供电人员主动走访商户,排查隐患,让游客在安全环境中重温红色记忆。
9月28日清晨,忻州古城墙下,10千伏古城秀容线路环网柜更换作业有序展开。两台服役超10年的环网柜被新设备替代。“新柜投运后,能实时监测数据,精准定位故障,处置效率将大幅提升。”作业人员任润龙介绍。
当晚6时24分,新设备完成调试。“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8%,实现秒级响应。”现场负责人吕志文言语笃定。此次改造是配电网建设的关键一环,为古城提供更可靠电力保障。
假日的平遥古城,青石板上游人如织,红灯笼与古城墙相映成趣。国网山西电力(晋中平遥)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穿梭于街巷,对景区12条线路开展专项巡视。
在古城南大街一家客栈内,队员们检查空调线路时,老板端着热茶感慨:“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为助力绿色出行,服务队每日对古城周边80余个充电桩实施“专人驻点+动态巡检”,让绿色出行与古城游玩无缝衔接。
从长治太行山大峡谷到运城关公故里,从大同古城到平遥古城,每一处光的绽放,都是山西电力人对这片山河的深情守护,他们用责任与担当,为山西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图:国网山西电力(晋中平遥)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与商户交流。赵亚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