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日,运河文脉长。2025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以“非遗万象 爱聚同心”为主题的第二届“香约运河”中秋游园会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大成殿温情启幕。
本次活动由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协会与北京黎香若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运河文化为纽带、非遗传承为核心,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文化底蕴深厚、互动体验丰富的中秋盛会。
上午10:30起,景区内节日氛围渐浓。在“东方若初香学馆”前广场的非遗手工体验区,游客们纷纷驻足参与:有的跟随黎氏古法制香传承人学习选料、研磨、压模,亲手制作中秋主题香牌;有的在铜雕艺人指导下,以锤为笔、以铜为纸,錾刻传统纹样,感受金属锻造的匠心魅力。
“第一次体验做香牌,不仅学到了古法制香的技巧,还能把这份带着运河气息的中秋礼物带回家,特别有意义。”参与体验的市民王女士手持刚完成的香牌,笑意盈盈地说。
下午14:30,游园会核心演艺环节正式拉开帷幕。央视主持人孙少杰、禾麻铃泠联袂主持,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经典诗句开场,将观众带入中秋团圆的诗意氛围。
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协会秘书长杜山川受会长曾莺委托致辞,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中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本次活动将二者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也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通州文旅协会副会长、黎氏古法制香第四代传承人黎晓玲分享了家族与运河香文化的渊源,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助力中秋文化申遗,守护民族文化根脉。
随后的演艺环节成为非遗与艺术交融的精彩呈现。黎氏古法制香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黎晓玲及其第五代弟子心雅、张雨涵带来的《秦汉天香》香艺表演,以优雅的行香礼仪重现汉代香文化礼制;天坛青少年活动中心合唱团以纯净童声演唱《把未来点亮》,传递非遗传承的希望力量;当代艺术家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演绎的《关公》说唱,将忠义文化与传统艺术完美结合;中书协中美协双会员、书法学教授范天明、北京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东城书画研究会副主席刘昱、国家一级花艺师陈英、高级茶艺师翟孟娟等联袂呈现《大宋风雅》情景演绎,通过钵、花、香、茶、琴、书、画的沉浸式展示,再现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
北京市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带来的《千手观音》舞蹈格外令人动容,舞者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坚韧不屈的精神,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此外,央视栏目主持人、原创歌手@焦通 演唱的“《早安运河》”、著名影视演员 孔庆三 演唱的《云河》、青年歌手刘玉环《不忘初心》等节目,将运河情怀与时代风貌完美融合,引发观众共鸣。
两场“猜灯谜”互动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悬挂的灯谜涵盖非遗知识、运河历史、中秋民俗等内容,游客们踊跃参与,在趣味问答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傍晚时分,游园会在青年歌手李亚梅的《美丽希望》的悠扬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吸引超千名市民游客参与,不仅让非遗技艺“活”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更以文化为桥,凝聚起社会各界守护传统、传承文明的共识。
特别鸣谢(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聚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榅桲邢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稻香香(张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谦和诚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恩蓓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
天坛青少年活动中心
支持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
未来,通州将持续探索运河文化与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让千年文脉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焕发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