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已经进入“next level”了?
服务台上,摆放着一叠叠“宝藏蒋村漫步地图”,张雯顺势拿起一份,目光很快锁定餐饮地标“小妹饭店”。她笑着合上地图,转身向家人招手:“走!咱去尝尝蒋村特色的漾里鲜农家菜。”
这一数据,正是当下乡村游热度攀升的生动注脚。体验传统景区之外,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广袤乡野感受“乡味”,位于长三角区域的蒋村村也成为了村游中的重要一站。
乡村旅游能突破“小众选择”的标签
关键在于抓住了两大核心
一是守住“土味”本真
二是注入“新意”活力
对久居城市的居民而言,乡村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稻浪翻滚、清脆鸟鸣间品尝地道农家菜,恰好呼应着当代人对“诗意远方”的向往。
“蒋溪沦涟水月天,烟中来往矮篷船”,描绘的是天凝镇蒋家漾的美景。依托蒋家漾湖域,“天凝·漾里鲜”以河鲜美食与特色家宴等原始味道打动游客味蕾。数据印证了这份“土味”的魅力:蒋村村家宴中心国庆期间全部订满,小妹饭店预订量超100余桌。
如果说“土味”是乡村旅游的底色,那“新意”便是打破行业瓶颈的钥匙。过去,不少乡村旅游面临“一季火、全年冷”“一锤子买卖”的困境,而如今,随着精品化转型的推进,业态丰富度与服务多样性正在重塑乡村旅游的体验。
在蒋村村,除了传统的漫步牛桥头市集、参观水塔书屋活动,国庆期间还围绕“宝藏蒋村”与“蒋蒋”IP,设置了“宝藏蒋村·蒋蒋寻宝记”“非遗小院·蒋蒋票友会”等系列活动。以寻宝记活动为例,游客完成点位打卡拍照任务后,就能获得蒋蒋周边文创或饮品兑换券。
如今的村游早已不是“吃饭、采摘、钓鱼”老三样,取而代之的是打卡集章、非遗手作、等沉浸式体验。不重样的玩法,谁还能拒绝这样的乡野浪漫?
漫步嘉禾大地,步步是景、处处如画的美丽乡村不胜枚举,乡村游正成为旅游业的又一张“金字招牌”。仅去年,嘉兴乡村休闲游共接待游客485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
从游览景区的精致景观,到迈入充满烟火气的村庄,乡村之旅打动人心的背后又带来了什么?
经济转型的契机——村游带来了流量,也带动了民宿、农家乐、土特产等新型消费模式,更能为村民创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蒋村村在农旅转型中,完成38幢民房流转,收益30万元;秀洲区古塘村则成立古塘灶韵旅游服务公司,承接旅游咨询接待、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保洁服务还带动古塘村以及邻村西雁村总共40余人务工,人均收入增加约3万元。
乡村振兴的抓手——村游新趋势下,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务不断提升,真正让游客住下来、玩起来。数据统计,嘉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公路通村率100%和硬化率100%,农村公路密度全省第一;互联网的普及让预订、导航更便捷,社交媒体的传播则进一步放大了乡村的吸引力,让更多人萌生“去乡村看看”的想法。
村游的“游”
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试的浅层走访
而是追求文化体验和心灵疗愈的综合过程
当越来越多的嘉兴乡村
守住“乡土魂”、做好“新文章”
村游必将从“活招牌”
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读嘉新闻记者:吴晓慧
编辑:王嘉颖
责编:羊丰伟
上一篇:原创 我在济南刚刚好